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195)
刘封和文鸯、班辞三人坐在一块青石之上,望着那几头野鹿一阵发愣,忽然道叹:「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你们可知,为何要用鹿来形容江山吗?」
文鸯低着头不说话,班辞顿了一下,才道:「以鹿喻江山,早已有之,姜尚《六韬》云:取天下若逐鹿,而天下共分其肉。属下先前也曾不解,今日围猎反而有所体悟。」「哦?说说看!」对于这些典故,刘封却是一无所知,如果姜子牙说过这样的话,可能司马迁在史记中这么写,也是来源于此,而姜子牙的坐骑就是鹿,应该也是有感而发
。
班辞叹道:「以属下愚见,鹿性温驯,又无力杀敌,势强者皆可得之,与江山颇有相似之处。自古成王败寇,强者为尊,争夺天下,不正如逐鹿一般,强者得之?」刘封闻言不由一怔,先前他一直以为江山唯有德者居之,而鹿、鹤等都在古代象徵品德高尚,唯有德高者,才能靠近鹿和仙鹤等灵物,没想到班辞这一番解释,听起来似
乎也有些道理。「唉,自从董卓乱政以来,连年征伐,狼烟四起。诸侯各怀私心,不服王化,如今曹家篡逆,东吴也自立,唯有父皇承袭汉祚,一力支撑,数十年才挣下一片基业,这三足
鼎立,中原将乱,看来真要逐鹿中原了,究竟鹿死谁手?」 (5,0);
班辞抱拳道:「殿下,吾等秉承天意,中兴汉室,乃是顺势而为,民心所向。如今汉军实力也最强,必能讨伐曹逆,扫平江东,一统九州。」
刘封笑道:「孔子曰:天下唯有德者居之。但定远之言也有道理,看来唯有德才兼备,方能得鹿,我们要的是活鹿,而不是死鹿。」
「活鹿?」班辞一怔,点头道,「属下明白了,若天下动荡,民不安生,江山千疮百孔,那便是死鹿。而励精图治,国强民富,造就一个太平世界,便是活鹿。」
呦呦——
就在闲聊之时时,忽然听到右边的山林中又发出一阵鹿鸣,声音略显尖细稚嫩,正是刚才小鹿的声音。
「我不是让你走了吗,怎么还来?」文鸯霍然起身,几步跑到山坡之上,神色一怔,沉喝道,「何人?」
听说有人出现,众人不禁一愣,想不到这山野里还有别人,那些护卫们马上拿出兵器靠近刘封,小心戒备起来。
只听一个粗豪而沙哑的声音大笑道:「哈哈哈,在下偶然路过,无意冒犯,打扰打扰!」
文鸯沉声道:「你在此偷偷摸摸,鬼鬼祟祟,偷听多久了?」
话说到一半,忽然又惊怒道:「你,你怎么把它们抓了?还不将其放生?」 (5,0);
那人却缓缓说道:「小将军,这三只鹿离了鹿群,很容易就会被山中的野兽袭击,更何况母鹿受伤,小鹿没有自保之力。放了它们,就是害了它们呀!」
文鸯一怔,指着那人怒骂道:「你……花言巧语!」
「阿鸯,不可无礼!」刘封挥挥手,示意护卫们都退下,对文鸯说道,「此人之言有理,请他前来一叙。」文鸯微哼一声,微微侧过身,示意那人上前,很快便看到从后面树丛里走出一人,这人身材不算高大,一脸的络腮胡,头戴范阳斗笠,看装束像是从漠北来的,怀中抱着
两头小鹿,站在山坡上冲着刘封微笑点头。刘封看着人面目方正,双目有神,看似穿着普通,却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,看气势就不像是普通的樵夫村民,那两头小鹿在他怀中没有丝毫惊惧,甚至有一只还抬头舔舔
那人的脸庞。
「莫非又是什么高人不成?」刘封心中思忖着,抱拳笑道,「山水相逢,便是有缘,兄台何妨前来一叙?」
「哈哈,够痛快!」那人大笑一声,迈步便走下山坡,此时才看到还有一匹马从后面的树林中钻出来,背上跨骑着受伤的母鹿。
刘封的目光扫过这匹马,心里不由得一震,眼里顿时放出亮光:好一匹骏马!他虽然还不懂相马之术,但在这个时代,马的好坏还是能看出来一些的,这是一匹青白杂色马,其双耳似竹叶一样峻直而上,长身瘦骨,行走之间四蹄弹劲有力,他这个
外行一眼就看得出是一匹非凡良驹。
「唉呀,鹿性虽温,可惜不能驯服,反倒暴露了行迹。」那人嘴里感慨着,很快便走到了刘封面前,将两只小鹿放在地上,摸着它们的脑袋嘴里发出古怪的声音,两个小家伙就围在那人的腿边转来转去,怯生生地看着刘封几人。
第1103章 相马之术
(4, 0);
文鸯就在那人身后四五步的距离虎视眈眈地盯着他,目光偶尔扫过马背上的母鹿,便有愧疚之色,也不知道他为何这次感触这么深,以前打猎,也不见他这样反常过。
安排完小鹿,那人才拍拍手起身抱拳道:「呵呵,非是在下故意偷听,但二位刚才说到逐鹿中原,在下虽是草莽之人,却也有些愚见。」
「哦?」刘封倒有些诧异,如果这人真是世外高人,说不定真能说出什么高见来。「在下是个粗人,若有冒犯之处,还望几位恕罪!」那人抱拳一周,才笑问道:「二位方才说逐鹿用强或用德,都有道理,但如何用强,如何用德?却要归到实际之中,逐鹿
逐鹿,终究要逐,怎么逐?」刘封听得一阵诧异,这人问得直白,但他说的却也在理,人往往讲大道理一套一套的,但要具体执行,却无从下手,刚才他和班辞的一番言论,都是似是而非,和后世那
些高级讲师、心灵导师、励志专家相似,说起来滔滔不绝,做起来却是捉襟见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