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02)
“陛下请讲。”
卫国公世子先是一顿,心中思绪复杂……若陛下直接一口应下,他反而要心存疑虑。
之前他还对父亲与弟弟的推崇不以为意,如今一见,陛下与先帝完全不同。
他回道:“臣不才,略通诗书,愿为陛下解惑。”
“朕自小在西宁府长大,更准确来说,是距离前线几百里的蒙城,自小见惯了边防军卫……爱卿认为,一场战役……或者说盛朝与戎狄、中原与草原之间持续了千百年的战争中,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
明慕问。
战争技术在不断地迭代更新,从春秋战国的战车、战马、重骑兵,乃至于如今的火药和火炮,未来的现代化战争……由于时代发展不同,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不断变化。
但于现在而言,明慕倒是认为,最重要的是后勤。
古代人少,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通,没有蒸汽机,军队辎重都要依靠人力物力慢慢地运过去……因此,良好的后勤格外重要:总不能前面打一半没粮草没箭矢没火药了,后面的物资还没开始动吧!
当然,良将和精兵也必不可少,但相较于后勤,培养一个胸有沟壑的将领、组织一队训练有素的士兵,难度要更高一些……
打个比方,把将领、士兵、后勤看作三门课,每门一百分,最后这项提分是有迹可循,并且提分最快,前面两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“提分”的项目……特别是在现在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。只说先帝,甚至有文官不知兵、不知将,只纸上谈兵的情况。
更可怕的是,这种事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。
明慕耐心地等待卫国公世子的回答。
这个问题于卫国公世子而言,其实不难。
他坐在小皇帝的下首,一抬眼就能看见对方的样子。
陛下看起来年龄很小,脸上犹带着少年气,眼睛偏圆,不像帝王,反而像是谁家娇惯长大的幼子,听说才过了十八岁的生日……如今对方微微倾身,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,倒是透露了些帝王的威势。
卫国公世子开始思考,这位陛下为什么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。
“《孙子兵法》云,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,五事。”他给出一个谨慎的回答,“依臣之见,自然是将领最为重要。”
“爱卿是一个好将领吗?”明慕接着问。
“或许不输父亲。”
沉默了一会,卫国公世子淡淡道。
这也是他最不甘心的一点,分明智谋与父亲相当,却不能如父亲一般驰骋沙场,叫他如何甘心?
偏偏这副身子……
卫国公世子轻咳一声,脸色更白了,心中忽然卷上来一阵心灰意懒:“陛下有什么,只说便是,臣也不少听了。”
扯了这么久,也不见给他一个确切的回答,陛下的心思,想必与父亲一样。
现在再说,意思无非是他不如父亲,甚至不如弟弟……
“朕只是在想,爱卿是只愿意调兵遣将,还是只要去军营都行。”明慕朝卫国公世子那边抬了抬下巴,意思明显,让阚英呈上热茶。
他刚才还真挺怕这人一口气上不来,直接厥过去。
阚英小心地泡茶,再亲手端过来,特意看了这位“世子”一眼,心道这位还真是了不得。
这才第一面,就成功捞到了陛下的“爱卿”,要知道,迄今为止,堂上诸官也只捞到一声,作为鼓励。
要是被那些尚书知道……
阚英飞快瞥了卫国公世子一眼,又很快低下头。
对方的心神全都集中在陛下的话语中,没有发觉天子近侍不着痕迹的打量,只追问道:“敢问陛下,这两者有什么区别?”
“若是前者,恐怕帮不了你,你应该知道,你不适合去战场。”明慕摇了摇头,直白地说出来,试图让卫国公世子清楚,“战争不是一件小事,死去的人也不仅仅是一串数字,朕希望,伤亡人数能一少再少。”
平心而论,卫国公世子的身体条件真的不适合上战场,明慕没学过医,只了解一些很浅显的东西,但也能看出,对方唇色发紫,或许是心脏有问题。
这样的学生放在现代都是可以免军训的!他还叫人去战场?岂不是寿星公上吊——活得不耐烦了。
“那后者呢?”卫国公世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,也知道,纵马驰骋或许不是他能想的事。
自小开始,周围大夫便说他或许活不过二十,他不服输,如今已是二十二岁,还算康健,只是无法如正常人一般习武。
可他偏偏不甘心。
“若是后者,朕倒是可以给你件事情,只不过,是军中文职。”明慕解释,顺手抽出之前总结的官职表,一点点开始翻阅,“是军营守备。”
听到这个职位,守备为正五品的官职,负责管理军队总务,如军饷、军粮等,卫国公世子有些失望,不过倒也强打起精神,预备谢恩。
“你是不是不大满意?”
明慕直接了当地问。
卫国公世子没有说话,再白痴的人都清楚:帝王恩宠不能随意拒绝,就算不满意也不行。
但凭心而论,他确实是不大想管那些俗务,虽说是军备,但与前线的关系并不紧密。
“好吧。回到刚才的问题,朕认为,一营之中最重要的是后勤,也就是守备。”明慕点了点折子,强调道,“良好的后勤能带动整个军营。”
“戎狄以马上为家,居无定所,无法携带太多的物资,而盛朝固守城池,粮草充足,这便是优势之一。倘若守备工作不利,无法送去物资,便会转优为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