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286)
“今天是上架的第三天,我问了书店的销售员,虽然不多,但是销量在稳定上升。”蓝丽英看着面前的资料,心中也升起许多豪情壮志。
她第一次拿着这些资料书找到教育局亲戚的时候,这位亲戚只以为她是小孩子瞎胡闹,根本不上心。
她连着找了几次,将爸爸妈妈姑姑都拉去做保证,那伟亲戚才察觉出来,她不是小孩子胡闹,终于正视起来。
但就算是这样,在出版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,但好在都已经过去了,现在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。
“我准备和几个高中都谈一谈,集体订我们的资料,可以比书店的价格稍微低一点。”
“如果这次的资料卖的不错,你们就可以继续准备第二轮的习题了。”蓝丽英知道关蓓手中还有不少习题,因此整个人都跃跃欲试,想要做件大事。
“行,那我们等你的好消息。”关蓓买了几本书回去。
“你不用买,我和印刷厂那边说好了,等明天就给你送过去。”
关蓓摇头,“就当是纪念了。”
当初苦思冥想出题给自己做练习的时候,关蓓怎么也没想到,有一天能成为正儿八经的学习资料,还摆在书店里售卖。
陈二妮在家里,看着关蓓抱着好几本书回来,表情有些夸张。
“姐,这些都是你的作业啊?”陈二妮最近和关蓓逐渐熟悉,说话也随意亲近了很多。
她之前有一次见关蓓在家学习,堂屋里的座钟都敲了好几下了,关蓓那屋的电灯还亮着,听说是在写作业。
第二天上学的时候,关蓓脸上的黑眼圈怎么也遮不住。
从那之后,在陈二妮眼中,学习不仅是个高大上的东西,还是个要下苦功夫的东西。
陈二妮没上过几天学,看别人读书的时候,总觉得读书很简单。
就是到点上学,到点放学,轻轻松松就能逃避农活,到农忙秋收记工分的时候,只要名字和工分都写清楚,最后没算错账,就能很轻易获得别人的夸赞。
但是看了关蓓之后才知道,原来读书也这么不容易。
这次看关蓓直接抱回来这么多本书,更觉得惊讶和佩服。
这么多作业,得写到啥时候才能写完啊。
“不是作业,是高考资料。”
“我能看看吗?”陈二妮有些好奇,她还没有正儿八经看过书呢。
关蓓递了一本过去,自己进房间倒水喝,她买这几本准备寄回去。
陈二妮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小心翼翼摸着这本书,眼睛里全是感叹,虽然这书不是她的,她也不识字。
但只是摸着,她就有一种自己很厉害的感觉。
前两天她还只跟着齐雨佳看过小学课本,现在她连高中课本都见到了!
关蓓喝完水就看到陈二妮一脸赞叹地摸着书本,想了想开口,“二妮,你有没有想过继续读书识字?”
“我?”陈二妮一愣,随后又摆手,“不行不行,我都这么大了。”
“而且读书多浪费时间,我就想多赚点钱,好给我娘长脸,把我娘我姐都接出来。”说到钱,陈二妮的眼睛发亮,“姐,你说我做点小吃摆摊怎么样?”
陈二妮虽然不能在火车上倒腾卖货,但是赚钱的想法并没有停歇,而是和胡同口那个每天来卖菜卖肉的小摊贩搭上了关系。
陈二妮不是本地人,不可能直接抢人家的生意,就从人家手里订货,自己跑远一点去卖。
虽然利润不大,每天折腾的时间也很长,但折腾了一段时间后,也赚了点钱。
本钱多了,陈二妮便想要自己折腾出个小摊。
毕竟她发现这种在乡下收菜收肉再来城里卖的人,越来越多了,陈二妮本来就是个二道贩子,肯定竞争不过这些本地人。
所以依靠自己的手艺做点小买卖是最合适的。
她之前在南方生活,和老太太相依为命的时候,老太太教她炸过麻花和油条,她自己还会打烧饼。
这会儿本钱也多了,所以就想摆个摊。
至于摆摊的位置也想好了,就去火车站附近,距离不算远,那边人流量也大。
“小摊的话没必要非去火车站,咱们胡同口就行。”听了陈二妮的话,关蓓全力支持。
对内改革开始,革委会逐渐被取代,这种小摊小贩以后会越来越多,而且也确实能赚钱。
她也尝过陈二妮炸麻花和炸油条的手艺,好吃得没话说。
“要是钱不够,我给你。”关蓓又补充了一句。陈二妮最初住进家里的时候,齐雨佳同陈二妮不熟悉,关蓓也不放心陈二妮带孩子,所以基本上都自己带着。
自己去上课的时候,就将齐雨佳安置在严梅行的办公室,
后来齐雨佳和陈二妮逐渐熟悉,基本上都是陈二妮在照顾齐雨佳。
关蓓和齐成瑾商量后,准备一个月给陈二妮二十块钱,当做辛苦费。
之前陈美云帮带齐雨佳的时候,关蓓也提出过给钱,被陈美云臭骂一顿。
关蓓不死心,直接将钱放在陈美云房间里的箱子,被陈美云发现后骂的更狠了,关蓓就没再提起这件事。
但陈美云是亲妈,和陈二妮不一样。
结果没想到陈二妮怎么也不要自己的钱,关蓓说起给钱,她就说给关蓓房租。
关蓓不收房租,她就不住。
陈二妮不收钱,关蓓也不可能真的让陈二妮帮自己白干活,只能想办法从别的方面补贴,给陈二妮买衣服买鞋。
“咱们胡同虽然看着普普通通的,但都是正式工,要是在胡同口摆摊,也能赚不少,回家也方便。”关蓓又说了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