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42)
明慕:“嗯嗯。”
“北疆正是好时机,能让陛下在军中竖立威望,不至于出现只知将、不知陛下的情况。”缪白越说越激动,简直要站起来了,“若陛下完善武举,进而完善整个晋升制度,形成一个类比于文官的独立系统,如此一来,军权便牢牢掌握在陛下手中了!”
如今武官升迁,还要归于吏部,而文人看不起武人的情况时有发生,实在大忌。
“陛下此举甚妙!”缪白简直双目发光。
明慕:“嗯嗯……?”
他一开始是想这样吗?
好像是废除军户不得,所以采用的折中之举?
总之……事情解决了就好。
小郡主在上书房上课,他们自然改了地方,考虑到陛下刚刚回到燕都,需要时间适应,于是今天的课提前结束。
明慕独自坐在宣政宫中,随意翻了几本奏疏,都是请安折子,没什么重要内容。
细细盘算,他想做的事,似乎都走上了正轨。
所有人都在忙,反而他闲了下来。
还有点不适应。
左思右想,打算去找人烦一烦。
所以,干脆地收拾了几本奏疏,跑到另一侧去“烦”皇后了。
在北疆时不觉得,回来之后,就总想念着澜哥。
“澜哥?”
门口有人探头探脑,随后步伐轻快地走过来,熟门熟路地贴到他身边。
小囝被养得很好。
往日天气转凉,他便要手脚冰凉,必须喝药细细调理。但每逢冬日,他便要去边防守着,明慕又不能离开蒙城,也无法盯着喝药。
钱大人一家是先帝特地指使过去的,奉了皇命。明面上,临西王府还听从燕都的命令,对于皇命,不能违逆——起码不能明面上违逆。
任君澜不止一次地后悔,假若他早些做那个梦就好了。
最好从小就有,他直接将小囝抢过来养——何必忌惮那个短命的先帝?
一团暖烘烘挤过来,看向他手中的账册:“澜哥在看什么?”
“皇庄的账册。”
任君澜将手中的厚厚账册给对方看,分享说:“如今进账了三百万两。”
“澜哥真厉害!这么短时间就赚了这么多。”明慕立刻夸他。
合适的夸奖有利于促进恋人之间的关系。
明慕深以为然。
他将带来的几本奏疏放在一边。
“有一半是他们塞过来,作为贿赂。”任君澜摇了摇头。
“贿赂什么?”明慕对这两个字有些警觉。
“贿赂我,写信叫你早点回来。”任君澜勾了一缕明慕的发丝,语气忽然有些变化,“明椿年?”
明慕:“嗯?”
虽然看不清澜哥的神色,但只听语气,便能感到对方现在……
似乎是来秋后算账的。
明慕试图把这件事糊弄过去:“就是……嗯……呃……”
“当时,情况……”
被秋后算账,明慕才意识到这件事恐怕不能算了。
他心虚地直起身:“好吧,我只是想多留一段时间。”
正好想到历史上有皇帝做过一件蛮有趣的事: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,用了化名,带兵出征。
然后就……抖了个机灵。
见他这样,任君澜就算有怒气,也化为虚无,无奈叹气道:“若有下次,先写信给我,我都能替你安排。”
听恋人的话似有软化的意思,明慕重新蹭过去:“我清楚了!”
又问:“他们知道了那人是我,什么反应?”
“自然是希望撤回先前的奏疏,只是没敢罢了。”任君澜的语气听起来比较平淡。
“澜哥真厉害。”明慕下意识地夸了一声,随后又奇道,“我回来后,发现他们格外不一样,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
自然有无数种做法,只是手法稍稍残酷一些。
不过,具体如何,就不必让小囝知道了。
任君澜笑而不语。
82 第八十二章
◎登基第七十四天◎
村东头的小羊从外面回来了!
先前不少人都羡慕他, 特地有外地人来了,说要他帮忙,还给了五斤白米。
五斤白米!只有在县城才能买到的好东西!只有家底丰厚的, 才会在逢年过节拿出一点吃, 这人一口气就拿出了五斤!
这种人物去叫小羊作甚?
小羊虽只是个半大孩子, 但是本领很是了得, 在西宁府, 甚至不少人觉得,他若是能参军去前线,以后说不定能当个小领头。可是家里人觉得去军营辛苦,预备攒钱, 叫他读书。
这一去,就是许多日子。
直到冬日过去,夏日来临, 太阳高高挂起,还是没有收到小羊的只言片语, 家里人纷纷都开始着急——出去帮忙的精壮农人不少, 但没有一个像现在这样, 大半年都没有音信吧?
若不是那人留下了精白米, 说不定都要以为对方是拐子了!
时间逐渐迈过了夏日,来到秋日,甚至寒风习习。
小羊家的母亲天天盯着村口, 她有心想叫家人出去寻人,但那人只说,自己来自燕都。
那可是燕都, 皇帝脚下。
以往西宁府的人, 想要去燕都,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如今虽有放松,可燕都那么大,一路那么远,要到哪里去找他们小羊?
心里惦念着小羊,阿娘时不时在屋头掉眼泪,手中摩挲着夏日给小羊裁布做的新衣服:“我们家小羊,是不是被拐子拐走了?”
之前惦念着那些白米,她心里的揣测多了一重又一重,直至现在,才开了口。
她不知道自家的孩子在哪,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……甚至不知道,他还有没有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