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020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但另外的一项关于取消丞相一职,将六曹单独设立,位同九卿一事,众人大起争执,六曹地位的提高,意味着尚书令的地位将超越九卿,与三公并列。东汉时光武帝设置尚书台,将尚书台分为六曹治理国事,统领百官政事,长官称尚书令,虽然看似权力大,但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,官品低微,所以往往都是大将

军、大司马、太傅等录尚书事来秉政。

刘封直接将六曹独立,尚书令职位提高,便意味着三公彻底被架空,虽然这个职位在先进的朝堂中无人担任,但这是对大汉官秩的重大变动,自然有人提出反对。费祎自己本身就是尚书令,尚且犹豫再三,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,只是刘封却咬定诸葛亮之后,再无人能担任丞相一职,取消丞相,六部便要各司其职,不提高地位,如 (5,0);

何理事?为了与州郡佐治的分曹区分,将六曹更名为六部,分为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,六部职权的增加,便意味着和九卿的职位有了冲突,这需要一个缓慢的过

程。比如九卿之首的廷尉,掌管天下刑狱,而刑部显然也是主管刑罚,廷尉便是大理寺的前称呼,刘封便以明代官制为参考,乾脆来个三司会审,除了廷尉和刑部之外,增加

明亮司,类似于后代的都察院,

天下决狱之权在刑部,但凡关乎生死及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问罪,需经过廷尉覆审,

遇有重大案件,则由三法司会审,而刑部的审理廷尉不同意时,可先与明亮司同审,甚至直接上奏圣裁。明亮司是刘封单独提出来的独立部门,既不在九卿之列,也不六部之中,而是直归皇帝关下,负责监察天下民情,与后代的锦衣卫有些类似,可以直达天听,是对御史台

监察功能的补充和扩充。而明亮司的名字也是从诸葛亮的名字中而取,诸葛亮字孔明,明亮司将如同丞相一般,督查政事,治理百姓,比起锦衣卫,少了皇帝护卫和直接缉捕犯人的功能,防止权

力过大,造成危害。

另外将暗卫的名称也改为云羽卫,也是从关羽的名字中取来,负责掌管国家机要情报,云羽卫的统领依然是马谡。当刘封提出明亮司的时候,众人的争执才少了一些,有了这样的监察机构,也不至于让刑部权力过大,但明亮司的人选却始终悬而不决,这必须要一个公平正直之人方能 (5,0);

担当。讨论再三,费祎推荐邓芝担当明亮司统领,邓芝为将十余年,赏罚明断,不茍素俭,不治私产,家无余财,最主要的是他性各刚简,不饰意气,因此很少有人与他结交,

算来算去,这个「司令」非他莫属。六部和尚书台地位的提升,意味着三公和九卿的职位便要做出调整,此事刘封先前就和荀方交代过,叫荀方拿出草案与众人商议调整,三公其实在当朝和曹魏、东吴都已

经不设,故而众人争执一阵,便不再固执己见了。最头疼的事情总算有了眉目,刘封暂时松了一口气,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和众人商议各部的职权范围,当职责渐渐明晰,大家发现比之原先九卿的分工更为明确,又有内廷

与各部相互制衡,才明白了刘封的先见之明。对于政令和朝堂机构,刘封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,甚至他至今还连某些官职都说不上来,更不要说具体的职责了,在提出大体框架之后,便交给费祎和董允几人决策,他

只管端着茶杯在一旁养神,实在有争执的地方,才加以调解。

几天时间过去,刘封觉得焦头烂额,身心疲惫,比他出征打仗还要累,每一个官职,每一条政令,都关乎国事,干系民生,谁也不敢大意,一旦做错,便是千古罪人。果然朝里比朝外更繁琐,这也更加坚定了刘封远离朝堂,开疆扩土的决心。

第940章 暗卫出动(修)

(4, 0);

自从汉军决定天子在长安登基的消息传出之后,天下震动,长安原本就是大汉的帝都,刘谌在长安登基,意味着长安城的再次兴起,同时汉军的名号也似乎更加名副其实

了。

年关刚过,长安城便变得热闹起来,商队从各地络绎而来,纷纷集合,到了三月,整个长安城竟人满为患,大街上摩肩接踵,熙熙攘攘。

多少年来,长安城不复盛世,如今既成为帝都,又是西域商路的必经之路,许多人已经开始在长安购置田产,一时间长安城宅院、田地价格飞涨。

除了商客之外,还有许多原先因战乱逃往各地的本土人也逐渐回归,原本空置数年无人问津的宅院,都有人开始打扫清理,有了生机。来长安城的官员更是用不说了,光是第一批随从天子而来的就有一百多人,后续从成都和襄阳各地调动的文官武将都陆续来到长安,各个官衙府邸也都再次修葺,红墙绿

瓦,威严再现。

长安城仿佛一头沉睡许久的巨龙,正在缓缓苏醒,从城墙、街道直到每一个府院甚至百姓们,都日益不同,正如这三春的暖阳,让万物复苏,一片勃发气象。城池内外人声喧闹,沸沸扬扬,内宫之中也是忙忙碌碌,宫殿的修葺、布置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,宫中侍女和随从不够,又从军中抽调士兵来帮忙,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(5,0);

黑暗往往与光明并存,有光明的地方,就有黑暗,热闹的长安城,汇聚五湖四海之人,三教九流无所不包,各怀鬼胎。

自从二月以来,几乎每日都有打架斗殴之事,偷窃抢劫更是接连不断,负责巡逻的士兵加派了三十队,长安城的衙役全部出动,或明或暗,抓捕上百人,才算有所扼制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