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194)
了解弃地概念后,他恨不得去皇陵把先帝拖出来打一顿——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吗?
因为要耗费军费看守,就直接舍弃?任由盛朝的土地被戎狄进一步蚕食?
怪不得,他长大之后感觉西宁府防线的压力陡然提升,征兵更多,原来戎狄不用经过最外围的防线,能直接到西宁府门前啊!
“……陛下所言甚是。”
大同总督微愣。
陛下口中所说,均为新奇之物,如果只是单纯下达命令让他们做,总督看到要求之后一定会一头雾水。
陛下心有沟壑,条理清晰,的确适合……
不不不,她怎么能这么想!
“既如此,也不应在现在,如今战况焦灼。”她继续道,“陛下可等战役结束……”
“可是我听说,军中有流言,影响士气。”
少年目光平和,却一语道中她的心事:“即便如此,也不需要我来吗?”
边塞苦寒。
总督在此呆了许久,目光比同龄人更为沧桑。
她心痛士兵被那些火器所伤,也焦心军中弥漫的鬼神之言,甚至想过数种方法想要遏制,却在一次次的战败下宣告失败。
若陛下来了,低迷的士气能够转瞬恢复,甚至较之前更为高涨——
对面有长生天又如何?
盛朝的天子莅临此处!
难道盛朝会不如戎狄吗?
自从知道陛下出征的消息后,军中的颓气一扫而空,整日闷闷不乐的伤员脸上,也多了一丝笑意。
可想而知,若陛下不来,士气必定不会这么快恢复。
况且……
说句直白点的,陛下已经来了,到了这里,一位总督,难道能强行把陛下塞回仪仗,叫亲卫护送陛下回去吗?
若真能这么容易,朝廷诸臣至于捏着鼻子帮他准备?
“只需给我一批能干活的,不需士兵。”
明慕简单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他的亲卫的确有几百号亲卫,但干活的人嘛……多多益善!
匠人们跟在工部尚书那一批,行军速度没有他这么快,又带着辎重,比明慕要慢几天。
再者,选址也是重点,最好靠近山区,远离人烟,在没有卫星的年代,藏在山里也很难发现。
但是最好方便运输,开出一条路来。
总督只叹气,倒是配合了陛下的行动:“敢问……伤员可否?”
“自然,臣是说那些不影响行动的伤员,只毁伤面容,能够自如行动的……”
说完,她不免心生侥幸。
一时之间,难以让伤员归家,都暂且在军营之中。
能活动自如的都去参加了后勤,但仍有一些肢体缺损的伤员……
军营无法永远容纳这么多人,只能将寄希望于陛下。
陛下虽是天潢贵胄,但行事与那些眼高于顶的勋贵、宗室全然不同,或许能接纳那些伤员……
“可以,只要能干活就行。”
明慕倒是不介意,直接答应下来。
他看了眼天色,又道:“天色晚了,明日你们还要安排大军,今日便到如此。”
不说别的,起码给陛下休息的地方早早就准备好了。
原先是预备叫百姓让出这里最好的房子——官员们都住在官衙,人来人往,不利于陛下的休息——后来明慕提前叫人送信来,只说不必如此兴师动众,随便找个不破的地方就行。
明慕觉得行,别人觉得不行。
后来千挑万选,倒是没有惊扰百姓,而是选了本地富商的一处别院,年年都修葺,只是地方偏僻些。
到达此地之后,阚英不假人手,自个带着一批小宫侍,将几个房间都按照陛下习惯的样子准备好。
等踏入房间之后,闻见房间里面清浅的花香以及熟悉的装饰,明慕还以为自己回到了燕都。
“阚大伴有心了。”
明慕的神情放松,熟悉的环境让他有一丝安心感。
周围陡然降下来的温度和习习的凉风却在提醒他,这不是燕都,而是北疆。
在半年之前,他还不觉得燕都是家,但是如今,那里有他最为惦念的人们。
所以,也变成家了。
“陛下快快休息。”
阚英最见不得陛下伤怀自身的表情,忍不住上下尊卑,打断了明慕的沉思:“明日还有许多事,需要陛下处理。”
“嗯。”
明慕嗯了一声,见烛火还有很长的一截,于是道:“先给笔墨,我写封信。”
这封信不涉及公事,而是全然的私事了。
明慕自认为是个好伴侣,好家长。既然承诺给澜哥,要给他多多的安全感,自然要遵守承诺。
起码,如同之前一般,不主动写信是绝对不行的。
可真当阚英拿来了笔墨,伺候他写字时,面对空白的纸张,他又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了。
写着一路上的风土人情?
他跑太快也没注意……
写边塞?
今天晚上什么都没看见呢。
思来想去,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动笔。
最后,只写了两首诗:弃捐勿复道,努力加餐饭。
之前的字不好看,明慕还特意让人刻了印章使用,就是为了不叫臣下看他那手破字。
澜哥来了之后,倒是手把手地教他习字,现在的风格和他如出一辙。
写完之后,他将信纸迭起来,放在信封之中,按了印戳。
写给明璇和太傅的信倒是不用考虑那么多,能自由书写,一路上的见闻,感受一类,洋洋洒洒地写了几页纸,预备明日让人寄出去。
阚英见了,忍不住笑了一声。
“嗯?”明慕看向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