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灾来袭,快抱紧男主大腿!(134)
在冬日的加持下,赵逸才能在半年的时间内清理掉嘉州府的所有变异蝗虫。
变异蝗虫消失时,已是建和二十年的二月份。
林芷他们这次在土匪窝里足足待了八个月,这期间林芷过了一次生辰,她现在已经是十一岁的姑娘。
直到嘉州府的变异蝗虫被全部消灭后,林芷他们才从土匪山上下来。
但此时的嘉州府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生命力了!
没有一丝绿植,也没有一只动物。除了那些大量幸存的官员和富商们,就只有饿得面黄肌瘦、奄奄一息的三五个百姓。
林芷经过空荡的村子,看到的只有破败的房屋,腐烂的尸体,光秃秃的树枝……而这样的村落她已经看到了很多。
原本在外面四处漂泊的流民死了,入山为寇的百姓死了……他们在治病的药方还未出来时就死了。
而撑到药方的那些人,大多是有家有存粮,未曾外出,也未曾被虫咬过的人活了下来。
那些在嘉州府无家可归、无路可去的流民自然也就无法幸存。
原本嘉州府焦灼的局势也被这场天灾瓦解了,底层的百姓都快要死光了,又如何去争斗?他们唯一拥有的、不值钱的命都没了,又如何去反抗?
该说上天也在庇佑那群腐败的官员吗?
林芷嘲讽地笑了下。
原本最该死的那群人幸存了下来,而奋力挣扎的穷苦百姓到死都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。天灾并不是平等地对待每个人。
嘉州府的变异蝗虫被消灭后,林芷和众人未再停留,直接离开了嘉州府。
他们不愿看到官员们的欣喜若狂、富商们的奔走相告,也不愿看到嘉州府的亡魂还未消散,便重新响起了管弦声。
步行了一月之后,林芷他们来到了梁州府。
令他们意外的是,这里的百姓居然意外的富足,民风也相当的淳朴。
林芷走进这里后,不时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。这还是申朝吗?
他们已经走过了申朝的很多州府,见到了太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。
而这里的画风居然和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。要知道梁州府可是紧挨着嘉州府,见到了嘉州府的惨烈,她难免会对梁州府怀有不好的印象。
但她现在看到的梁州府,与她想象中的梁州府完全相反。
林芷向梁州府的百姓打听这里的情况。
“你们这里的赋税不重吗?”申朝百姓缴纳的税应该是一样的,不可能别的地方税多,这个地方的税少。
那人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你们是从嘉州府过来的吗?”
林芷点头。
那人才道:“难怪你会这么问。我们每年上交的粮食不少,几乎一半都交给了官府。但即使如此,我们缴纳的粮食依旧比嘉州府要少很多。”
“为什么两地上交的粮食不一样?”林芷问道。
“还能是什么?”那人嘲讽道,“嘉州府的官员太贪了呗。我听过路的嘉州府百姓说,那些官员每年都会借收税的时机,加大赋税,除了上交朝廷的那部分,剩下的他们全贪了。”
随后那人又一脸庆幸,十分欣慰地开口:“还好我们的知府大人是个青天大老爷,从不多收我们一分钱粮。虽然我们缴纳了一半粮食,但剩下的也能勉强吃饱。”
那人对他口中的知府大人赞不绝口:“而且知府大人会鼓励百姓做些买卖,只要规模不大,就不会把我们的户籍改为商人,也不会收我们的商税。”
“所以百姓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富足,不然每年的一半官税就会把我们压死。”
“知府大人也不让梁州府的官员和富商欺压我们,一旦发现就会严厉惩治。”
说着说着,那人语气低落了几分:“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来梁州府做官。”
林芷疑惑,“为什么?梁州府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吗?”
那人道:“梁州府的官员很穷。这些年来,各个县城的县令不知已经换了多少。那些人来了后,不到半年就会申请调走。只有知府大人一直在这里。”
最后,那人热泪盈眶地说道:“知府大人是个好人。”
林芷听后,她在心里赞同了那人的话。从百姓安居的日子就能看出,这里的知府确实是个好人。
看着梁州府未被破坏的环境,林芷又问道:“这里没有发生过天灾吗?”
要知道她走了很多地方,几乎没有见到过被天灾幸免的城镇,也从未听到过有哪个地方一直没有发生过天灾。
这可是在设定为“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天灾,没有一处地方可以幸免”的书里!
那人回答:“去年梁州府发了大水,冲毁了不少房屋,也冲走了不少百姓。但知府大人亲自带着府兵救人,组织全州府的百姓前去救灾,之后又一起重建了被冲毁的房屋。”
“所以,梁州府很快就恢复了原状,也没有多少人死在大水中。”
林芷最后不得不感叹,“你们的知府真是一个好官。”
那人与有荣焉地走了。
林芷看着那人的背影,向赵逸问道:“这里的百姓生活得这么好,为什么却很少有其他州府的百姓搬迁到这里?”
赵逸回道:“申朝的百姓大多是安土重迁的思想,他们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。而且他们一旦离开后,土地就会被没收,搬到新的地方后不会下发土地。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们不一定可以定居在新地方。”
“为什么不能定居?”林芷不解。
赵逸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你觉得梁州府百姓的人数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