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321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再者,今年的冬日来得太早了。

他们生活的地方靠近北方,天气很早就凉下来了,也是因为如此,每年只能收获一季。但今年冬日来得极早,好像才收获完,就得穿上厚衣服。

而且,都年后二月,居然还飘了雪。

这可怎么种地?

这些日子,她一直在为这件事发愁,家里人多了,吃的也多,现在土豆的产量已经减少了不少,以后若是继续“退化”,可能会活得艰难一些。田里的作物也让人头痛,若根据老祖宗的经验,这个时候应该要早早种地了。

可是天气迟迟没有回温,现在播种,种子一定会冻死,浇水也会凝结成冰。

更何况,上游的黄河还没化,水流并不多,也浇灌不了河边的土地。

作为一家之长,她没有将这些担忧说出,一边自己想着主意,一边期待朝廷能想方法。

直到某日,家中的孩子兴冲冲地回来,带来了一个消息:“阿娘,陛下发了旨意,说要在盛朝之内寻找擅长农学之人。”

说完这句,他从袖中拿出一张简陋的黄纸,轻轻嗓子,将其中的内容读出来:

涵盖范围很广,从编写书籍的文人,到目不识丁的农人,但凡是有所了解的,都可以去燕都研究,若是家中有事不能离开的,也可以在本地申请,会有一份农学书送来,试图给些启发。

近年以来,天气越来越冷,要做好未来几十年天气突变的准备。因为天气影响,农业一定会受到强烈打击,粮食减产是必然的,但朝廷会和百姓共同进退。

盛朝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。

这封文书很简短,生字不多,作为家里唯一的读书人,少年顺利将里面的内容全都念了出来,高高兴兴地开口:“阿娘,陛下在想办法呢!”

妇人心中一松,几乎流下泪来。

农人最害怕的不就是这个吗?天气变化,收成减少,养不活一家老小,为了填饱肚子,去吃野菜、树皮、观音土。

没有人会给他们兜底,除了现在的陛下。

一开始,有百姓觉得是陛下刚刚登基,为了收敛民心才做出种种事迹,几年之后,说不定就会放松,逐渐恢复以往朝廷高高在上的样子。

但几年下来,对方从来没有放弃过,一直坚定地践行着目标,从来都将百姓放在心上。

就算是再铁石心肠的人,也难免不动容。

她抹了抹眼睛,神色果决,道:“叫家里的老大老二都回来,研究研究陛下说的那个农书。大家种了一辈子地,难道不比燕都的高官了解土地吗?”

不管农书有没有用,起码现在,大家都略略放松,心里有了奔头。

——朝廷不会放弃他们的。

——

辽东,黑山白水。

这里原住民很少,在天气逐渐变冷之后,更是人迹罕至,只有女真一部还在这里有所留存。

他们穿着简陋的兽皮衣服,很多东西还需要和高丽、盛朝交换,不然基本活不下去。

部落首领远远地看着盛朝,眸中闪过一丝贪婪。

假若有一日,他们成为盛朝江山的主人……

那大片大片的耕地,北疆大面积的草场,还有许许多多的粮食。

假若这些都是他们的……

还没等畅想,身边的声音就打碎了他的幻想。

“首领,这次的贡品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每年的进贡是族里的大事,唯有进贡,才能去盛朝的中心,皇帝还会赏赐一些东西,依靠这些,他们才能更好地活下去,不用去依附高丽。

和盛朝高高在上,满不在乎的态度相比,高丽更惹人厌。

看到收拾出来的珍奇,首领眸中闪过一丝不甘。

很多东西他自己都没享受过,现在要全部给盛朝皇帝。

而且,他们的部落很小,这些东西也不会被盛朝重视,他至今记得去年进贡时,接待住的地方不大,虽然有暖暖的地龙,但是没什么人愿意搭理他们;贡品也被放在了最后,很有可能随便找个地方塞了。

于他们而言珍贵的宝物,盛朝的皇帝却已经看惯了。

最后只在殿外最偏僻的地方参加了宴会。

殿内暖融融的,就算在最末排,也能看到歌舞,杯中的酒更是清澈,和部落内的酒完全不一样。

越是对比,越是不甘,越是……贪婪。

幸运的是,和他相同想法的部落,居然不少。

想到去年和安南部落首领的一次交流,首领脸上的不甘心逐渐收敛,最后露出一抹微笑:“咱们什么时候出发?”

他已经迫不及待,想要去燕都了。

106   第一百零六章

◎登基第九十八天◎

盛朝的这片土地, 从来不缺乏觊觎的人。

除了女真,就连安南也蠢蠢欲动。

安南与南诏毗邻,早年间双方关系不错, 就算偶有冒犯盛朝之举, 也是同进同退, 也算得上盟友。

只是几年前, 老安南王去世, 几个孩子蠢蠢欲动,最后上位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儿子,如今初初登位,才在去年接到了盛朝皇帝的诏书, 就立刻找上了女真。

至于挑上他们的原因也很简单——足够穷,距离燕都足够近。

自从北疆的戎狄被荡平之后,其他的游牧部落不敢往这边迁移, 害怕惹到盛朝,自己也沦落到灭族的下场。这片大好的疆场, 顺利地被盛朝全部收到手中。

和周围的其他小国相比, 女真的确是距离最近的。

他们的交易内容也很简单, 安南会提供一批物资, 让女真帮忙探明盛朝在北边的虚实。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