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帝(40)
尹昌弃剑,面色重归平静。
“大王果然有异人相助。”
“而大将军早就了然于胸。”
“从毕节死而复生后才确定。”尹昌说,“大王现在是不是很得意啊?”
恒阳摇头:“不敢得意,大将军镇定自若,想来必有后招。”
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。”尹昌赞许,“大王有王者风范,倘若臣今日不能得手,大王将来必成一代明君。”
“过奖。”
尹昌轻蔑一笑,装吧,你以为有邪术护体,本将军就拿你没办法?今日你必死!
黑气从尹昌的眼、耳、口、鼻冒出。虚空中汇聚出头颅、四肢——一个模糊潦草像是一盆墨水随意泼成的人形。
“妖怪……妖怪……”有人恐惧的呢喃。
从跟随尹昌的乱臣们身上纷纷钻出黑气,但没有凝出人形,像水草般晃动,晃动着,突然剧烈摇摆,摆脱了人体的束缚,狂风般向人卷去。
大殿内,烛火摇曳,却照不亮那突如其来的黑暗。魔气如墨,将金碧辉煌的大殿染成了阴森地狱。大臣们或瞪大双眼,满是不可置信;或紧捂口鼻,试图抵挡那无形的恐惧;更有甚者,双腿发软,瘫倒在地,颤抖着发出绝望的低吟。
星星点点的光芒萤火般飞出人类的身体,被黑气笼罩、吞噬、消化。黑气变得庞大,形状也更清晰了。
如同以人族的精魂为食。吃下食物,化作营养,壮大自身。
魔气不分敌我,肆意收割凡人的生命。尹党的臣子也在黑气笼罩下挣扎求生。
恒阳依旧不怒不惧。
空中炸出剧烈白光,如赤日过境。白光所照之处,黑雾冰消雪融。
没有消融的飞速钻回寄居的人体。
尹昌豢养的魔族已经化出五官,唯独它不惧白光,反而直视白光后若隐若现的身影。
“仙人?”它竟然会说话。
白光稍弱,才看清光源是仙人提的一盏灯。
仙人衣袂飘拂,清冷的面容如苍山覆雪。他松开灯盏,灯盏却稳稳悬于空中,像一颗微小的太阳照耀着。仙人轻盈地落在地面,衣袖一振,仙灵之气澎湃涌出,温暖而清新的气息漫过大殿内所有生灵。
魔族的躯体缩小了一圈。
死去的人重新恢复呼吸,很快睁开眼睛。
怀恩大口吸气,缓解胸口仿佛还残留着的洞穿的疼痛。
又一波光漫过,恐惧、憎恶、悲伤……一切负面情绪都被驱散,体内暖洋洋的,充斥着生命的脉动。
群臣面面相觑,脸上一派劫后余生的欢喜。
豢养魔族的乱臣是例外,他们连同尹昌在内化作细沙。
一代权臣,连尸体也没有留下。
最后一个魔族。
“留下你的仙号,将来本魔一定去神界找你。”
青岚厌恶的看着魔族,双手掐诀,强大的力量从天贯下,直冲魔族。
见势不妙,魔族不敢恋战,用最后的法力将本体一分为二,一半承受青岚的法力攻击灰飞烟灭,一半则趁机化作黑烟逃逸。
大政殿重归平静。
明亮的白光像雾气般涌动着收缩,浓缩成一粒圆圆的小小的光珠,在玉色盏心浮动。
大门洞开,天光照入。
温暖的阳光正照射在御座上,安坐御座的恒阳身披阳光。
几番惊变,仙魔恶斗,逆臣自取灭亡。
“大王天命所归,德佑万方!”孟有道率先山呼。
随即王党众臣纷纷叩拜,高呼“万岁”。
被隔绝在殿外的低品官员和禁卫们涌入大殿,莫名其妙的发现一切尘埃落定,他们毫无用武之地,干脆跪下随大家一起高呼。
恒阳起身抬手,呼声骤停。
按照他设计的剧本,此时他应该有一段振奋人心的台词,要让文武百官明白尹昌阴使邪术、辜负国恩、弑君谋逆、罪该万死。要把尹昌钉死在史书的耻辱架,让群臣引以为戒从此忠君报国。还要勉励群臣,让群臣往后用心辅佐君王,共卫大夏江山千秋万代。
他张开口,却又闭上。
他看着青岚隐去身形,无踪无影。
最后他只说了一句:“逆贼已死。”再度陷入无边的朝贺声中。
这场叛乱虽然骇人,但只发生在大政殿内,受到影响的都是高官众臣,没有波及京城百姓。
普通人只看到一个煊赫的家族一夕间烟消云散。
尹昌的两个儿子当日一个在府内驻守,一个率府兵把守四处宫门。事后都被定罪。尹氏三族下狱,无一幸免。
尹昌乱党能把武器带进大政殿,是靠内奸协助。内奸是内庭司的副丞,身为内庭司司正的怀恩鼻子都快气歪了。比他更惨的是孟有道,他本是铁杆的忠君派,却被次子背刺。
恒阳没有怪罪孟家,孟有道却自己上书辞官。说自己未能齐家,德才不足。祈求用全部家产保次子一命。
恒阳同意了,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,孟攸之终生囚禁于诏狱。
至于孟有道,恒阳屡次相留,孟有道却被次子之行伤透了心,坚持致仕,最后携全家归乡。
大政殿里君臣相得的场面如在昨日,眨眼间便物是人非。
孟有道虽然致仕,但还活着享受恒阳赐的荣耀。
武罗却只能有死后哀荣。
尹昌举事前先杀了武罗。
魔族善于窥心,青岚猜测武罗的可能是因魔族才暴怒。或者是别的原因,武罗已死,无从查证了。
青岚能活死人,却活不了死透了,连魂魄都入了忘川的死人。
很多善后的事务急待处理。大政殿血迹刚擦掉,许多差点丢了命的大臣又日夜进出,与恒阳一道陷入纷繁的事务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