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367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那人灵机一动,马上说道:「宋将军速去前方援助,吾等在此看守营寨!」

「好,多谢!」

军情紧急,此时也顾不上细问了,宋谦急忙转身上马,领兵而去。

人群之中,徐盖一挥手,援军进入了大营之中,将西面的营寨完全占据,马上派出斥候去联络埋伏在四周的魏军。

不多时,一队队魏军人马从黑暗中悄然来到寨前,被徐盖人马接应进入大营,暂时隐藏起来,徐盖则带精兵来到中军大帐,大马金刀端然而坐,等候宋谦回营。

东北方向的大火是石苞所放,借着风势,大火很快蔓延开来,等到吴兵杀来,只在营外放了一通乱箭,便撤退到远处去了。

黑夜之中宋谦也不敢贸然去追,指挥士兵赶忙灭火,忙活了半个时辰才算将大火扑灭,命人小心巡逻,转回中军。

半夜奔波,宋谦也略感疲惫,掀开帐帘脱下头盔,正准备将头盔挂起来的时候,一扭头便看到坐在主位上的徐盖,顿时愣住了。

「你……你是何人?」

宋谦有些错愕,总觉得此人有些面熟,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。

(5,0);

「哈哈哈,尔等中计矣!」

徐盖一阵大笑,霍然起身,挥手喝道,「斩了!」

「啊?

你是——」宋谦大惊失色,等他猛然反应过来想要呼喊的时候,早被守在帐门口士兵一刀挥下,斩了脑袋。

咕噜噜——好大的人头滚落帐下,宋谦临死才依稀想起来,坐在帅位上的那人是前两日阵前厮杀的魏军武将,不过为时已晚。

徐盖斩了宋谦,马上叫士兵带其人头到营外招降吴兵,若有反抗者,格杀勿论。

不多时,大寨中嘈乱杀喊之声再起,吴兵无人指挥,又被杀了个措手不及,大多请降,但有反抗者,尽被杀死。

等到吴寨平定,已经将近五更时分,夏季天明较早,五更刚过,东边便泛起鱼肚白,徐盖忙命人将前寨点起大火,在后营擂鼓吶喊,派人向城内求援。

此时的张承等人在城上焦躁不安,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走动,城外大营中几次起火,喊杀声不断,张承就想派兵接应,却被丁奉劝止,如果形势危急,宋谦定会派人来求救,至今不见探马前来,说明局势还在掌控之中。

眼看天明,忽然前寨变成一片火海,张承一颗心沉到了谷底,就在此时,忽然城下一匹马飞奔而至,拿着中军紧急杏黄旗,正是他交给宋谦的令旗。 (5,0);

那人来至城门下,高声道:「张将军,魏军三面围攻,攻势过猛,宋将军请求支援!」

「朱将军,你速带本部兵马前去支援!」

张承扭头便向在城门口准备多时的朱桓下令。

轰隆隆——随着城门缓缓打开,朱桓带领五千精兵冲出城门,直奔大营而去。

看着朱桓军远去,张承还是觉得心中不安,转头对丁奉言道:「丁老将军,为防万一,还是再派一部兵马吧?」

丁奉却摇头道:「将军,城外布兵,实为防合淝城也,朱将军已去援助,成败与否,皆在天意。

若是再派兵马,城中空虚,万一魏军来攻,如何镇守?

此乃舍本求末!」

张承被丁奉一语惊醒,猛然明白过来,抱拳道:「若非老将军提醒,险些误了大事。」

城外连夜大火,让他乱了方寸,差点忘了种种布局就是为了防备合淝,如果为了城外营寨反倒丢了城池,那才是真正犯下大错。

二人正在城上观战,在大火的映照之下,忽然看到朱桓人马大乱,被两部兵马左右冲杀,人马交织一起,混乱不堪,转眼间便是惨烈的厮杀。 (5,0);

张承见状大惊:「不好,朱将军中计了!」

「看来魏军早有准备了。」

丁奉叹了口气,紧紧地握着拳头,双眸中映照着远处的熊熊火焰,却又无可奈何。

以奔腾乱窜的火焰为背景,厮杀的人影纠缠在一起,骑兵往来冲突,仿佛一张剪影画在精彩上演,但城上的守军却知道,那里一定血肉横飞,断臂残肢掉落一地。

「嘿!」

张承一拳砸在城墙上,大声道,「岂能眼睁睁看着朱将军被伏,吾当亲自去救!」

「将军不可……」「城中之事,有劳定老将军了,我去去就来!」

张承早已按捺不住,转身奔下城墙,点齐兵马出城去救朱桓。

丁奉无奈,朱桓和张承先后领兵出城,城中守军不足万人,只好将所有士兵都调来城上守卫,此时他已经隐约觉得城外大营早被魏军所占,只希望张承能将朱桓父子救回便足矣。

「报,将军,刘将军派水军前来援助,已经到了南门。」

正在此时,一名士兵前来报信。

「随我来!」

丁奉命留赞看守北门,从城墙上转到南门外,见一部人马正在城外等候。

此时天色微明,看城外尽是吴军旗帜,为首一员大将丁奉却是认得的,正是孙怡,马上开城将他们迎进来。

第1262章 父子之战

(4, 0);

此时城中正好缺兵少将,孙怡援军到来,让丁奉松了一口气,可赞解燃眉之急。

孙怡进城之后问道:「丁将军,城中形势如何?

魏军偷袭营寨,想必已被击退了吧?」

丁奉大惊:「孙将军如何知道魏军袭营?」

「咦?

昨夜有降兵前来报信,刘将军命他们来城中报信,莫非丁将军不知?」

「啊?」

丁奉一愣,旋即觉得其中定有隐情,将孙怡拉到路旁,「昨夜发生何事,请孙将军详细说明。」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