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(81)

作者:关途 阅读记录

这倒是意外之喜。

——

今年的黄河春汛来势汹汹。

八百里加急一封一封地传入燕都宫城,满朝文武严阵以待,就算想据此弹劾帝王的,都不由收了手,对此事严阵以待。

唯一算是好消息的可能是,因为不是雨水繁多的夏季,春汛波及的地方较为固定,包含宁夏、陕西、山西一带。

宁夏位于边疆,毗邻西宁府,连带着不受朝廷的关注,明慕上位后,特地划了人去“支教”,情况才有所改善。

“本次汛灾涉及三府十一县,约有一万六千零三十四亩田地受损,上田最少,约二千余亩,中田及下田相当,各七千余亩。受灾百姓十二万户……”

多日下来,官员们已经习惯了小皇帝与众不同的作风,也逐渐向陛下习惯的方式靠拢,不再长篇大论,而是用简洁的数据汇报。

明慕回忆起以前看过的汛灾文书,和夏汛相比,春汛波及的范围确实不大……

但春季是正要种植的时节,许多农人已经插秧,等待收获,此时一场洪水,下来不仅淹没良田,还断了收获的希望。

这两日看文书时,明慕了解过灾情地区的粮食收获情况,偏南一点的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,中北部地区只能做到一年一熟,偏偏这些地方受灾最重……

“现在如何?百姓可有避难?”明慕想起之前呈上来的奏疏,道,“有知府日前上过一份奏疏,朕叮嘱他便宜行事,必要时直接开仓放粮。今年受灾这几地,可减免税收……”

春汛的主要原因是黄河上游冬日结冰的冰块融化,导致水量突然增加,进而决堤。这种情况比夏汛更可控,以往也有了预案处理。

“陛下。”有人持反对意见,“湖广、江浙一带是税粮大户,已经减半了六年的税收;如今只是春汛,又要减免宁夏、山西一带的税收……夏汛如何?如此减免下去,明年又要如何?”

明慕看了看这人的站位,理应是四品官那一撮。

他非常想据理力争,这些百姓已经受了灾,没必要再加上沉重的税收……

可古代国库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,明慕当然能开内库,将缺的这一部分补上,但是内库用完,他又要从什么地方补?再者,朝廷还要将税收中的棉花用以棉甲制作,甚至要额外出一笔购买费用。

天上又不会掉下银两。

这就是将金银本位当成流通货币的痛……古代经济系统容易因为这个坍塌,若是改革货币系统,说不定还能多撑一段时间。

没钱啊……

明慕真没想到,最棘手的问题居然是没钱。

“朕意已决。”明慕想到封地内养的那些肥羊……啊不是,亲王,终于有了底气,强硬地决定。

如今传承的亲王还有九个,郡王十几个,周王抄家抄出了金银几十万两,古董字画折价也不少钱,封地税收回归盛朝,也能补充一笔。更何况亲王还有万石的岁俸。

剩下的那些亲王郡王,明慕倒也不要多,每人分一半出来,上下齐心,把今明两年过了就行。

从长远来看,最赚钱的当然是商贸,如今快要到了世界大航海时代……盛朝的旗帜未免不能飘在大海中,混个日不落帝国的称号,岂不美哉?

明慕心里有了主意,随后发问:“况且,夏汛难道不能避免吗?满朝上下,居然没有能治水的能人?”

夏汛是多日暴雨造成的水位上升,雨水不能避免,但总能巩固堤坝——甚至春汛也能用这种方式避免。

他的话音刚落,原本还有些声响的早朝瞬间安静下来。

明慕:……

不是,他倒是知道古代治水有难度,但是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吧!

明慕叹气扶额:“自古汛灾后或接病疫,朕欲广发天下名帖,请名医前往灾区,防疫治病。”

原本死气沉沉的朝堂又忽然活了过来,大加赞赏明慕的决策:

“陛下心怀百姓,有所能为!”

“如此一来,便不用担心疫情蔓延之事,防止死伤。”

“属实是我大盛之幸……”

“但是。”

明慕峰回路转,轻咳一声,“盛朝国库不丰,给不了太多的金银报酬,朕决意,若有自愿前往灾区,持续至灾情结束的医者,往后两代不必受户籍之束缚,可自由科举。”

他不声不响地丢下户籍这枚炸弹。

“陛下!户籍之事乃是国朝之本!”

“若只以此便能更易户籍,岂有稳定可言?”

“陛下之令,天下无不服从,何必给予报酬?”

明慕看了一圈,提出反对意见的大多是四品以下的官员,职位稍高一些的都默不作声,仿佛默认了小皇帝的做法。

“朕意已决,退朝!”

明慕快快乐乐地说完这句话,便在随侍的陪同下离开早朝大殿,留下身后乱成一锅粥的朝堂。

早朝之后是例行授课,课程结束是午膳,直到下午,明慕才有了自己的时间。

奏疏很多,起码一半都是弹劾他的,明慕淡定地让阚英帮他先分类,又让人去叫来贺隋光——前几天因为黄河春汛的事情耽搁了。

“陛下,明日便是谷雨。”阚英在一旁提醒,欲言又止,“今年的圣寿……”

“我现在哪有心思过生日呢?他们送礼给我,我便赐宴一桌吧。”明慕慢慢地翻看筛选后的奏疏,回答道。

阚英心中叹气。

他知道问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结局,唯有心疼——这可是圣上登基后的第一次寿宴。

过往的那些年,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,都没有正式地过一次……

上一篇: 殿下好风流! 下一篇: 天帝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