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53)
阚英应了一声,一连点了几个小宦官,往不同的地方传话。
等坐到文华殿,明慕的心还在砰砰直跳,半点不得停歇。
他这是什么运气!
本以为良种还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找到,毕竟现在的农人还没有“科学”的概念,遇到良种,可能不会重视;就算重视,也不一定会呈上……最后从地方官转到燕都,再转到他面前,都不知猴年马月了!
明慕甚至想,只要在土豆种子失效之前找到稻谷良种就算胜利。
没想到居然这么快。
如果在现代,明慕都想去买彩票了——他运气未免也太好了,现在去刮刮乐一定能一雪前耻!
此次小朝会的人数还多些,除了熟悉的老面孔,还有通政司和那位献上稻谷的百姓。
等这件事处理完,再让人去喊程正真,将他昨日献上的折子拿出来。
明慕倒是安排得妥妥当当,浑然忘记自己刚才的剧烈运动,甚至身上的骑装都没换,背后的汗才干。
吹到冰鉴的凉风,他打了两个喷嚏,不过正在兴头上,阚英端来的热茶也只喝了一半,没当回事。
那百姓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高官,身上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葛衣,鞋子有些念头,都冒出了毛边。
可见陛下召见的速度,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他不是没钱,家里的田地都回来了,卖了一亩作为路费,原本打算财不露白,到了燕都再重新置办行头。
甚至他都想过,陛下不一定召见他。
此时,那人捏了捏拳,跪地道:“草民焦青见过陛下。”
焦青读过书,倒不是真正的普通农民,还算能保持表面的镇定。
“不必行礼,阚大伴,给焦青看座。”明慕不欲让这人心怀对皇权的恐惧,表现得平易近人,不仅有座,还有茶点等,倒是和招待计婵的方法如出一辙。
见这样,焦青倒也配合,心中不安倒是减轻了一些。
“此次叫你来,倒是想问,你还想要什么赏赐?朕预备给你封神农侯,再赏赐金银……”明慕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堆,随后目光熠熠地看向焦青,“只要在合理范围内,朕都能满足。”
封侯?
这可从没想过啊!
焦青只觉得自己守不住稻穗,所以一意孤行地来到燕都,呈给陛下,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,以后必定会被庇护,不用再担心之前家财尽被他人抢占的事。
可封侯……
他立刻就要推辞。
明慕看出他的想法,倒是摆了摆手:“爵位有大有小,给你的只能庇护一代,儿孙不能袭爵……若你想更进一步……”
他微微压低了声音:“你知道孟德尔吗?”
焦青:“?”
“就是将这个稻穗和普通稻穗的苗进行杂交,第二代依旧能产出多穗稻谷,随后收集多穗稻谷,继续杂交……最终稳定性状,获得进化后的稻谷。”
明慕试图解释。
焦青听得半懂不懂,但长久耕作的经验让他意识到陛下在说什么:“……就是,一直研究这个稻穗,直到所有的稻谷都变成多穗的?”
越说,他忍不住越激动。
哪个农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?多穗稻谷意味着同样的田地中,能获得更多的粮食,养活更多的人!
虽然陛下的理论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,但焦青就是有种奇妙的直觉:这种方法一定有用。
明慕用力点头:“若你能研究这个,朕允你不降爵世袭。”
研究不出来也没关系,这个的技术含量实际上不是特别高,简单来说就是不停纯化自交,确保基因型稳定,就是自交的时候得小心。他多找些有经验的农人就是。
在古代,这可能算是唯一一种改善稻谷基因的方式。
焦青本想拒绝的。
但是……
皇帝距离很近,没有之前预想的那么高不可及,他一身粗衣,满身灰尘,进宫都怕污了地,却能和陛下共处一殿,还能听对方和颜悦色的说话——最大胆的戏文里,都不会有这样的情节。
他读过书,知道一句:士为知己者死。
春秋的豫让,为了报答智伯瑶的知遇之恩,不惜伏桥如厕、吞炭漆身,以行刺杀死智伯瑶的赵襄子,失败后自刎牺牲②。
陛下……难道不是他的知己吗?
“草民愿意。”焦青鼓足了勇气,答应下来。
他的身上还有灰尘,陛下却毫不介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行,这件事朕交代下去,你家是在金陵那边?放心,不让你离家太远,在那边有皇庄……”
明慕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,已经规划好了,南边稻谷易熟,可一年两熟,琼州环境太恶劣了,等第一批种子下来,可以派别人去,或者直接找当地的农人……
后面的内容倒是涉及到朝中动向,和焦青已经没什么关系了。
明慕在燕都扒拉出一个宅子,赐给他,让人先回去休息——他在晚膳的点还开小朝会也挺癫的。
回头一看内阁,卜祯已经将计划全写好了。
明慕:“……?”
这什么震惊盛朝的速度?
总有种,明明他挺努力的,回头一看所有人都比他更努力……
难道盛朝官场上有隐形kpi么……比如不许比皇帝更懒惰之类的?
明慕决定先摸个鱼,省得把好用的同事们都累挂了。
“这个爵位朕打算从内库出,不增加户部的负担。”明慕道。
“陛下多虑了,只一个侯爵,年俸不过几百石,这点户部还能出得起的。”
就算不细算,也知道小皇帝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