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67)
还是那种抱小孩的方法。
“放我下来!”明慕动了动,知道澜哥绝不会失手,于是挣扎得毫不客气,“真是的,你怎么说动手就动手。”
“自然是见陛下又想沉溺政事了。”任君澜语气无奈,“陛下请看,如今都是什么时辰了?”
外面月色明晃晃的,照亮了殿前的空地。
明慕:“好像确实,挺晚了。”
他安分下来,等任君澜将他抱到太平宫,放下来,才忽然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——
一开始的诉求,不就是对方把他放下来么?
——
朱修是唯一一个将十道题目全写出来的。
题目自有国子监的博士们验证过,这些题目的难度平均,但不会那么精确,有些题目相对来说较为简单,有些就很难。就算是经过相关培养,国子监中能将全部题目做出来的人,不超过双十之数。
要知道,国子监中一大部分来自各地,都是府学中最为精锐的学子,学习东西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,又经过多年的数算培养,也只有这么些人。
如果是民间,没有经过专门的指导,能做出半数便已少见,做出全部,堪称数算天才!
因此,这个消息迅速上报,国子监祭酒简直亲自上门,去请朱修入学,还承诺包了对方的食宿。
就连那位一连做出七道题目的,都收到了邀请。
“只是通过此种方法入学的学子,以后侧重不是科考,而是数算,若是能接受,今日便可入学。”祭酒道。
举子先替好友问了:“为何国子监要开设这样的学科?”
数算一直是“小道”,与科举格格不入,少有人重视,只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学院不多,基本上只有官学。
“是陛下先前说的,要培养数算的中坚力量,以后很多东西都少不了数算。”国子监祭酒是个认真做学问的人,遇到未来学生的问题,仔细地解答,“从近来说,田亩计算,税收组成;从远来说,火器轨道、方向、波及范围等,都需要数算。”
“此外,还有航海等,处处少不了数算。陛下已经预备在科举中增加数算科目,但还需数年的准备。”
根据明慕的想法,等到将数算普及全国,并培养出在书院教学的数算先生后,便能将这科纳入科举了。
随着他的讲述,几人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。后面那几项宛如天方夜谭。
“这些都需要数算?数算有这么厉害吗?”举子挠了挠头。
在县里,数算的唯一用途就是计算田亩——很多人更信官府数据;帮村头大爷买菜之类……县衙就算要会数算的小吏,也不需要很多人。
像朱修这种,四体不勤五谷不分,父母早就不管,科举也没心思,只一门心思钻研数算的,很少有人愿意娶的。
至于娶亲?别人家的大姑娘也不愿意来到这户人家啊!
而朱修那双眼睛,随着国子监祭酒的讲述,渐渐亮了起来。
他难得露出迫切的神情,急忙询问:“火器?如何计算?”
这些完全想不到的领域,也能用数字准确描述吗?
朱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“陛下说,只要潜心研究,万事万物都能用数算描述。”祭酒道,随后透露了另一个消息,“近日陛下生病了,不然,知道有人这么快做出了十道题目,或许要召见。”
“等陛下病好,会见我吗?”朱修直愣愣地问。
祭酒的话只是一种假设,毕竟陛下日理万机,不一定会召见一个小小的学子。但朱修完全听不懂对方的言下之意,反而直接问出口。
“我不能肯定,若是召见,也要等许久之后了。”
朱修默默点头,不再问了。
他很想知道,陛下口中那个万事万物皆可用数字形容的世界,究竟是什么样的。
等纳入了朱修这个学员,祭酒又看向举子,和颜悦色道:“你是朱修的好友?可要来国子监旁读?”
国子监有旁听名额,数算科又是初创,安排一个也不费事。
朱修只默默等待陛下接见他的那一日。
一日、三日、五日、七日。
等到第七日的时候,他终于忍不住,去找了祭酒。
“祭酒大人,敢问陛下什么时候会接见我?”朱修问。
祭酒有些头昏脑涨,今日朝中大事只有一件,便是戎狄来犯,北疆距离燕都很近,快马奔袭只需要十三日,因此上下官员都如临大敌。
要不是今日,他估计都忙忘了此事。
“我倒是能帮你去问曾经的同僚,她如今是太傅,应该能给个准话。”祭酒道。
缪白以前是国子监的司业,成了太傅后,便不在国子监任职了。之前共事过许久,此时倒是能专门送名帖去。
这些日子,朱修的天资都让众人看在眼里,对方对数算一道极为精通,甚至国子监的博士,都没有能够教他的。
此等异事,的确应该让陛下知道,朱修继续在此处,也只是浪费时间。
可除了国子监,又有什么地方,有极佳的算数教学呢?
——
初步处理北疆之后,其他事件便接踵而至。
比如第一批棉花和土豆成熟,可以将种子继续往外传播;红薯试种成功,产量没有土豆那么夸张,但也很可观。
粮食问题初步解决,未来就等高产稻穗了。
武学和军队改革迫在眉睫,但在此之前,黄册、官员腐败等,都需要处理……
任重道远。
明慕叹了一口气,继续在纸上写昨日的火器改进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