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244)
苗红春点头,看着关蓓要走,急忙让关蓓等一等,自己有东西送给关蓓。
“你把这东西给我做什么?”
苗红春拿出来的东西就是牛棚那人的笔迹,之前苗红春在厂子里喂兔子的时候,就一直在看这本书。
关蓓能看出来这本书对苗红春来说肯定十分珍惜,结果现在苗红春,竟然将这本书给了自己。
“你拿回去,这书对你对顾大河都很有用的,是那位老同志的心血。”关蓓使劲将东西重新塞进苗红春手里,但是苗红春巍然不动,坚持要将这本书给关蓓。
“这书在我手里,我虽然天天看,但能看懂的也没多少字。”
“蓓蓓你是个读书人,知识学问比我这种高多了,书到你手上肯定比我在手上好。”
“你看完要是觉得没用,把书给大河,让大河也看看,等大河看完之后,回来给我讲讲。”
“我这段时间就抽时间在大队的扫盲班好好上课,等我识字全乎了,这书再到我手上也不迟。”苗红春笑笑,重新将书塞进关蓓的包裹中,往下压了压,不让别人看见。
关蓓没再推辞,同顾家人告别之后,骑车回了城里。
齐成瑾还没到回来的时间,关蓓虽然依旧担心,但不再是之前忧心忡忡的模样,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。
她从顾家村回来不久,就去了报社,她想好了给报社开源节流的办法,现在可以试着谈一谈了。
第092章 第 92 章
关蓓的想法其实不是什么新方法, 早在民国的时候,大家就经常用这个的方法——在报纸上刊登广告。
只不过现在大家都是国营厂,所以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, 基本上消失不见。
“这确实是个方法,但是厂子不来找我们,难不成我们要去找厂子吗?”报社领导之前想过这个方法,但是觉得不太合适。
总觉得自己一个报社, 去找厂子,有些丢面。
而且市里的厂子, 基本上都是多年的老厂了, 资源稳定, 市里的份额基本上都是这些厂子瓜分的。
这些厂子就算是想要打广告,也不会找市报社的。
市报社的覆盖范围只有市里, 但是这些厂子想要的份额, 肯定是别的城市的, 所以在市报社上打广告,对他们来说,没有任何好处,只会多出一笔无用的支出。
“可以不只将目光放在我们市区内部, 周边县城公社, 乃至大队里都有不少厂子,这些厂子的规模有大有小, 如果市报社刊登这些厂子的广告,想来是十分合适的。”
这种想法, 之前就在关蓓的心中隐隐成型, 这次去了顾家村之后,尤其是大致翻了一下那位同志的笔迹后, 关蓓更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。
周围县城和公社的工厂,有不少都是和市里厂子差不多的,涵盖的基本上也就是本地的市场,所以厂子并不大。
如果能在市报纸上打广告,肯定十分乐意。
而且有了竞争对手后,厂子也会更加有进取的动力,反而能让厂子更好发展,毕竟总不能在大本部的地盘里,被县里的厂子打倒。
“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。”报社领导对关蓓的提议很感兴趣,但是依然有自己的顾虑。
“这是我从政府要来的咱们市涵盖范围内,所有的厂子名单。”
“除开市里的厂子,我们报社依然有不少选择。”
“我们可以先用一个选题,采访一下其中一个厂子,如果这个厂子在我们报纸的采访后,销量增加,之后肯定会有别的厂子,主动找到我们报社。”关蓓随手点了点剩下的厂子,这些都是她体现筛选过的,成立时间不算很久,但是生产品质一直都很稳定的工厂。
“确实是个好办法,那咱们报社就试试。”报社领导在关蓓分类出来的下县厂子,最终目光落在其中一个食品厂上。
关蓓交上来的这份数据报告中,已经表明了,这个厂子已经成立五年了,经常在当地县供销社上新品。
看到食品厂,市报社就想起市里的食品厂。
那款难吃的饼干,不仅轧钢厂每年的节日福利里会有,市报社也是其中一个受害者。
所以领导才会选定食品厂,想要看看采访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
“这事情就……”说到一半,领导突然想起来,关蓓并不算自己报社的正职人员,只是一个兼职,平常的工作就是稳定供稿而已,剩下的话吞了下去。
关蓓又同领导客气了几句,离开了报社。
天气逐渐变暖,关中华已经出差回来了,关蓓也重新搬回了大杂院住着。
她想和齐成瑾打电话,但是又只能克制自己,为了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,关蓓现在比之前还要忙碌。
因为脑海中有点乱七八糟的,关蓓停了供稿,只安心在宣传科上班,下班之后就埋头学习。
关蓓已经将高中知识整体学完了一轮,现在正在整理错题集。
这些题基本上都是关蓓,陈梦溪还有齐成瑾三个人出的,因为三人的出题重点和出题思路都不同,关蓓在做题过程中也累计下来错题。
关蓓现在将这些错题集分门别类整理起来,等之后重新学习一遍。
不仅关蓓在这么做,陈梦溪也在这么做。
陈梦溪之前和关蓓结伴学习,主要是用来学英文的,但是发现关蓓在学英文的同时,也没有丢下其他知识。
陈梦溪追问了两句,原来关蓓一直觉得高考不会一直停下去,各行各业一直都需要新鲜人才血液的补充。
但是只依靠每年名额极少的工农兵大学的名额,根本满足不了国家的发展,所以高考重开不过是时间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