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52)
一般而言,一个优秀的戏本子出去之后,会被各个戏班子改编,都是为了叫其更受达官贵人的欢迎。
但明慕不希望这出剧目遭到任何更改,所以第一波,是让宫内的戏班子传播出去。
等这出剧目被大众熟知之后,就算出现了更改,所有人也会记得它最初的样子——毕竟避免改编,官方下场禁止二创,是不利于一部作品长久流传的。
明慕叹了口气,随口问道:“国子监一事筹办得如何?”
国子监先前就开设了不同的分科,但是重视度依旧不够。
不乏通过各种方法进入国子监分科,后续想要转去科举学堂的情况。
阚英立刻找来了祭酒的文书。
这些日子,情况有所缓解,毕竟陛下承诺了,若是念书好的,也能得了一官半职,拿俸禄。
来专门读数算科的人多了不少,专心研究的人也多了。
此外,各地的惠民药局也开展了基础医疗讲座。大蒜素逐渐流入不同地区的惠民药局,微微改善了百姓的健康状况。
但想要提升儿童生存率,仅仅靠大蒜素可不够。
最重要的是勤洗手,喝热水。
古代燃料不足,树木成长需要很长时间,但砍伐并燃烧,只需要短短几天。
在前世时,网络上流传过一些清朝的老照片,里面都光秃秃的,到处是裸露的土地,普通的野菜会被吃掉,树皮也是,树木被砍伐当做柴火烧掉。
而之前,明慕找到了煤炭。
郑冲后面找到的煤炭质量比较高,可以替代之前的燃料,供给军工厂。而原先宣化县的那些,则是可以供给盛朝百姓。
负责挖煤的从当地百姓变成了戎狄的战俘,挖煤是苦差事,明慕是不打算让本地百姓去做的。
而先前卜祯所说的灭族,只杀了单于以及和他有血缘关系的,剩下的人全都支去了矿场,由官府进行售卖,价格与炭差不多,被强硬地压缩。
此外,全国的道路也在修葺当中。
出征路上,那些坑坑洼洼的道路让人吃了不少苦头,所以明慕预备将全国的官道都修一遍。
要是以前,这笔钱明慕可能真的叫朝廷全出了。
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他大手大脚的毛病,在去北疆之后算是改回来一点,转而用了先前预想的办法:外包。
在当地招揽富商,将工程包给他们,并且给予路段两边的商业权——一般而言,官道两边的茶水摊、客栈、酒楼等,都得经过朝廷允许。
而监管之人……
明慕点了程正真。
说起来,还是前些日子,他见阚英收拾奏疏时,见到了程正真的请罪奏疏。
放在这里的奏疏都是些请安折,里面写着没营养的废话,明慕懒得看,干脆都丢在一边,隔一段时间会清理一次。
期间阚英清理过好几次,只有这次,明慕鬼使神差地喊住对方,随手一翻,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落款。
他神色复杂,道:“他日日上折吗?”
阚英小心翼翼回道:“正是。”
“把他叫来。”
想起当初的事,明慕已经不怎么生气了。
他不喜欢将一件事惦念太久,对他来说,冷落程正真已经是惩罚,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,身边人也不会再提。
可是……
算了算了,把他赶出去,眼不见为净。
明慕叫人重新传话:“叫他出燕都,那么想走,别回来了。”
第一个小宫侍刚来不久,第二个就来了,转述了陛下的话。
程正真只笑:“陛下能想起我就好。”
和陛下耍心眼,确实是他的问题——对陛下的了解不足。
或者说,有些了解,但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,仍旧用对待先帝的方式对待陛下,所以才自讨苦吃。
若是规规矩矩地提出自己的想法,陛下是能理解的,不至于将他放了这么久。
他想,他应该知道如何与这位新帝相处了。
“春去秋来,又是一年。”程正真看向窗边。
第一片雪花从空中落下。
85 第八十五章
◎登基第七十七天◎
“陛下?”
阚英的声音唤醒了明慕的神志。
天上的雪花飘落下来, 为宫城换上了一层白衣。
明慕道:“终于下雪了。”
今年迟迟不下雪,不是个好兆头,不过, 除了燕都, 其他地方倒是还好。
如今第一场雪落下来, 他总算放心。
“监管这事让程正真去负责……他正适合。”
他是一日一封请罪折子, 从未拉下过, 只是没被明慕看见而已。
知道这点后,不管明慕是怎样的铁石心肠,也有些心软。
再者,这人的才能也的确是目前少有, 困在宫中的确大材小用……
明慕嘟嘟囔囔的:“叫他日夜不歇地干活。”
阚英听见他的轻语,不禁失笑——
陛下惩罚人的手段,真是叫人忍俊不禁。
说到底, 陛下不是折磨人的性子,惩罚的手段都是叫人干活。若真是讨厌的人, 也不会让酷刑折磨, 而是直接定罪处死。
先前留下了程正真的一条命, 拿今日这一幕, 便是显而易见的——陛下迟早会心软,放过对方。
岂不见先前的经榕大人,被皇后殿下召回燕都, 在小朝会见到对方时,陛下也没说什么。
“我记着,快要过年了罢?”明慕道。
“正是呢, 如今已是腊月初八了。”阚英连忙回答。
这是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年, 又刚刚出了国孝, 上上下下,都极为期待此次的年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