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220)
好好把握才是。」
「在下谨记在心!」阮籍点头答应着,脑海中却忽然闪过侠客行的那一句诗来: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功名利禄于他,丝毫没有任何吸引力,如同浮云流水一般,过眼即忘,他之所以写诗试探刘封,不惜万险担当此任,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个「侠」字。 (5,0);
正如刘封所说: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。
若不心存大义,与那些打打杀杀的绿林强盗又有何异?终究不过是被官府视为祸患的反贼而已。
闲谈一阵,糜芳将话题回归正事,问道:「先前信中所说,共有两万余兵马到郁洲岛,如今可有确切兵力。」
「已然确定了!」阮籍微微点头,也收敛心神,「为防东吴起疑,船队将从东莱出发,共分三次运到,共有步兵一万五,骑兵八千,水军精锐五千,若是算上辎重运输……」「辎重粮草就不必转运了!」糜芳静静地听着,忽然一抬手打断了阮籍,淡淡说道,「三万兵马的粮草,将由老朽来筹备,我糜家的海鹰船足以运送粮草,还能直通广陵、江
东一带,更为方便。」
「将军,你……」阮籍惊得微张着嘴巴,这三万兵马的粮草可真不是小数目。为了出海,夏侯楙在青州筹备了半月之久,还有部分是从南皮和河间两郡调拨来的,到了糜芳这里,却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,说得如同请客吃饭一般简单,而且还要帮助
运送后期的粮草,这可不必带兵打仗容易。
看着糜芳古井无波的脸庞,阮籍无声摇了摇头,嘴角牵动着,显出一抹苦笑,糜家实力果然实力雄厚,这等大手笔,或许只是九牛一毛而已。 (5,0);
「只是我郁洲岛半年的收入了,其实并不算少,」糜芳似乎看出嵇康的想法,慨然一叹,「但为了帮助子益,即便是提供给魏军,老朽也在所不惜。」
阮籍抱拳道:「将军秉承大义,这汉室中兴,必定会记上糜家和将军一功的。」
糜家当年倾尽财力为刘备招募士兵,在徐州立足起家,这一次又不遗余力全力帮助,帮助其子孙中兴汉室,当真居功至伟。糜芳笑着摇摇头,前半生浴血奋战,后半生受人唾骂,他早已看透了许多东西,言道:「待歇息片刻,便派人带先生去看看军营,若有不妥之处,尽管指出,郁洲岛当全力配合。」
第1126章 面目皆非
(4, 0);
中原烽火将起,厉兵秣马,百姓惶恐,但在西北之地,却是一片歌舞昇平,欢乐祥和。
原本荒芜几近废弃的河西两关,曾经是盗贼流寇的巢穴,自从汉军驻扎之后,又一次恢复了昔日的繁荣。
关头之上,整齐雄伟的士兵,迎风招展的大汉旗帜,不但没有让过往的客商百姓紧张畏惧,反而从老远看到便感觉到踏实亲切:
两关境内,凡旌旗所示之处,尽受大汉庇护,无分外族贵贱。
河西两关,自然便是大汉与西域交界的枢纽之地——玉门关和阳关。
武帝时期,为抵抗匈奴对边疆的骚扰,经营西域,「列四郡、据两关」,河西设置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,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。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,也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商路要道,两关均设置都尉管理军务,玉门关为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,而阳关则是南道关隘,均为兵家必争之
地。
如今的玉门关驼铃悠悠,人喊马嘶,商队络绎,外客往来,自从开通西域商路以来,已然恢复昔日繁荣景象。
这一日的玉门关张灯结彩,彩旗飘扬,士兵百姓载歌载舞,一个个精神焕发,喜笑颜开,让新入关的商队莫名其妙,纷纷四处打听情况。 (5,0);
其实消息早已在两日前便传来,麒麟王来到西凉之后,即将巡视两关关隘,能够看一眼久负盛名,又为这荒芜废弃之地带来生机的麒麟王,是每个百姓的荣耀。
此时的刘封正站在这座闻名遐迩的黄土关隘之上,身旁陪同的有西域都护府都督郭淮、长史程武和阳关都尉王凌等重要文武及一众河西名流。
站在关城之上,望着漠漠平林,那里有驼队正在缓缓而行,关城内外人声鼎沸,货架地摊琳琅满目,卖艺杂耍比比皆是,恍惚有一种在长安西市的错觉。
听着郭淮几人的介绍,刘封负手立于城楼最高处,心中感慨万千,他怎么也想不到,一千多年之后的漫漫黄沙之地,在这个时代竟是一大片绿洲盆地。
在兰州上学期间,他曾和同学慕名去过河西走廊,特地去参观玉门关和阳关遗蹟,这两座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,让后人总是充满了仰慕和向往。
当时的玉门关遗蹟,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,耸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狭长地带中,四周到处都是砂石黄土,一片空旷荒芜景象。
登上古关,举目远眺,远处沼泽遍布,沟壑纵横,能看到长城蜿蜒,烽燧兀立,植树造林的胡杨树挺拔而立,抵蘌着漫天风沙。 (5,0);
而阳关,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名,虽然它因为《阳关三迭》而更富文艺气息,却只剩下一块后人立下的岩石碑作为纪念,关隘早已埋没在黄沙之下。
遗蹟只残存部分房屋、农田、渠道等,当时正好一场大风刮来,大家躲避车中,当大风过后,这些遗址只剩下沟壑纵横,正如人们心中那般凄凉悲惋,寂寥荒芜。
大漠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,让人心驰神往,百感交集,只觉得天阔地远,人生苍茫,怀古之情,油然而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