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282)
户部尚书经榕先开口了,他手中没有奏疏,却将去年的税收背得滚瓜烂熟:“由于更改税制、重清黄册,又有陛下的多低免税、少税之策,去年内,我朝税收整合为两千一百二十一万两。”
明慕拿出之前的备忘录,从前往后翻,倒是记得最开始看的税收,前年白银二百万两,其余东西,折合成银两之后有两千万。
他减了不少地方的税收,今天收上来的银子居然还是有这么多……可见过往税收真是……
一言难尽。
有偷税漏税的,有少税的,还有打白条的。
去年下了狠功夫,在清理黄册之后,一并将过往的税收清理干净,甚至有地方动了兵,见了血。
如今放在户部,就是干干净净的一笔账。
有了那些税收的加成,才叫今年的账目这么好看。
明后年应该是要缩减的。
“去岁,晋商上下银两,缴获六千万两,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各地的储蓄,逐渐分散至各地。而去年军费花费有千万两余,其余银两,不可轻举妄动。
“沿海战报传来,倭寇有数千金银财宝,正送往燕都,具体数目如何,还等送来后再逐次清点。”
在报完数字之后,经榕看向小皇帝,问道:“陛下今年,可有需要做的事情?”
哈哈,那可太多了。
明慕拿起备忘录,继续往后翻。
诸如鼓励百姓北迁啦、鼓励当地特色产业,发展实业啦、比如农业更改啦、比如国家基础建设啦、比如留学生计划啦……
他合上小本子,委婉开口:“一时半会,还挺多的。”
经榕略略点头:“那暂且预留三百万两,专供陛下。”
现在就是一千八百万两了。明慕下意识地算出数据。
如果均分给六部,每部还能分三百万两。
这些钱是多还是少,明慕并不清楚。
兵部左侍郎首先站出来:“武学、军队等改革,又有战船、军工厂等安排,兵部需要五百万两!”
吏部尚书卜祯不甘示弱,立即反驳:“武学早已建成,军队需调整开支,战船又不是供给你吃,何必要那么多?”
明慕:?!
还以为怎么商量预算呢,合着是吵架呗?
94 第九十四章
◎登基第八十六天◎
这场吵架……啊不, 预算分配维持了许久。
从元宵之后一直吵到二月,持续了半个月,每一分每一厘都要算清楚, 各部据理力争, 都是极力贬低其他部门, 拔高自己的作用, 用词之毒辣简直平生难以想象。
让明慕大开眼界。
一般都是尚书们商量本部下半年的预收情况, 本以为这次兵部尚书不在,可以占便宜,但左右侍郎加起来,虽不甚熟练, 却也不落下风。
最后竟然叫对方弄去了六百万两的预算!
相应的,礼部就要减少一些,用了八十万两——虽不显, 但礼部若是举办什么大型典礼,都是直接和宫里对接, 双方各出一部分钱财, 有时候钱财方面能少些许。今年还加开了恩科, 算上这部分, 也用不了多少。
其余各部,吏部和工部艰难地维持了正常水平,户部则是少了一些。
没办法, 现在虽然没了边防之乱,但士兵水平可不能下降,外面的西方诸国更是虎视眈眈。海军培养的成本还稍微高于陆军。
由于最后的预算得让陛下拍板, 所以明慕基本上天天去听, 到最后简直满脑子的乱账, 耳朵都嗡嗡的。
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句,文官吵架还真是顶呱呱。
“好像没有纳入天灾人祸吧?”
在吵到尾声的时候,明慕忽然想起来这件事。
经榕脸上挂着笑,道:“若出现了,自然是工部的问题。”
明慕:嗯……
有的时候,觉得他们之间很团结。可有的时候吧……内斗的也很厉害。
恰如此时此刻。
若是汛灾一类,自然是工部的工程有问题。
工部自然要反驳,并给出了解释:“若是旱灾,该当如何?”
汛灾出现问题他们认了,给出预算用以赈灾也没什么问题。
但是旱灾总不能也算在他们头上?
如今天年不好,旱一年涝一年,朝廷只能尽力补救,又不能去改变天气。
“自然得叫你们户部负责!”最后,工部尚书给出定论。
户部自然当仁不让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。
见此情景,明慕后悔问出刚才的问题了。
不过吵架结束之后,便收起在小朝会上的狰狞神情,大家又变成和和气气的好同僚。
等年初预算一事好不容易结束,时间顺利来到了二月份,天气逐渐回温,枝头也露出了新叶。
“一年了……”
明慕看着手中的备忘录,从第一页的时间,一直到如今,完整地过去了一年。
回首过去,不由得让人惊叹,这一年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!
近些日子,澜哥和阚英也没有闲下来,忙忙碌碌,一问才知道。
三月十二是谷雨,也是明慕的生辰。
“去岁因在国孝之中,不好为陛下大肆庆祝,今年可不一样。”阚英振振有词,陛下第一年的生辰时,只能出宫,和世子在王府中庆祝,一直是他的心事。
“时间好快啊……”
明慕掰着手指算了一下。
过了生辰,便是十九周岁了。
澜哥比他要大一个月……
嗯?
一个月?
他手中的册子忽然掉落在桌子上,发出啪嗒一声脆响。
“本月十一日,可有安排?”明慕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