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226)
险的魏延。刘封这一场布局,是为整个中原大计,但顺便也有试探众人反应的意思,最主要的当然还是魏延的忠诚问题,自己的判断归判断,但事实如何,谁也无法预料,关于魏延
和杨仪的那一番争执和诸葛亮的评判,后人评判一直争执不下,各执一词。
如今的魏延已经年过六十,名副其实的开国功勋老将,在这个时候,他能否经得住流言的考验,辅汉之心永保如初?刘谌的不安来自于上位者的本能反应,掌权者最担心边关大将拥兵自重,这样的谣言最为之名,诸葛亮北伐之时,司马懿就利用谣言,连刘禅都放心不下,将诸葛亮回朝 (5,0);
中,更不要说刘谌和魏延的关系了。
姜维的怀疑大概还是多受了诸葛亮的影响,诸葛亮一直对魏延有戒备之心,姜维长期随诸葛亮学艺,听得多了,也就心存疑惑,在如今的局势之下,确实无法保持淡定。而荀方的来信,则和郭淮等人的见解一致,他虽然知道这个计策是刘封谋划,但如果魏延一旦有了防卫之心,他虽不惧流言,但怕朝堂上的人不信任他,一旦有此担心,
便很可能铤而走险。
难道真要弄巧成拙?
刘封眉头紧皱,半年布局,发展到现在诸事都十分顺利,东吴已经蠢蠢欲动,如果魏延这一环出了差池,形势将会变得错综复杂,中原大计将会化为泡影。
「将军,当今局势,以中原为主,西域为次,先定中原,方能全力西征,如今正值全军士气鼎盛之时,若洛阳有变,恐怕人心不稳,将军当速回长安才是。」
郭淮见刘封一脸凝重,暗叹一口气,决定还是以大局为重,刘封这一次来,确实有向西域发兵的意图,但如果洛阳出了变故,中原不稳,西征更就无从谈起了。
王凌和程武也在一旁微微点头,他们已经等了四五年,也不在乎多这一年半年的,或许刘封到了长安之后,稳定人心,就能消除流言,那时候再出兵未迟。 (5,0);
刘封忽然双目微闭,深吸一口气,摆手道:「且先不管中原之事,还是说说出兵轮台的方案吧!」
郭淮吃了一惊:「将军,只怕……」
「无妨!」刘封平和一笑,看向东方,「我相信魏文长。而且就算要赶回长安,也不在这一两日时间,诸位稍安勿躁。」刘封之所以还能保持镇定,就是因为至今还没有听到任何洛阳传来的消息,洛阳除了魏延之外,还有赵广、傅佥、张嶷和关索,军师为徐陵,他们身处其中,要比长安的
姜维等更了解情况。魏延真有异心,这几个人他是无法掌控的,真到紧急时刻,就算魏延手段狠辣,这几个人中至少也有一人会送出消息来,而且云羽卫或明或暗,现在连刘封自己都分不清
,更不要说魏延能够全面封锁消息了。「西域形势看似复杂,实则已然明晰,」郭淮见刘封主意已定,便抓紧时间陈述西域形势,「自西域断绝往来之后,朝廷再无管束,各国互相征伐,如今只剩焉耆、车师、鄯
善、龟兹、疏勒、于阗六国,乌孙和康居及大宛三国实力雄厚,又被北方丁零所压制,西域西北形势于我反而有利。」刘封想起黄亮威胁黄月英的事情,微微点头,凛然道:「吾已派人去了坚昆,康居、乌孙、龟兹迟早必有一战,康居、乌孙擅自脱离西域都护府,岂能容他如此肆意妄为? (5,0);
日后必当收回。」「将军神武,必定能够横扫西域,」程武听刘封的战略竟是原本的整个西域版图,更觉激情豪装,言道,「西域诸国,以其西部力量强大,懂不焉耆、车师、和高昌几处,兵
力不过万,若非路途遥远,指日可破。」
郭淮点头道:「高昌离此近两千里,难以一蹴而就,当需步步为营,稳固而进,方为长久之计。」西域的地形图,郭淮这几年已经命人详细绘制,刘封也早已看过多遍,言道:「看来诸位都是打算从西域北线出兵,既然如此,以我之见,当先恢复戍己校尉部,重修高昌
壁,屯兵种田,以为将来进兵之所。」
郭淮道:「将军之见,与吾等不谋而合,当年定远侯班超及其子班勇两征西域,都是以此为据。」
「好!」刘封一巴掌按在高昌和伊吾两地的位置,沉声道,「西域都护府接下来的任务,便是取回戍己校尉部,重新屯兵屯田,郭将军,多少时日可成?」
郭淮站起身来,抱拳肃然道:「禀大将军,半年之内,当收回戍己校尉部。」「很好!」刘封点点头,示意郭淮坐下,对众将言道,「吾出征西域,是欲以战养战,戍己校尉部距此千余里,虽然高昌、车师兵马不多,但劳师远征,诸位还要小心谨慎, (5,0);
尽量减少伤亡损耗,攻心为上,能降则降,不可多造杀戮。」「将军放心,末将早有打算!」郭淮大步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地图,在玉门关外西北处地方早已画了一个圈,指着红圈言道,「此处为宜禾校尉部,距此千里,早已荒废,今
殿下同意出兵,当先据此地以为中转,再往高昌,如此前后相接,可保万无一失。」
「哈哈哈,我早知诸位已有良策,一切军事,便由三位自行顶多了!」「遵命!」三人目光熠熠,面露喜色,多年的等待和准备,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了。
第1132章 敲山震虎
(4, 0);
西域的形势原先在长安的时候刘封便和姜维等人讨论过几次,这次来到玉门关,看到郭淮对西域诸国的情报和地形掌握地更为详尽,原来在刘封心中鞭长莫及的西域,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