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70)
“等我三十五岁,她都二十二啦,正是登基的好时候,再拖延下去,不说是她,就连东宫班子也等不下去了。”
明慕倒是很清楚,很多帝王和太子之间的争斗,都不只是个人,还有身后的利益集团。
当一个君王呆在位置上太久时,太子的权力会逐渐膨胀,势必会影响君王的地位,引发矛盾,造成王朝内乱……明慕可一点都不希望出现内耗。
说他做梦也好,说他理想主义也好,明慕希望在交接政权的时候,不要出现过度动荡,引发上下不安,所以他选择及时离开。
而三十五岁也正好是996打工人退休的年龄(bushi)。
“我有好多好多想去的地方,澜哥要一直陪着我。”
任君澜眸光温和,靠着小囝。
元日直至元宵,燕都上下官员都在家中休息,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年假。
而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却永不停歇。
新年刚过三日,沿海的炮声准时响起,打破了沉浸在年日的喜悦。
厉将军没有回家,手下的兵士也没有庆祝,就是防着对面整这一手,暗骂一声:“疯了。”
特地在年节进攻,就是专门给他们找不痛快。
“陛下让人送来的,都备齐了吗?”
副将急忙点头,道:“都准备好了。”
福州的新船早早绕过江浙,走远路去了北疆,所有装备一应俱全,在外面等着——江浙海边暗礁多,大船不方便进来,倒是能隐藏在外围,防止这群人逃脱。
而内部,则多有小船。
“那群人仗着岸上不识岛屿情况,胡作非为,如今,也该让他们吃到教训。”厉鸿羽眸中冰寒,“告诉弟兄们,北疆都摆平了,没道理咱们这迟迟没有动静,白白耗费。”
“让陛下看看,倭寇是可以剿灭的。”
他们的小船数量众多,如今多多少少配上了火器,精准的火枪、威力巨大,射程极远的火器,乃至数门火炮。
早在年前,北疆就将大部分存货全送来了,又细心教导了安装在小船上的方法,就等着今日。
第一轮炮火停歇之后,沿海的兵将们纷纷上了小船,从各个地方进攻倭寇的老巢。
当远洋的巨船发现了这些小船,想要故技重施,使用炮火击沉的时候,却受到了来自身后的攻击。
沉重的炮弹落在甲板上,轰然碎裂。
见到这熟悉的破损情况,长官用力挥手,整个人都要傻了,尖叫道:“是盛朝的船!”
可惜,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惶恐。
除却第一艘,后面两艘巨船从福建路过时,都没有见到盛朝的船,甚至嘲笑他的恐惧——他们都认为,盛朝所谓的“海军”绝不能和他们相比。
一个连几何原本都没有的国度,如何能制造出精良的船只?
而曾经的傲慢在此时吃了亏。
按理说,三艘巨船面对一艘,能赢应该是轻而易举,但是对方的舵手很精明地把控着距离,确保己方的火炮能打到对面,而对方打不到自己。
再者,就算偶尔被击中也不算什么,因为外层是铜皮包裹,甚至连接处都用了铜钉,造价堪称高昂。就算被击中,对方的火炮无法炸开铜皮,最多留下凹陷。
而甲板,更是他们打不中的地方。
软帆虽然需要的人手更多,但是能自如地根据风力,操控方向,转向比过往的硬帆要灵活。同时,铜皮船尖能减少海水的阻力,使其速度更快。
现在钻膛法只在北疆军工厂有所应用,因为都是手工制作,没有工业化,匠人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,使其完美。
种种效果迭加,能将对方的木头船按在地上锤也不意外。
直到其中一艘巨船被打断了船帆,霍索恩脸色巨变,最后变得铁青,沉声道:“撤退!”
若是再不撤退,三艘巨船都要沉在异国他乡。
只是庞大的船只想要进入小岛的港口何其困难?
在过程中,几乎毁坏了大半船帆,才顺利看到了倭寇们聚集的岛屿。
还没靠岸,就看见了岸边竖起的,一排排火枪。
进退两难。
先前霍索恩没有和盛朝直接面对面,戎狄落败后,甚至以为对方战斗力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强势,所以才造成了悲剧出现。
对于盛朝,他的态度一向是不屑的,只以为拿下盛朝犹如探囊取物。
可如今,直面了双方巨大的差异,他才意识到,原来先前的自己是多么愚蠢。
“他们是在准备。”霍索恩喃喃道,“盛朝面对挑衅,不是觉得无所谓,而是一直在准备。”
宛如一个老练的猎人,只等待猎物露出破绽,从而给出致命一击。
面对这种敌人,就算自诩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,霍索恩也不由得背后泛起冷汗——
他知道对方很强。
但更可怕的是,他不知道对方的极限。
那种怪异的、闪着金光的巨船只有一艘吗?
那些岸边的火器只有这些吗?
盛朝拥有那么广袤的土地,是不是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这些,最后踏平整个欧洲?
他们的女王陛下,会不会成为……不,绝对不会!
心中对女王陛下的忠诚让霍索恩从双方之间的震撼中醒来,冷声吩咐道:“整备士兵,清点物品,咱们尽快去东瀛。”
现在想要跨越海洋回到女王陛下的怀抱中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,伤员、船只破碎、物资……等等。
只有先去东瀛补充物资,他们就立刻返航。
不会有人愿意一路追到大洋彼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