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六零大杂院里的小夫妻(71)

作者:柚子在跳舞 阅读记录

但当时有不少人都知道警察局最开始的调查结果。

自燃这种事情,听起来玄之又玄,人好端端地睡着觉怎么会着火呢?

为了解释自燃这一现象,又有很多流言随之衍生。

其中“被鬼索命报复”这一条被众人认可,广为流传 。

本来就因为房子小,只能租给刚结婚还没孩子的小夫妻,或者是单身独居的鳏夫和寡妇。

有了流言的添油加醋,这间屋子更租不出去了。

房管所只好将房间简单收拾后封存起来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以前的流言逐渐被淡忘,再加上街道办主任迫切想要给这个大院找个管事儿的,就催着房管所的人把房子先收拾出来,自己寻找人选。

轧钢厂这两年接收了不少军人转业的安置,这也是街道办主任琢磨这事情的主要原因。

别人多多少少会有点迷信,人云亦云,军人总不会的。

但是军人虽多,也不是每个人都符合主任的要求。

那房子小的住俩人都紧紧巴巴,大部分转业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,根本就不合适。

所以主任一直在搜罗中,但是遥遥无期。

好不容易遇到个赵翠花,完美符合主任的需求。

可惜赵翠花只是暂住,也压不住这群闹腾的人。

街道主任的忙碌倒是让关蓓的耳朵边清闲了很多,认真准备接下来的公开课。

为了提升公开课的表面效应,妇联那边也很给力,让这一批上课的家属,一同穿上了轧钢厂的“文化衫”。

这批衣服是前两年轧钢厂举行职工表演大会的时候准备的。

当时的表演大会主要是展现给市领导一个崭新的样貌。

因此有不少车间都选择了大合唱,厂里为了表示对工人活动的重视,特意在制衣厂定制了一批文化衫,上面写着“轧钢厂是我家,我爱我的家。”“工农兵一家亲”之类的话。

本来想着将这批文化衫每年用一次,但连着两年轧钢厂为了赶生产进度,这两年一直没有举办过这样的大活动,这些文化衫,自然也被束之高阁。

如今倒是重新派上用场,穿在了老头老太太身上。

关蓓和另外一个老师也分别有一件。

关蓓已经上过不止一次公开课了,但是这次不一样。

之前的公开课,都是各个厂子派人来学习,说是公开课,更多的是大家在学习关蓓的讲课方法。

毕竟一群老头老太太的记忆力注意力都不如年轻人,所以在讲课上也要有更多注意的地方,而关蓓这里有现成的经验。

而这次来参加公开课的,不仅有各个厂子的领导,还有市委秘书,以及每日报纸的记者编辑。

轧钢厂专门给职工家属开设扫盲课程,解决职工后顾之忧,提高厂子生产效率的事情,已经被轧钢厂的宣传科工作人员写成文章上报纸了,知道的人越来越多,市里对这个扫盲班也越来越重视,所以让市委秘书专门来了一趟。

教室里的学生虽然年老,但是学习的劲头并不小,精神高涨,每个人的态度都十分端正。

上午的课程结束,关蓓拿起水杯猛猛喝水。

留在最后离开才离开的妇联同志给关蓓竖起大拇指。

这次的上课氛围,是有史以来最佳的一次。

关蓓脸上的笑容真实了两分,决定吃饭的时候,在食堂里多打一份菜,当做是对自己的奖励。

“今天市委秘书夸我了。”一直到回家,关蓓都没压住自己的嘴角,悄悄和齐成瑾报喜。

市委秘书说她的课程有很多小巧思,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值得更多人学习。

关蓓想起这句话,就忍不住笑容。

她其实并没有多喜欢老师这份工作,最初答应来做临时老师,也不过是她需要工作,需要工资。

但是现在做老师给她的认同感和反馈越来越多,关蓓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。

已经到了要睡觉的时间了,但是关蓓却没有丝毫睡意,反而拿起笔低头狂写。

“你先睡吧,我等会儿再睡。”关蓓没工夫继续和齐成瑾说话,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。

齐成瑾将驱虫的蚊香点燃,半靠在炕上等着关蓓结束。

“写得什么?”一个小时后,关蓓终于舍得上床睡觉,齐成瑾有些好奇。

但关蓓摇头,“保密。”

她没准备现在和齐成瑾说,齐成瑾也不追问。

早上两人吃过饭锁门上门,齐成瑾又看着关蓓将自己的头发卡在门缝里,忍不住有些想笑。

“你觉得这么做有用吗?”自从赵翠花来了之后,在门缝里卡两根头发,成为关蓓锁门的常规操作。

但关蓓晚上回家的时候根本不记得查看这两根头发有没有被人动过。

在齐成瑾看来,这两根头发其实一点用都没有,充其量不过是关蓓的心理安慰。

但他不敢说,他怕自己说出来,关蓓恼羞成怒。

“我说有用就有用,有总比没有好。”关蓓锁好门,将钥匙放进背包里,“今晚去我爸妈那里吃饭,你别忘了。”

今天上午主要是另外一个老师的课程,关蓓一边在下面盯着哪些人需要帮助,一边修改自己昨天刚写好的东西。

昨天写东西是有感而发,虽然灵感爆棚,但是上面还有很多语句需要修改。

修改之后还要再重新抄写一遍,今天弄不完,关蓓只能先放起来。

关蓓在供销社买了点绿豆回去,这个天适合败火。

关蓓下班最早,家里还没人,她先把家里的菜收拾好,炉子上熬上小米粥,在房间里收拾东西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