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262)

作者:柚子在跳舞 阅读记录

如今听到能考大学,肯定会积极准备。

过了两天,关蓓将写完的稿子,送到了市报社,顺带将市报社给自己的记者证也还了回去。

“不再考虑考虑?”不同于制衣厂的态度,市报社这边很不舍关蓓,这两年市报社靠着各个单位的福利赞助,越办越好,还开始出版各种小人书,并且越来越受欢迎。

而且关蓓供稿的质量一直很稳定,报社舍不得这样一员大将。

但是关蓓已经决定好了,报社显然无法动摇关蓓的决定。

关蓓除了在轧钢厂工作,就是埋头学习。

陈梦溪觉得自己已经能将课本知识翻来覆去倒背如流的,其实关蓓也不遑多让。

但关蓓总想再周全一点,再周全一点。

高考暂停了十年,积攒了不少想要高考的学生,这其中不止关蓓自己一直没有放下学习,还有很多很多人。

关蓓想要万无一失,就必须一遍遍学习,将课本的知识吃透。

马上就要国庆,轧钢厂准备举行联欢会,关蓓身为宣传科的一员,也在为这个联欢会做准备。

下班时间比平时推迟了半小时。

下班骑车回家,发现胡同口竟然围着很多人。

关蓓推着自行车过去,发现人群中心竟然听着一辆四轮的军用车。

在自行车都属于奢侈品的年代,一辆军用轿车,足够吸引周围所有人的目光。

尤其市里的部队家属院同轧钢厂这边相距甚远,平常几本没有看到轿车的机会。

所以看到轿车停在这里,所有人都过来看热闹。

关蓓也站在外围向里面张望了两眼,推着自行车走过了这一段路。

“关蓓同志。”刚刚将自行车推进来,关蓓就听到有人喊自己。

“同志你好。”关蓓愣了一下,随后认出了来人,顾家村住在牛棚里的那个人,据说是个老师。

现在这样子,明显是回城了。

“关蓓同志,我就要回城了,专门过来和你说一声谢谢。”

“关蓓同志,高考恢复在即,希望同志继续努力,不要放弃。”后面这句话,荀中礼压低了声音,只有关蓓一个人听到了。

“恭喜您回城,以后还有好日子等着您呢。”关蓓没想到对方来找自己,毕竟之前关蓓从未和这位老同志说过话。

“我姓荀,名中礼,如果关蓓同志有去首都的打算,到了首都之后,可以联系我。”荀中礼对关蓓其实也很陌生。

他专门过来,也只是想要当面对关蓓道声谢。

几年前就应该说出口的道谢,因为时机不好而搁置,如今终于说了出来。

“希望有再见的机会。”荀中礼说完,就准备离开。

按照计划,他本应该直接从顾家村离开,抵达首都。

但是他始终记挂着这件事情,所以他离开顾家村之前,专门打听了关蓓的住址,让来接他的人,在市里停留,就是为了见一见关蓓。

荀中礼从顾大河那里听说关蓓一直没有放弃学习,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大学。

他就是大学老师,本来是可以帮到关蓓的,但是下放这些年,他为了不在惹出其余的麻烦,将以前存留的教学资料全都烧了。

而一直到接他的人来到工厂,荀中礼才知道自己能回城了。

仓促之间什么都来不及准备,就算是想送礼物,也做不到。

因此荀中礼下定决心,等自己回了首都,就收集一些习题资料寄回来。

现在恢复高考的事情还没传出来,各种资料也会相对比较好找。

关蓓送荀中礼出门,这才意识到,胡同口那辆引起众人围观的军用车辆,是荀中礼带来的。

关蓓将荀中礼送上车,目送车子离去。

自己也瞬间被人群湮没,不少人都围在关蓓跟前,询问关蓓为什么会认识这么厉害的人。

“这位同志以前被下放到了顾家村大队,大队队员和这位同志相处不错,听说这位同志要来城里,所以特意让同志给我捎了句话。”

“大家也看到了,我就进去两句话的功夫,对方就走了。”

对于关蓓这样的说辞,有信的自然也有不信的,但也没继续围着。

“这人来了有多半个小时,听说是来找你的,我让对方进来坐坐,对方还不肯。”方小草看关蓓重新回来,眼中都是好奇。

“这人是大学老师,受了几年苦,听说要回去教学生了,真的要高考了?”关蓓在家里学习这件事情,一向都是光明磊落的,没有藏着掖着,方小草撞到过很多次。

尤其是齐成瑾夜班不在家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方小草催关蓓快点睡觉。

对于关蓓要上大学这件事,方小草是高兴的,毕竟上了大学,就是正儿八经文化人了。

方小草自己差不多是半文盲的程度,简单的识字都是解放后,在夜间扫盲班学的,对读书人文化人,一向都格外有滤镜。

否则按照齐成瑾上学时候的成绩,普通人家里,绝对不可能让齐成瑾上到高中。

家里要出大学生,方小草当然高兴,但高兴下面还有一层忧虑。

他们市里也有大学,但是没那么出名,依照关蓓的劲头,肯定是往最出名的学校努力的。

到时候如果齐成瑾和关蓓都去上学,那齐雨佳怎么办呢?

孩子还那么小,总不能让孩子和亲生父母分开。

但如果不分开,两个人都过去上学,孩子谁看呢?

方小草只这么想了想,并没有说出来,毕竟高考恢复的通知还没出来呢。

十月份,高考恢复的通知下来了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