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妃总想取代朕(16)
她笑了一下,爬了起来,整理着装,准备开展今日的计划。
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…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许淮今日又打算上朝,他还没想好理由去糊弄夏忆寒,在加上昨晚睡得实在是太晚了,今天又被早早地叫起来,他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躁动的状态。
啊啊啊啊啊,好想敲自己的脑袋,许淮在心里发牢骚。
这就是失眠的痛苦吗?太痛苦了。
脑袋的转轴仿佛被又尖又硬的石块给卡住了,怎么都转不过弯来。
昨天是穿越的第一天,有点难以适应,今天就好了,许淮在心里安慰自己。
他想着反正现在他还在夏忆寒的“控制”之中,不如上朝多听听大臣的发言,然后在不动声色地跟夏忆寒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不管怎样,他们其中一个目的都是相同的——富国强兵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
“陛下。”
在他经过一个宫殿时,熟悉的声音又响起了……
水花
夏忆寒又来了啊,许淮的脑瓜嗡嗡作响。
“陛下去上朝吗?”
还是和昨天的口气一模一样,搞得许淮以为自己陷入了无限轮回,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自己的着装。
很好,昨天没有的褶皱今天好好地躺在那里,看来不是无限轮回。
夏忆寒的眼神有些幽暗。
【难不成,陛下转性子了?居然连着两天都上早朝,陛下变得勤政了,对我来说可不是什么有利的事,啧,真是令人不悦,我想把控朝政,都要经过他的手,一切都要顺着他的性子来】
她这样想着,唇角却含情道:“陛下多么贤明啊。”
好了好了,昨天这这些话他已经听了一遍了,不需要再听了,许淮心想。
至于她所想的,许淮只能说,这就是所谓的“皇权至上”。
皇权是不断加强的,这是古代社会的一种趋势。纵然在明朝的时候宦官当政,但是也并不表示皇权被削弱了,因为所谓皇权,已经脱离了皇帝这个个体,变作一颗浮空之球,当皇帝勤政的时候,这整颗球就是皇帝的,皇帝与皇权就密不可分。
若皇帝懒政,让宦官等人帮忙处理政事的话,宦官也就能分得球的一部分,但这颗球上的线还是攥在皇帝手上的。
这么解释还有什么问题吗?许淮仔细思考。
“陛下,臣妾等您回来。”她朝他欠身,随后转头就走,刚走两步,还不忘回眸一笑,这个笑容极其艳丽,就像是她精心设计的一样。
许淮的心狂跳了一下,随后在心里骂自己不争气。
朝堂上,大臣们还在争论着昨天的事,双方的观点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转变。
杜宰相虽然还主张先管赈灾的事,但是,却不再执着于派人和亲了,而是要许淮选拔使节,去旭国谈判。
至于兵部尚书所说的加固边防,杜宰相也没有再那么激烈地反对了。
其中的利益勾连发生了什么变化呢?许淮有些苦恼,他是真的,什么都不知道啊。
要找个机会出去看看了,他暗下决心。
这些大臣都是人精,说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,你也不知道他们哪句话是真的。
虽然他有读心术,但是在场那么多人的心声混杂在一起,他其实很难听清他们真正在想些什么。
看这些大臣的样子,似乎没有几个人是一身正气的,利益驱动着他们绝大多数人。
许淮把一些主要的大臣的观点都记在心里,准备回去后一一列出来。
“听宰相的,先赈灾吧。”
许淮装出一副茫然无知的样子,唯唯诺诺道。
他心里叹气,把赈灾的事交给他们,又会有不知多少人借此机会中饱私囊,最后真正到达百姓手中的,不知还有几粒米,但是不交给他们吧,赈灾这件事就根本不可能办成了。
皇帝治吏不治民,他所能接触的人,也只有他们了。
想到他学的历史,许淮感慨,想让官吏变得清廉可控,皇帝一般会选择设立监察机构,但是那些监察机构的官,到最后就会掌握实权,又变成需要监察的对象,刺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难,真难啊。
许淮想抱头,却只是碰了碰自己的发冠,发冠上的珠子在他眼前晃啊晃,晃得他头晕,本来就没睡好觉,此时的他想吐出来。
“下朝吧。”
杜宰相得到了满意的结果,但是表情依旧很严肃,他和其他大臣一起谢恩后,就弓着腰退下了。
许淮头晕脑胀,却还在努力地回忆这些大臣刚刚说的话。
刚出大殿没多久,他忽然看见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朝他跑来。
还没等小太监开口,许淮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。
“陛下,陛下,赵妃娘娘,赵妃娘娘……生了!”
许淮瞪大了眼睛,赵妃生了?这么快的吗?
随后他又想起赵妃说已经怀了九个月的事,顿时了然。
来不及多想,他直接拔腿就跑,身后的轿夫面面相觑,小瓜子怔了一秒,连忙提起衣服紧跟着他。
跑着跑着,许淮发觉不对劲,他为什么要着急?
赵妃不是请求夏忆寒帮她逃跑吗?那他过去,不是加大她们的压力吗?但是不过去又不行,哪里有后宫第一个妃子生产,但皇帝丝毫不过问的道理。
想了一下,许淮还是决定过去,若是她们有什么破绽,他假装看不见就好了。
当他走过一个宫殿的时候,正好撞上了准备出门的胡美人。
“陛下,臣妾恭喜陛下。”胡美人笑盈盈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