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30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许蕴和:“???”

赵忆远:“???”

二人齐齐道:“卜大人,最近身体如何?可曾在吃药?”

言下之意就是你没事吧?

卜祯:“……”

他只是老了,还没糊涂呢!别真当他听不出来!

“先前陛下的做法,你们知道吗?”他问。

赵忆远道:“听过,陛下后来说,是欲扬先抑,先黑后白……”

词句倒是熟悉,只是用在这不免陌生,可细细想来,似乎、似乎有点意思?

“所以,你是打算同样的事再演一遍?”许蕴和疑惑道,“若是起了反效果,你又如何?”

“如今金陵一带已大范围种太平苗;水泥等物已经逐渐运去,修筑堤坝;更有免税一事……陛下的威望已经初显了。”

卜祯幼时家境贫寒,现在虽身处高位,但对民心的把握极为精确。

“可是叫这事显露出去,不正损伤了陛下的威望?”

卜祯摇头:“陛下如今登基几年?”

另两人对视一眼。

几年?只有五月!不满半年!

“你们都清楚,陛下登基与会试只是前后脚,出现问题与当时尚不亲政的陛下有何关系?”卜祯捋了捋胡须,露出胜券在握的神情,“难道百姓会不知道?”

“既然知道,自然便会辩驳;既然辩驳,自然相信自己辩驳出的道理!”

要是叫明慕听到这番言论,估计真以为自己捡到鬼了——这什么新闻学传媒圣体?!

只是他现在不在这,听不到卜祯的高谈阔论:“江南识字者众,往日见到朝廷邸报,都不会轻易相信,若是见到离谱的公文,一定会谈论此事,进而辩驳出‘真相’。如今金陵六部不再装死,有些能为,若舆论有失控之势,也能及时引导。”

看看,连控制舆论都学会了。

两人将信将疑:“这方法会有用?”

卜祯点了点头:“陛下之前的做法精妙,我只取一段,化而用之。”

听起来……的确有一两分的道理……

但是……

“……风险太大。”

两人最终摇了摇头。

他们始终以求稳为上,不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。

卜祯退而求其次:“这也无妨,倒是有另一道方法。”

“先放出些似有似无的传闻,再贴出公文澄清罢。只一点,如陛下所说,公文下笔一定要……精确、不带有个人感情因素。”

卜祯学出明慕的话,想了想:“陛下果然有道理。”

若是通篇“情绪色彩”严重,若是他,或许只会欣赏文采,而不是确信内容了。

“只先报给陛下罢。”

硬要说,赵忆远和许蕴和两人,自然是想稳妥求上,不愿冒险。

卜祯只是有些可惜,摸了摸胡须,顺便将自己的设想也一并交上去,只不过并不期望批下。

等陛下阅过回来,前面二人的计划没有明示,却在最后卜祯的设想上写了一句:“可行”。

卜祯一笑:“陛下果真是少年心性,喜欢剑走偏锋。”

他立刻给金陵同僚以及曾经的学生们写信。既然陛下选择了他的方法,自然要做到尽善尽美。

——

太平苗的接种有条不紊,金陵一带已经接种完毕,逐渐往周围府城扩散。

之前囤积粮食、药材的豪强们,为了太平苗,不得不付出大半身家,就这样,种苗时间还遥遥无期。

汪家简直要急疯了。

其家的家主根本吃不下东西,问身边的家仆:“那个人,处理了吗?”

“处理了,连同尸体和用过的东西,全都扔了烧了。”家仆低声道,“老爷,您放心,绝不会出错。”

“不会、不会,你看看都成什么样了?!”汪家主指了指外面,一脸头痛,“我汪家废了那么多的钱财,又没了娘娘做依仗……”

那位殿下倒是能作为他们未来的依仗……那也得等殿下平安长大啊!如今一个襁褓中的婴儿,要如何为他们求情?

“那太平苗,也不知是不是噱头,那些愚民居然如疯了一般推崇。哼,那小皇帝只是恐惧自己的帝位不稳,弄出这事好收买民心……我看他要如何收场!”

那家主在房间里喋喋不休。

家仆喏喏不敢言。

虽说按照如今的形势,先倒霉的是他们才对。

“那刘家、赵家,原先只是跟在我们汪家身后吃剩饭!今次天花不知发了什么疯,居然将原先囤积的粮食、药材低价售出,亏了多少银子?”

想到这事,他忍不住继续骂骂咧咧。

比起这件事,更叫他心恨心焦的,便是金陵六部,居然真的因为这件事,高高抬手,放了那些人一马。

而他,因为之前的药材囤积,就算交付了许多钱,也毫无用处。

说道最后,他都开始怨恨行宫内的娘娘了:“娘娘,如今娘娘不知在过什么舒心日子,我们尽心尽力地为她筹谋打算,甚至不惜找来了天花病人……结果我们大难临头,娘娘居然连个消息都不传出来!”

任他怎么在房内无能狂怒,也挽回不了大厦将倾的颓势。

很快,外面有人敲了门,不等开门,便有一队训练有素的官兵从门口冲进来,外面也有人将汪府团团围住。

立时有兵役冲开书房的大门,押住汪家主,又将府内的话事人全都抓住,控制在一起。

领头的正是金陵的刑部左侍郎,他找出单子对了一圈,确保人都齐了,道:“本官接到状纸,金陵的天花之疫与你们有关,并呈上一应物证,既如此,便与本官走一趟罢。”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