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吃货了解一下(233)
春桃端着糨糊,顺喜拿着刷子蘸了糨糊,在墙上使劲一刷,贴上一侧的春联。接着,他再重复之前的动作,没怎么费事,就贴好了另一侧。
他刚一贴好,许念就开口道:“歪了。”
春桃听着,端着糨糊盆往远处站了站,看清顺喜贴的春联之后,秀气的眉毛皱巴在一起。
“真的歪了,歪得好厉害。”
她有点后悔。
“我怎么就没想着离远看看呢。”
这时,顺喜也看清自己贴的春联了:左侧的那边上头往左、下头往右,右侧的那边上头往左、下头往右,整个一顺风倒。
“这怎么办?要不撕掉重贴吧?”
顺喜试探问道,颇为不好意思。
“算了算了,就这样吧,挺好的。”
许念笑道。
“主子也太纵着我们了,春联贴成这样了,奴婢看不出来哪里好了。”
春桃低声嘟囔。
“你看看这个方向,是不是往西边倒,对不对?”
许念问道。
春桃茫然点点头。
“那你可知道,‘福气东来’这个词?这个春联往西边倒,寓意着有东风而来,我们可以看作明年有福气东来嘛,这样一想还蛮好的,对不对?”
春桃再次点头。
点完头之后,春桃一想不对啊。
话是这么说,可也没人这么贴春联啊。
转念一想,便知是许念特意宽慰他们,不想他们二人难受自责。
春桃心里暖融融的。
有这样的主子真好。
热热闹闹地贴完春联,转眼到了午饭时间。
因为今夜除夕守岁,只有他们三个人,在许念的强烈要求之下,春桃和顺喜终于点头答应,今夜年夜饭他们二人同意与许念坐一桌,三人围炉吃火锅。
既是如此,午饭就不愿大费周章。
索性,用年前做好的年货,做了一份蒜苗炒熏腊鱼、青椒炒腊肉,再切一盘太白酱肉、五香香肠,三人再随手包了一盘香葱猪肉的饺子。甚至都不用做汤,因为饺子会配有酸汤。
没多一会儿,他们在外头玩闹,身上闹腾出来的热气还未散,午膳便做好了。
难得一下子运动这么多,许念今日早膳又只喝了碗清粥,早已饿得饥肠辘辘,待饭菜一摆上来,立即开动。
期盼已久的食物入口,她满足地眯了眯眼,感觉空落落的胃,瞬时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熨贴感和满足感。
几乎每一道菜,都戳中了她的味蕾。
先是熏腊鱼。
鱼肉鲜嫩却易散,煮久了或是炒制的时候火大了一些,鱼肉便会散成一片,再不成形。而熏腊鱼就不一样,熏制后经过多日的晾晒,受着习习寒风、阵阵暖阳,肉质在时间的锤炼下一点点变得紧实。
与此同时,它自身的鲜美并未遗失,而是奇妙地被锁进棕黄的外壳里。当它被切成小块,上过蒸熟了之后,那种内里的鲜美在热气氤氲之下,如小仓鼠觅食一般一点点探出头。
这时,再配上气味稍重的蒜苗一炒,蒜苗在热火中与熏腊鱼相遇,它们二者一个辛辣清冽,一个鲜美醇香,一个新鲜采摘,一个沉淀凝练,完全不同的滋味交迭相融,成为一体,升华彼此,成就对方。
是以,许念吃到嘴里时,唇齿先是被蒜苗特有的清冽震了一下,而后,熏腊鱼的鲜美随之而来,那种紧实而有嚼劲的肉感混着蒜苗的清冽与自然,别有一番滋味。
饶是不怎么爱吃鱼,在吃到这份熏腊鱼,也忍不住多吃了一些。
毕竟,它好像没有鱼刺!
这是让许念最欢喜的地方。
她真的对鱼刺的恐惧,胜于对黑暗的恐惧。
接着,是青椒炒腊肉。确切说,应是青红椒炒腊肉。
腊肉肥瘦相间,瘦的那部分粉嫩且肌理分明,彰显肉质的完美诱惑;而肥的那部分,透明薄透如蝉翼,沁着闪亮的油光,映着青椒的绿、红椒的红,一白一绿一红,三种颜色错落有致,光是颜色,看着就诱人几分。
何况,腊肉与腊鱼的滋味更不同。
腊鱼是鲜美紧实的,腊肉则是醇香浓厚的。
入口时,牙关微动,感受肉质的轻弹,慢慢咀嚼,品味这种历经漫长时间方才有的绝美滋味,越吃越醇,越吃越香,直至,唇齿间丰盈的全是腊肉的香气。
彼时,配上一口新鲜的、泡在酸汤里的香葱猪肉的饺子,面食的甘甜、内馅儿的鲜美、饺子汤的酸香,配着腊肉的醇与厚,竟是万般滋味涌上心头。
别提多妙了!
这看似杂乱无章的吃法,竟是堪比那些费劲了心思的倒腾。温热滚烫中蕴着沉淀时间的醇厚、弥漫岁月的香浓。
怎是一个好吃了得。
更何况,腊肉本就肥而不腻,再融入青红椒的辣味,清浅却不容忽视的辣意更是解了那可能有的点点油腻。
而且,酿制腊肉,许念用的又是偏广式的做法,片片腊肉中藏着丝丝缕缕、绵延不绝的酒香,口感层次愈加丰富,而味蕾在这接踵而至的一重又一重口感中,直接沦陷。
这吃饭,真的是一种享受啊。
之后的太白酱肉、五香香肠,味道也皆是不差。因着午膳肉多,她无意间选的酸汤饺子就派上了用场。
肉吃多了,容易产生一种腻味感,尤其是这种酿制的腊肉熏肉,多是选的肥瘦相间的肉,甚至说熏肉用的肉,肥的更多一些。即使再好吃,吃多了,还是不可避免地生出几分油腻感。
这个时候,她拿勺子舀了一勺酸汤,清透的饺子汤中飘着几粒浅白的虾皮、几段翠绿的葱花香菜,随着她的动作一起下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