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50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堪称先帝手下的王牌。

因此,就算先帝再怎么发癫,对厉鸿羽也是敬畏居多,不敢轻易裁撤。

明慕登基以来,还没和对方有过接触。

“我、我给他写封信。”

厉鸿羽手下的兵以军纪严明闻名于盛朝,绝不侵扰当地百姓,极为厉害,但与此同时,所有兵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,朝廷只提供军费。

所以,明慕也不大确定对方能不能接受朝廷的“指手画脚”。

肖晓清楚明慕的顾虑,安慰道:“若是不答应,也没什么,我脱去职位,装作普通军户投到他旗下也可!”

两人又聊了几句,暂且敲定这事。

说完自己的诉求后,肖晓几乎迫不及待想去江浙,他与明慕对视一眼,笑了笑,拿过茶壶,在自己和他的杯子里添上半杯酸梅汤:“陛下,卑职敬你一杯。”

“何必这么客气。”

二人一饮而尽。

就此一别,不知何时再见。

可友谊历久弥新,永远不会消散。

——

自从推行了“意见箱”,通政司再没有以往清闲的样子。

每隔五日,便要出发前往各处,收集意见箱中的内容,再根据这些意见,送往不同的地方复核,最后解决问题。

有些民事纠纷要送去地方,若其中有县令收钱,不秉公评判的内容,便要请专门的临时纠察组去查一查。在官员不算充足的如今,其实算是一项大活。

今科的进士们除却三甲以及二甲末流,早早去了各部观政,如火如荼地投身工作中。就连翰林院清谈的翰林们都没放过。

和贺三元相比,榜眼以及探花要默默无闻得多,甚至一开始还在翰林院修书,如今一个去了户部,一个去了吏部,算是重要部门。

“我等还是不及百年一出的贺三元。”榜眼摇了摇头。

“哈哈,毕竟三元少见,榜眼和探花不少见,明年开了恩科,又会来前三甲。”探花的心态不错,鼓励曾经的同僚,“古往今来,科考结果只是第一步罢了,沉寂几十年的状元有,一飞冲天的二甲进士也有,前朝甚至有举子入朝拜相的,你我未必没有机会。”

二人话中的贺三元,如今行色匆匆地从大理寺前往地方。

他本想走最正统的,陪侍天子读书,再顺利升官的路子,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,陛下一杆子把他支到大理寺了。

[加油宿主!努力升官冲冲冲!]

明快的幼崽声音在贺隋光脑子里加油打气。

时至今日,贺隋光对这个“系统”依旧喜欢不起来,只低低嗯了一声。

系统早就习惯了宿主的冷漠,不过没关系,反正它的重点也不是这位:

[大理寺右寺正,正六品的官职,所获得的奖励是六品,等宿主再升官,将先前的低等奖励融合起来,很有可能出现高级奖励!]

贺隋光心中一动,问道:“之前的良种是何种奖励?”

[中级,如果是高级,种子不会失效。]系统及时解答,[高级奖励对这里很有用的!宿主你一定要加油!]

[除却升官,解决朝廷重大事件也可以提升奖励品质……不过宿主不可以和嘉元帝说哦,如果监管发现刷奖励行为,会把我禁封的!]

毕竟系统来到这个时代,不是无底线地帮助王朝扩张,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。它收集的影像资料会重新返回未来,是历史学家的重要资料来源。

出乎意料的,商绳己带着他的人自刑部脱出,来到了通政司。

问起时,他只说,律法不应脱离人而存在,刑部的宗卷浩如烟海,但也只是全国事件中的冰山一角,更多的纠纷不会呈到燕都,他必须实地考量,才能完善律法的点点滴滴。

经过初期的种种事情,如今总算来到了平稳发展的阶段。

迁都之后,燕都的规模不断扩大,如今比旧都金陵更恢宏庄重。

数日奔波,那人总算看到了燕都的城门,他面色沧桑,风尘仆仆。

旁边有人架着牛车,和他同行过一段,此时不免感慨:“每次到了燕都附近,路都好走很多。”

那人点了点头。

官道大多是石子铺就,少有人走的路会长满杂草,人多的路便会坑洼不平,就算有每年修路的律令,但时时踩坏,不可能时时修理,只能年中年末修理一次。

来往行人也苦不堪言,夏日扬尘,雨日难行。

而和官道相比,小路更难走,大多是行人踩踏出的一条小路,两边荒草极高,是不是就有蛇虫鼠蚁,时下穷苦百姓连草鞋都没有,赤脚走在路上,很容易受伤。

越靠近燕都,难走的感觉便越少。

这里的路不知用上了什么材料,像是一整块的石面,又平坦、又好走,赤脚踩在上面,也不会有突然窜出来的东西割伤脚面。

道路极为宽广,中间有一道红色的分割线,分割线两边,分别画了向前和向后的箭头,虽不解其意,但分流而走,感觉速度都快些。

再者,道路两边,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种树,夏日炎热之时,便能在树荫下乘凉……

不只官道,就连小路也用这种材质做了加固。

“要是这路能一路修到我们那就好了。”有人不无羡慕地说。

立时就有另一人回他:“陛下说了,以后要在全盛朝修路,必定少不了你们那。”

有了这句开头,很多人纷纷讨论起来:

“我村中的老大夫正给孙女交束脩钱,去念书。”

“之前有放弃学医的,不知悔成什么样,倘若坚持下去,被选中前往救灾,往后两代人都可科举啊!”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