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灾来袭,快抱紧男主大腿!(175)
其实不然,榆州府先前也是发生过天灾的,只是春城未被波及。
并不是赵逸到了榆州府,天灾就结束了,而是时间到了,天灾自然会结束。
上一世的赵逸一路上伤亡惨重,没有四处买粮,更没有沿途救济灾后的百姓。
所以,前世的赵逸比如今的他们提前到达了榆州府,碰上了榆州府爆发的天灾。
而如今的时间正是上一世天灾结束的时间。
一切都刚刚好,只是赵逸不在。
林芷有些低落,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来,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。
无论是这一世,还是上一世,赵逸都为她做了很多。
现在,她也想为他做些事情。若有一天他回来时,希望他能看见更好的榆州府和春城。
建设榆州府
林芷在春城住下后,就开始对春城和春城所在的榆州府进行了实地考察。
她以春城为基点,对附近的地方逐一采取措施。
榆州府除了春城外,大多地方的土地都十分贫瘠。
面对这一问题,林芷拿出了这几年来她一直收集的粮食种子。这其中的某些种子,还是她从外国贩卖的商人手中得到的。
这些粮食种子都是精选的优种。
林芷把适合在贫瘠土地中生长的种子下发了出去,例如豆类作物、薯类作物的种子。
虽然她手里的这类种子不多,但繁殖一年后,种子自然就多了。
林芷优先选择了在春城育种。
春城的土地肥沃,水流灌溉便利,舒适的条件更适合种子的生长。
育种成功后,就会有大量的产量高、繁殖能力强的优种,榆州府的粮食困境也会因此得到解决。
林芷在民间挑选了一批擅长种植庄稼的好手,让他们前去育种。
随后,林芷又把育种、选种的方法告诉了百姓,让他们对培育出的种子进行选种。
越优质的种子,种植力和繁殖力就越好,产量也就越高。
但榆州府最大的问题不是贫瘠的土地,而是没有一条河流。严重缺水的现状,已经成了榆州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但兴修水利,挖沟渠的速度又太慢,不能及时解决水源问题。
林芷便让人用竹筒搭建水管,从榆州府上面的州府接引了一条长长的水源。
她所选择的州府,不是距离榆州府最近的州府,但却是地势最有利的州府。
但是竹子搭建的水管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,竹子风吹日晒种容易破损。而且,在两府搭建的竹管又太长,维修起来很麻烦。
所以,林芷并没有放弃修建水渠一事。
她找来了精通水利的工匠,设计了一条沟通整个榆州府的人工运河。工程量浩大,人力、物力花费极多。
因此,林芷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做这件事情。
要想建设更好的榆州府,榆州府的政治清明是必不可少的。
但榆州府可没有梁州府那般幸运,有一个一心为民的知府。
榆州府这个地方尽管十分平穷,但穷的只是百姓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缺少富人,榆州府也不例外。
这里官商勾结,上面的官员过着穷奢极欲般的生活,政治极其腐败。
林芷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人,她想让榆州府从此安定下来,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,肃清政治是必须要进行的。
而且,她也不想一边建设榆州府,一边被榆州府的官员拖后腿,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更何况,她也没有让人白摘果实的癖好。建设榆州府可不是为了申朝的官员,更不是为了申朝的皇帝,仅仅是为了申朝的百姓,为了赵逸。
即使现在还不到推翻申朝的时候,但整个榆州府必须在她的掌控之内。
虽然她对政治并不擅长,也不敏锐,但她前世看着赵逸处理了一辈子的政务,多少还是从中获得了一些经验。
但那是上层对下层下达的命令,那时的赵逸只用做决策,不必亲自上手进行改革。
而如今的她,既要制定计划,也要亲自参与进去,自下而上的改革往往最是麻烦。林芷还在为榆州府的官员头痛时,林墨就出手了。
他没有像林芷那般瞻前顾后,也不会像她那般心软。既然榆州府的官员是败类,那自然也就什么没有存在的必要。
林墨用铁血的手段,借用春城里的人,直接肃清了整个榆州府。那些官员或被明杀,或被暗杀,总之都没能在林墨的手中活下来。
整个榆州府充斥着一片血气。
之后,林墨让徐滟照着这些官员的样子,做出了人皮面具,他亲自选了一批人,让他们去伪装榆州府的官员。
在悄无声息中,整个榆州府的官员全被换了一遍。
榆州府被肃清后,林墨并没有停手,他开始处理榆州府的政务。
那些被选去伪装官员的人,并不是真的官员,他们当中即使有人会处理官员之间的事物,那也是极少的。
被多出来的政务自然也就留给了林墨。
而林墨想实现林芷心中的想法,便不遗余力地治理榆州府,下达各种有利的政策,安抚百姓,发展商业,时刻配合着林芷的行动。
榆州府的情况在慢慢变好,在外有林芷进行各种基建,在内有林墨一心整治管理。
渐渐地,百姓们不再忍饥挨饿,也不用为了喝一口水,翻山越岭地去各地挑水。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,没有动辄打骂百姓的官员。
榆州府的百姓在逐渐增多,越来越多流离在外的百姓返回了榆州府。
毕竟家乡若是安好,谁愿意做一个背井离乡、居无定所的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