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64)

作者:柚子在跳舞 阅读记录

心里没事情压着,关蓓更觉得一片轻松,开始应对接下来的教学考核。

轧钢厂和制衣厂联合起来让家属进行再教育这件事,经过市工会的传播,许多厂子都得到了消息,派人来轧钢厂这边考察。

其实每个厂子都会在固定时间段开始扫盲课程,但是这些扫盲课程主要是面对工人的,并不强制要求工人家属也参与。

而且经常安排在生产淡季大的晚上上课,一天学习两个小时,

如今轧钢厂对工人家属进行扫盲,赢得了市里的夸赞,别的厂子自然也想学起来。

关蓓和厂妇联的同志商量过后,决定举行公开课。

让别厂过来考察的人员,去听关蓓讲课,除此之外,关蓓还给这批学员准备了考试。

学生的考试成绩,最能代表关蓓这段时间的教学成果,也最能让那些来考察的职工相信轧钢厂办事情不是装模作样,而是真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,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。

关蓓和另外一个老师商量着出题,只有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,都在同一张卷子上。

语文主要是从主席语录上摘抄下来,让学员标注拼音,描写汉字,还有补全语录。

数学就更简单了,主要是认识数字,还有简单的加减法,确保学员们以后在生活中不会算错账。

关蓓提前在教室里说了要考试的事情,学员不仅没有无精打采,反而显得斗志昂扬,都觉得自己能考第一名。

几个老头老太太说着说着,甚至打起赌来。

“我要是考得比你高,等下次下棋的时候,你不能中途换人。”

“就你这个臭棋篓子,不可能比我考得好。”

“我要是考过了你,你那件新衣服得借我穿两天。”

关蓓听了两耳朵赶紧离开了,她怕自己再听下去,也被迫加入这场赌约之中。

关蓓出门,后脚就有一个学员跟着关蓓到了办公室。

“关老师,最近你那个邻居没再跟着你吧?”去办公室的路上,学员快走两步,和关蓓并排。

“没有没有,王大娘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儿?”自从之前和齐成瑾抱怨之后,石老头就没再跟着自己。

听说最近一直早出晚归的,不知道在忙些什么。

听到石老头没来,王大娘放松多了,“关老师,咱们去你办公室说。”

“我听说关老师有门路能换来肉?”

“大娘想要肉?”

“我两个儿媳妇一起坐月子,家里吃的有点不凑手,肉票也都用完了,但家里缺不了肉。”

“我听老孙说主要是兔子肉,但是鸡肉和鸭肉都能有是吧?”

“我一样要两只,你看行吗?”

“我可以先帮您问问,但是不保证。”

“行行行,麻烦老师了,我用工业券换。”

有了王大娘的新一轮嘱托,关蓓在下班后专门去了趟巷子角,却没看见顾大河。

但是却碰见了陈美云,关中华太瘦了,陈美云想着来巷子角这边换点白面,让关中华补一补。

听关蓓提起顾大河,陈美云摇了摇头,“最近没见过,可能是田里忙,没空过来吧。”

母女俩碰了面,关蓓索性陪着陈美云买完东西回娘家。

陈美云将换来的白面放在背篓最底下,正准备离开的时候,却突然被关蓓拽住胳膊,往旁边的夹角处躲了。

“怎么了?”陈美云不敢出大动静,用口型询问关蓓,顺着关蓓的方向悄悄探出头去。

不远处是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姑娘,正背着手和旁边的人说着什么,表情严肃,一点都不像是来买卖东西的。

“怎么了?你认识那人?”一直到不远处的人离开,陈美云才放松下来。

“对门邻居的孙女,最近在革委会上班。”关蓓活动了一下脖子,刚刚不敢动,现在脖子都开始发酸。

“革委会?革委会要查了这个巷子角?”这巷子角存在好几年了,而且现在巷子角比以前更宽松,平常供销社买不着的东西,陈美云经常来巷子角买。

不光是陈美云,轧钢厂这片的居民,都是这里的常客,要不然这个巷子角也不可能这么长久。

关蓓摇头,周命方才那样子,不像是来查封巷子角的,而像是来巷子角视察工作的。

只是不知道这巷子角背后的人是整个革委会,还是周命跟着的那个主任的。

但不管是谁的,都和关蓓没什么关系。

不过回家后,关蓓还是和齐成瑾说了今天偶遇周命的事情。

周命在他们大院好像成了一个不能提的禁忌,只能私下说说。

“周命今天回来了一趟,说房子要涨价,要到八百,不到八百免谈。”

“疯了吧。”几天不见瞬间又涨三百,东边那户更是要吵翻天了。

齐成瑾摇头,“东边已经不吵了。”

五百块钱对东边的两个妯娌虽然是高价,但是两人都算计着,只要婆婆愿意掏钱,还是能拿出来的。

但现在又涨了三百,彻底没希望了,反而不吵了。

“周命估计是找到别的买家了。”齐成瑾猜测,“之前五百块钱应该就是根据东边情况设置的。”

结果吴老太太和两个儿媳妇天天因为房子的事情打架,始终不拿出钱来,周命索性不等了,而是找了别的买家。

夫妻俩猜不出周命到底想做什么,也没兴趣一直猜,闲话两句话沉沉睡去。

连着几天关蓓都没有在巷子角看到顾大河,她又去了趟郝东家里。

但是家里只有郝东和郝东母亲,顾二丫不在。

顾二丫回娘家去了,她爹娘大早上上山捡柴的时候摔了一跤,两人都不能动了,家里照顾不过来,顾二丫帮着回去照顾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