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09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这也不好说什么, 毕竟是官府的正常执法, 以为他们是假证的受害者, 还特地问了从哪弄来的假证, 想要把制作者全都逮捕。这群人没敢说是顶头老大弄的,老老实实交钱□□。

他不知道,大头的粮食产业遭到了重大打击,几乎一蹶不振, 倒卖盐的生意也不大顺利,利润被压缩到极致。官府开的粮店价格稳稳地在那里杵着,要是他们想贸然提升价格, 百姓就会调换店铺购买——甚至于他们而言,官府的店铺更值得信任。

以至于, 今年报上来的账是最好看的, 但赚到的钱却是最少的。

以至于底下的大多数商人心浮气躁。

可真要说朝廷是为了针对他们, 才想出了这个方法, 又不尽然,人家是针对所有商人。

朝廷乃至陛下的态度已经明确摆出来了:所有商人都得老老实实的,才有钱赚。

若他们想要反抗, 诸如置.办.假.证,被一眼认出;偷运粮食,入城时被扣下……

每一次违反规定, 都有官差在商证上按下一个红印, 若是红印过多, 则有衙役以“扰乱市场”为名,把他们全抓走,似乎被流放去了矿场,家产充公。

大家只是想做生意,又不是想造反!

多来几次,大部分人都老实了,不敢再闹出幺蛾子。

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商人犹如浮萍,如果背后没有靠山支撑,很容易一蹶不振。

有些小商人倒是看清局势,现在能赚大钱的全都写在了律法之上,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小生意得了。若是不作妖,朝廷也会格外宽容,不看徽州那一片的茶商们,被朝廷统合,弄了专门的茶厂?

不仅扩大了茶园的规模,弄了什么“流水线”生产,一下子产量就高了不少,还对外招人,当地的百姓也能喝口汤。更是听说,那些茶叶要送去西洋人那边,进贡给他们的女王。

反观晋商,他们以“团结、倒卖”发家,后面一条路被堵了大半,只剩前面。

但仅剩的利润要让这么多人瓜分,怎么可能还能保持团结?

老东头对外面的局势一无所知,只对官府人员道:“既然这批人有问题,诸位大人便先将他们带回去。”

他不欲在这种事上纠缠,转而吩咐方沐雨:“先前的人呢?若是还没走的,先叫回来凑合着。”

正欲出门离开的官差听到他的话,又停下了脚步:“如今不许人口买卖,凡新家中重新聘请或者新来的下人,均要签订契书。”

这又是哪门子的规定?

老东头简直有点不耐烦了:“几个人罢了,不值当几位大人如此……”

“大人,这些人都是哑奴。”另一个小吏发现这点,赶忙告诉领头的兵役。

那人点点头,抽出佩刀:“请你和我们走一趟。”

老东头:“???”

怎么又变成这样了?

“各位大人,小人犯了什么罪?”

几番下来,消磨掉他为数不多的耐心,从年轻时,老东头一直说一不二,庞大的晋商在他手上发扬光大,从山西之地来到了江南,在豪强林立的江南狠狠割出了一块肉,甚至朝廷,他也不惧。

年老之后,精力虽不济,但上下商人,还是敬畏着他年轻时的风光,恭恭敬敬地奉承。多年下来,早就决定了他武断专行的风格。

别人说方沐雨不能跟在他身边,他非要留,现在又遇到官差说这么多条条道道,他不想听:“只是几个下人罢了,值得各位大人上纲上线?”

“不必着急,只是招下人时,若存在大面积的身体缺陷,应该细细查问。”

全府下人都是哑奴,人牙子一定用了特殊的手段,同时也说明,这户主家有不对劲之处。

如今陛下不在安全的燕都,而是在遥远的北疆,任何一点异动都不能放过,避免出现任何一点意外。

这些以往平平无奇的“某些人”,在管控之下,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,值得叫人关注。

“若你不愿配合,本官便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。”官兵不卑不亢道,当即就要动手。

老东家眉心一拧,也要叫人,出来与这些官兵对峙。

方沐雨急急忙忙出来调和:“诸位且消消气,容我多说一句。”

她不是哑奴,仿佛还是这位主人家身边的管事,因此,她说的话,倒也能让人听下去。

方沐雨先是低声劝了老东头几句:“如今不在咱们的地盘上,老爷暂且忍忍气,那位小皇帝想一出是一出的,等熬过这阵,咱们再动作不迟。”

她紧紧捏着拳头,指甲几乎嵌进肉里,疼痛唤醒了神志,不露出太多的狂喜之色。

终于、她终于有机会离开这里了!

只要出去,她就能透露其中的情况。

不论是官府还是仪鸾卫,她都能透露一点消息……只要坐在最顶上的那位有收拾晋商的心思。

方沐雨强行忽略朝廷继续包容他们的可能,近乎自欺欺人地想着。

“现在老爷身边的亲信刚走,新人又没培养起来,若是冲突之下,伤到老爷,该怎么办?”

她一字一句,皆是出自内心,仿佛真的为老东头考虑。

就算以往看不起这女孩,老东头心里的不耐也逐渐被平息。

他在这以养老为主,对人也和善,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处合适的地方,也住得久了,心里多了一点感情。

要是得罪了官府,返回原籍,身后的一大家子就得和血蛭一般涌上来,想要从他这个老人手中抠出钱来,也不想想,那些东西都是他花了多长时间积攒的!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