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39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“这十里八乡,谁不说我们老爷好?”

仁善,遇到灾年也不强叫人交租,可往后拖延。买地时给的银子也是最多的。

这家只三口人,一个老婆婆,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,还有个久病缠身的药罐子。

每年吃药都要花上不少钱,家里的壮劳力前些年死了,家里田没人去种,只能荒废着,前些日子,那个药罐子也死了,丧葬费凑不过来,才去借了钱。

要不是陛下赐下来的良种,勉强维持着温饱,如今,说不定都活不下去了。

家丁穿着舒适的棉衣裳,想到自己家里,也如这家一般凄苦,后来不得已卖掉家中儿女,获得喘息之机。

却让他遇上了这么好,又这么仁慈的主家,才有了如今吃穿不愁的日子。

他怜悯地看了一眼那个孩子,心下不忍,道:“这孩子也到进学的时候了,你哪里来的钱,叫她去念书呢?”

“朝廷有人下来免费认字,我识字就可以了。”小女孩拽着奶奶的衣服,忍不住开口,“不要卖地,我能赚钱。”

这样小的孩子都知道土地对一家的重要性,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怎么会不清楚。

她看了眼掩不住得意神色的家仆,又看向小孙女,腰板似乎一下子弯了,直不起来,哀求了一句:“能不能再宽限一些时日?”

那老爷愿意借的银子少,还的利息却高,一共借了三两银,若能在第一个月按时归还,只用还利息;两个月之后,却要还四两半。

“宽限时日?也可以,老爷说了,可以给你们宽限一个月,但是下个月,你们就要还五两。”那家丁伸出手,五根手指头晃了晃,“而你们卖的地,价格也要便宜一两。”

一来一回,就要少二两银子。

“或者,叫你这个小孙女去府上,给小姐当伴当,每年有新衣、每餐能吃饱,也能抹了你这笔账。”

老人的后背一下子垮了下去,抹了抹眼睛,手上裹着厚厚的老茧,脸上满是深深浅浅的沟壑。

“……好,我卖。”

【作者有话说】

艰难还债中ing

81   第八十一章

◎登基第七十三天◎

“依我之见, 你叫这个小孙女入府倒是不错,不仅能平了账,每个月还能的发一笔俸禄。”

家丁伸手, 去抓那小女孩, 却被避开了, 有些遗憾地收回手, 劝说道:“不仅能换钱, 还能给你挣钱,等你老了,也不用担心小孙女没人照顾。”

“府里小姐最是和善……”家丁正欲继续说下去,却被小女孩打断了。

“如今陛下不让随意买人。”小女孩躲在奶奶身后, 忍不住说了一句。

“这哪里是买人?是你家养活不了你,我家老爷好心捡回去,当成义女养着。”

上有政策, 下有对策,他家老爷在地方颇有实力, 别人也卖他一个面子。

这点小事, 大家也不愿意过多争执。

家丁砸了咂嘴, 继续道:“往后只少见家人就是, 算不得什么。”

“陛下不会放过你们的。”小女孩嘟囔了一句。

“哈哈,我们老爷为人和善,慷慨解囊, 但凡遇到灾害,哪次不是将家中储粮卖给灾民?自家吃都不够,乡里谁不说他的好话?”

难得, 家丁起了兴趣, 和这女孩多说了几句, 语气中无不得意:“就算是天王老子,也挑不出一点错来!”

那奶奶连连点头,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:“丫丫,咱们要记得老爷的大恩大德,知道了吗?”

小女孩闷着不说话了。

真的是这样吗?

为什么她觉得很奇怪。

这就是好人吗?

先前先生来教书的时候,应该、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呀?

——

短暂的休息日后,燕都上下迎来了陛下回来的第一次早朝。

和以往不同,这次不等陛下开口,礼部就先递上了论功行赏的奏疏:“启禀陛下,此番北疆上下,将士劳苦功高,此番是整理的封赏奏疏。”

从将领至小兵,任谁都有赏银。

刚刚收缴了晋商乃至单于的藏宝,国库丰盈,上下都透着财大气粗的劲。

明慕见那奏疏厚厚一打,点了点头,预备下朝后再细看。

他这次回来,也不是将所有人都带了回来——刚走上正轨的军工厂得有人看着,随行的勋贵特地被他点了出来,作为监管,留任当地。

当了这么久皇帝,关于平衡一道,明慕有了一点心得。

就好比勋贵、宗室、文官三方,应做到平衡,不能过于器重其中一方,而忽略其他两方……不然,就会出现问题。

仪鸾卫和南监也不能过多依赖……

不过心得归心得,具体要如何做,还得慢慢摸索。

“沿海近日并不平静。”

明慕翻阅了一些奏疏,稍微了解那边的局势,沉声道:“朕欲造船队,效仿太祖,何如?”

他深谙“破窗效应”。

虽然心里只想着造一艘,但是张口就要一个船队,等群臣受不了,再讨价还价,进而达到目的。

毕竟,他们一定会反对……

“陛下决断,自然极好。”

卜祯作为着名捧哏,立刻提出赞同:“木船需南方巨木,可在当地建造,顺水路一路向北……”

“正是,太祖时仍有记录流传……”

“金陵有最大的造船厂,亦有树木种植之地。”

只在明慕提出之后,朝臣们立刻开始讨论方法,方法、地点等,都快讨论全乎了。

明慕:……不是?

啊?

他只想造一艘巨船啊?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