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君他禁欲又高冷(179)
在低沉了数月后,他习武更为刻苦,几乎从早到晚都在校场练枪。
终于在有战事时,主动请缨。
左右他沈氏的声望已经不能再差,他喜欢的姑娘也受尽了苦楚。
他愿意以命相搏。
搏成了,日后是数不尽的荣华富贵。
输了,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。
在与不胡国作战的那段时日里,胜败相半。
他对此次作战依旧很有信心。
可那夜,他回到营帐时,柳舒就在他的榻上。
她说,她愿意做他的人。
她还说,与其就这样与不胡国耗着,不如与他们暗中合作,让他半年时日内就得以大破敌军,自此声名显赫,无论是在大胤百姓的心中亦或是日后回了上京,他沈倾都会是人人敬仰的英雄。
沈府中曾出过叛臣。
沈倾并不愿再重蹈覆辙。
可他看着柳舒,听她说着她的故事,说着她心中的仇怨与愤恨,他迟疑了。
他知道,柳舒是要去下地狱。
他最终还是陪着她一起。
回到上京城的这些年,除却她私下里与恒阳侯来往外,沈倾从未问过她做的任何事,此次被贬官离开也是一样。
或许柳泉手中没有柳舒与不胡国之间来往的信件。
可若真的有人想要暗查沈府,不胡国的格达尔王子那里,有足够的证据。
不胡国狼子野心,一直都有觊觎大胤的心思,他们希望他是被贬官,在大胤百姓心中失去。
左右这些年他在朝中为官为大胤朝立了无数功绩,他与柳舒虽有私心,却从不践踏大胤的百姓,当初柳泉掳走上京城里的官员子女,之所以一直未能送往不胡国。
是柳舒一直在暗中阻挠。
如今舍去一身的荣华在此隐姓埋名。
沈倾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。
——
沈倾有位战死的部下祖籍便是溯阳县。
他们在溯阳县隐姓埋名自称是城东姜家人,此次辞官回乡在祖籍做些生意。
关于城东姜家的大儿子二十几年前去从军在京中做了官的事,当时在溯阳县人尽皆知,如今过去了这么久,姜家老宅早已空了,还记得此事的人寥寥,就算是记得,也早就忘了他生的是何模样。
只是看此人的身姿气魄,定是做了官的没错。
他们又极为慷慨,与邻里交好。
没有人去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姜家人。
他们就这样在溯阳县安顿了下来。
最初的几日,慕知意和柳舒沈书梨一起布置着他们在溯阳县居住的宅院,心里依旧是有些不安。
直到过去半月有余,也未有任何的动静。
她才不再想着这件事。
开始在这里忙碌她自己的事情。
临安地处于江浙,溯阳县又地处于临安的最南面。
如今虽已入了冬,天气却并不冷寒。
慕知意和沈书梨出去街市上逛过几回,这里的人大多都是靠养桑蚕为生,农户将蚕丝卖给当地的刘掌柜,刘掌柜再让人编成生丝送去临安的染坊,慕知意跟刘掌柜身边的人打听过。
由溯阳运送至临安,很是麻烦。
只不过,溯阳县只有几个小染坊,一些上好的生丝实在是不敢往他们那里送。
她就和柳舒商量了一下。
决定在溯阳开一个染坊。
她此次出来,身上带了不少银票,而且,碧荷采莲孙嬷嬷都跟着她出来了,既然已经不是在恒阳侯府,不如让她们跟着一起做些生意,孙嬷嬷年岁大了,可以一直跟着她,碧荷采莲都已到了年龄。
日后若是嫁了人,也有了谋生的法子。
慕知意的染坊就这样开了起来。
沈书梨与她不同,她自及笄后就一直跟着太医院的院使在研习医术,尤其是针灸之术极为不错,待慕知意的染坊开起来后,她就与柳舒商量,开了一家医馆。
柳舒对于她们要做的事。
都没有意见。
就算是做不成,也只当是让她们寻个乐子。
她这些年手中积攒下不少银财,够她们一直玩闹的。
沈书梨的医馆开张后,慕知意常来她这里,染坊有碧荷采莲她们在,还请了当地的很多女工,她只偶尔去走上一趟,平日里都在沈书梨这里给她帮忙捣个药,分一下药材。
这日,沈书梨要去城南的养仙庐去拜访一位年迈的医者。
有好些医书上的问题想要与他请教。
慕知意听闻,也要同她一道去。
两姐妹手中提了厚礼坐上马车,直往城南方向行去。
一刻钟后,下马车时。
慕知意才知道所谓的‘养仙庐’原来是在山中!
她本来正好的兴致一下子就蔫了。
抬眸直直望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峰,侧身看向沈书梨:“阿梨,你怎么不与我提前说!”
沈书梨对她轻笑:“提前说你不就不跟我来了。”沈书梨上前扯住她的手,扯着她直接往山道上去行:“母亲说了,要我多带着你出来走走,你哪能整日不是待在府中就是在我的医馆。”
“父亲也说了,待过上几日,要带着咱们一起去山中狩猎,正好你提前练练腿脚,省得到时候跟不上我们。”
慕知意:“……”
她已经被沈书梨扯住手走上了山道。
山道平整,并不吃力,走进山中后,慕知意反而舒展了眉眼,和沈书梨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话着,直到平整的山道走完,要上一段坡路时,慕知意微微凝了凝眉,倒是没有说什么。
待走了一会儿,她开始轻轻的喘息,沈书梨回身来看她。
却发现她有些出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