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吃货了解一下(323)
“这倒不必。我这里有宅子,咱们走吧。”
许念也不知道路多远,索性还是租了个车过去。
“九妹,你怎么会在这里有宅子?”
许嘉庆看上去惊讶极了。
“我为什么不能有啊?我在这里还有个大宅子呢。”
许念笑盈盈道。
“就是。。…就是。。…你那个大宅子是父皇赐的,可你这个这个小宅子,是什么时候有的啊?”
许嘉庆这时候着实佩服许念的先见之明了。
毕竟,住自己的宅子,比住客栈要舒服很多。
“这个宅子是江城成为我的封地后,有一年陈青阳恰好路过此地,我请他帮我买的。”
许诗琳和许嘉庆闻言,顿时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。
许念看得无奈,她自己都说不出,当日为何要买这样的一个宅子。反倒是他们,竟然一副“我懂我懂,你不要多说”的样子。见状,许念也闭口不言了。
宅子置在梧柳巷,离他们之前的地方本就不远,马车走了没一会儿就到地方了。许念他们也没带什么行李,轻轻松松下了马车,许念走上前去敲了敲门。
不多时,有一个康健的老妪走过来开门,许念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印章,老婆婆双手接过那个小印章,仔细辨认后,满脸欣喜抬头:“东家,终于盼着您来了!”
“老头子!老头子!快出来,东家姑娘来了!”
老妪朝里头喊着,话音刚落,一个精干的老头子便从屋里小跑着出来了。
他接过老妪递给他的印章,仔细看过后激动不已,几乎老泪纵横,声音也几度哽咽:“东家,总算是盼到了,盼到了啊。”
他们便是当年陈青阳安排在宅子里的老夫妇,印章则是说好的信物。这对老夫妻在宅子里待了几年也没盼着许念上门,一日又一日,分毫不敢懈怠。
许念见着他们的样子,便知陈青阳找的人不错,开口道:“这些年,辛苦你们打理了。”
“不辛苦不辛苦,这是老奴分内之事。”
老夫妇异口同声回答。
而后,不用等着吩咐,他们便自觉接过许念他们手中的包袱,将他们带进屋里,等着许念吩咐。同时,老妪认认真真记下许念三人的喜好后,去厨房备饭。
言谈中,许念得知老头子名为张根名,便主动唤他张叔,唤那个老妪为张妈。她打量了一下屋子,陈设什么的置备得很齐全,不需要添置什么,屋里屋外也被打扫得很干净,显然也是用了心的,没有因着主人家不在而偷懒耍滑。
许念满意地点点头,张叔将许念的满意之色看在眼中,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。
东家满意就好。
基本设施满意,接下来就是考虑住的事情。
这是个两进的院子,虽然不大,好在房间也是够的,他们三人跟着张叔去挑了自己住的屋子后,便回了厅堂。
许念初来乍到,对江城也不了解,便向张叔打探了一下消息,有了初步了解。
而后,她又问了一下宅子里现有伺候的人,除了他们两口子,还有两个丫环。
当初,陈青阳买这个宅子的时候,也是想着许念可能一时半会儿用不上,便没安排太多人,只是保证许念来了,不至于没人伺候。
许念想了想,便各给许诗琳和许嘉庆派了一个人伺候,想着自己的话便由她亲自动手就行,却不想,张叔不愿意,坚持要下午去一趟牙行,请牙婆选了人过来给许念挑。
好在许念坚持,表示暂时不必,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。
“张叔,你将江城有的特产,主要是吃食方面的,等下饭后整理给我。还有就是,你去牙行打听一下,有没有合适的铺子,找两个吧,不必挨得太近,一个地段要好,另一个地段差点也没关系。”
许念吩咐道。
她在来的路上,已经想好卖什么了。
不过,入乡随俗,她还是想依靠当地就有的东西来做,这样一来,既能造福当地的百姓,又能增加自己的税收。
变相赚钱嘛。
张叔把她的吩咐记下后,先将伺候的人领来,一个是立春,一个是立夏,用的皆是二十四节气的名字。
她们名字挺好听的,许念也就没有给她们改名字,而是安排立春伺候许诗琳,立夏伺候许嘉庆。这些安排好后,张叔就带着人下去给他们三人收拾房间。
其实,房间是收拾好的。
张叔觉得这还不够,让立春和立夏将三个房里的被子全部拿出来晒了晒,使得每床被子都沾上了阳光的味道。之后,又让她们将房里好好收拾一下,保证东家们想用什么,就能用得上。
对的,是东家们。
他们几个伺候的人,称呼许念为东家,许嘉庆为二东家,许诗琳为三东家。
这是许嘉庆据理力争的结果,他争不过许念,因着这是许念的地盘,但是不能争不过许诗琳。仗着自己是哥哥,硬挣了一个二东家的名头。
这些都差不多了,张叔下去准备许念要的东西,张妈则是为他们摆上了饭食。
江城可谓是鱼米之乡,曾经许荣穹把这个封给许念时,不知多少人羡慕眼热,又没有任何办法。因为那个时候,正是许念名声正盛之时,为国为民立了大功,其他人再有不甘愿,也说不出个不是来。
因着如此,今日的午膳以米饭为主食,主菜是一道清蒸鱼、一道家常红烧鱼,其他菜还有红烧肉、黄豆焖猪手、香酥脆皮虾、小炒银芽菜、干煸四季豆、排骨莲藕汤,可以说是十分丰盛了,是他们三个人吃不完的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