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294)
关熙这边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了,论资排辈再等两年,也能等到分房。
既然都分房,根本就不用买房子。
到时候关晨和关熙结婚,就先住在家里,但也住不了多久就能分房,根本不用额外花钱买房。
但是陈美云觉得等着单位分房的时间太长了,现在就连轧钢厂分房的速度都放慢了,关晨和关熙又年轻。
到时候如果在分房之前就有了孩子,到时候家里根本转不开身,关荣放假回家,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。
夫妻两个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“能买的话还是买吧,买房总归是不吃亏的。”关蓓赞同买房,就算买了不住,还能出租出去收一份租金。
关蓓看了眼正在教齐雨佳认识外面树叶子的关中华,有点理解两人争吵的点,大概率是钱的问题。
广州比别的地方热闹很多,这次之行,或许可以让关中华和陈美云赚点钱。
等手里的积蓄够了,两人就不会继续吵架了。
火车到站的时候,临近晚上,湿热的风吹来,齐雨佳最先受不住,抹了一把脸上的汗。
但她坐了一路的车,有点蔫吧,没有说话,被关中华抱着往招待所走。
关蓓带着齐雨佳和陈二妮睡一个房间,关中华和陈美云睡在隔壁房间。
招待所是前不久刚刚翻新过的,房间里也通了水龙头,能简单洗漱,方便不少。
关蓓坐车做得腰酸背痛,头挨到枕头就睡着了,第二天醒来,关蓓要和小组的人集合去调研。
这次的调研地点是学校提前联系好的——正光食品厂,听说是华人投资的,里面的机器都是国外进口的,厂房面积很大。
这次的调研小组一共有六个人,和关蓓都是同班同学,几人之间也比较熟识,走在路上也没什么尴尬的感觉。
远远的,就看到了食品厂偌大的牌子“正光食品厂,好吃又放心。”
“这厂子看起来是真有钱,连牌子都这么大。”
“这厂子生产的都是新品小吃,听说生产出来后,将其它厂子的食品都比下去了,供销社的人天天过来拉货,不仅广州本地在卖,别的城市也在陆陆续续铺货。”
大家来之前对正光食品厂进行了不少了解,此时一言一语说了起来。
正光食品厂门口,有个年轻的女孩子在等着,看到六个学生抵达,主动上前介绍,“大家好,我是正光食品厂的厂长秘书,今天由我来替大家介绍我们食品厂。”
女孩一边说着,一边将几个人带去了一间休息室。
“我们厂对卫生要求比较高,各位进去参观之前,还需要穿上我们厂的服装。”
不仅有衣服,还有帽子,口罩,手套和鞋套,十分全面。
六个人对视一眼觉得有些稀奇,但对方这么说了,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穿上,女生将头发全都塞进帽子里。
全副武装之后,基本上只露出一双眼睛,秘书才终于带着几人走进去。
食品厂是去年才建立起来的,但可以说一战成名,其中干脆面和火腿肠是光正食品厂最出名的两样代表。
秘书带着几人到了生产车间,车间很大,光线也很好。
车间的每个工人都和她们六个一模一样的装扮。
工人在空档中抬头看了他们一眼,又低头继续忙碌。
关蓓看的十分仔细,不知不觉从生产车间已经走到了研发车间。
生产车间的工人虽然井然有序,但也能看出来生产线上的人基本上没有年轻人。
光正食品厂是接受本地一家小型食品厂的摊子重组而成的。
重组的时候,将之前食品厂的大部分工人都接收了,差不多就是生产线上的那些人。
但研发车间这边不同,这边是食品厂真正的核心,年轻人要比生产线那里多一点。
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,虽然带着口罩,但是那双眼睛只一眼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。
“这位就是我们的老板,白思女士。”年轻的女孩子从研发车间走出来,秘书略带骄傲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老板。
大家没想到这个厂子的老板竟然这么年轻。
“去我办公室说吧。”白思假装没有看到几人神色各异的脸,带着几人去了办公室。
这边的办公室有三层小楼,白思的办公室就在第三层。
办公楼后面还在建设,白思简单介绍了一下,说后面那一片,是用来盖宿舍给职工用的。
白思从小在国外长大,父母都是战乱年代避出去的,出去之后一直想回来,好不容易有了回来的机会,但身体已经不允许长途跋涉,所以只有白思一个人回来了。
白思自从回国后就抓住机会开办食品厂,成了有名的企业家,连报纸都上过。
白思一边说着,一边还带着他们去销售科的办公室看了看,销售科的办公室很大,里面还装着三台电话,但是办公室里的人却不多。
应该都外出跑业务了。
众人对于白思的发家史很感兴趣,白思也没有故意藏着掖着,基本上大家问了,白思就会给出回答。
关蓓拿出自己一直随身携带的笔本,将白思那些的话全都记录下来。
或许是看白思的次数多了,关蓓总觉得白思的侧脸有一点熟悉,但打量正脸的时候,又没有任何感觉。
白思接下来还有会议,调研小组的几个学生准备去当地的供销社看看。
广州这边许多地方都在开发,基本上都是准备盖工厂的,小组的人商量好,决定都去看看,关蓓也没有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