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373)
一路上想着当上洛阳令之后该如何安抚民心,趁着那些皇亲国戚、王公大臣还未搬迁回来的时候,先圈一些私宅土地留给自己,甚至将来还可以转卖那些大官,狠赚一笔,整个洛阳之地都任他分配。 (5,0);
走走停停,终于来到崤山境内,此时日已偏西,炎热渐退,山风吹来,令人精神一振,李胜催促士兵加快形成,兼程赶往虎牢关。
才到关门十里之外,便见远处有一队人马列阵等候,看旗号正是楚军的颜色,李胜急忙命人上前接洽。
「哈哈哈,李将军,别来无恙乎?」
片刻之后,亲兵带着一员年轻将领打马而来。
李胜注目一看,正是魏延次子魏荣,有些意外,忙抱拳道:「哎呀,想不到魏将军竟出关来迎,惭愧惭愧。」
魏荣笑道:「吾父子三人身处绝境,若非将军周旋相助,早已不复生矣,将军与我等有活命之恩,自当远迎。」
「魏将军费心了!」
李胜嘴上谦虚着,心中却十分满足,脸上放光,魏荣表现出的这番尊敬,让他觉得在部下面前倍有面子。
这次他带来的两万人基本都是新招募的兵丁,资历最老的也不过入伍两年而已,还都从未上过战场,曹爽将其调给李胜,就是有意让他培养亲信,作为他今后的部曲来用。
初次会见外军,对方便如此礼遇,无形之中便在部下眼前立了威,李胜自然高兴,越发觉得魏荣这小子亲近了。 (5,0);
二人寒暄一番,魏荣言道:「在下已在虎牢关备下酒席等候多时,李将军来得正好,快与我一同入关去!」
李胜神清气爽,微挺着胸膛,一挥手:「传令全军,进入虎牢关。」
伴随着阵阵鼓声,李胜和魏荣策马在阵前,带着百余亲兵快马先赶往虎牢关,身后的大军浩浩荡荡随后而行。
只见关门大开,百余骑挟裹烟尘赤驰骋而入,伴随着悠扬的号角声和鼓乐声,魏荣带着李胜来至关内后营,只见校场之上,竟摆了长达数里的酒席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「这……」李胜吃了一惊,看着魏荣:「这是何意?」
魏荣叹了口气,慨然道:「此番离开洛阳,你我不知何日再见,今日为全军摆下酒席,大家痛饮一番,聊表谢意。」
李胜也被魏荣所震动,抱拳道:「魏将军父子三人,乃我李某钦服之人,今夜自当一醉方休!」
魏荣勉强收起悲伤之色,大笑道:「好,一醉方休!」
第1267章 盛情款待
(4, 0);
一夜狂欢,李胜酩酊大醉,两万新兵虽说不够尽兴,但在军营中何尝有过这等好吃好喝过,有些人甚至以为到了前线便是如此,可比在后方整日辛苦训练折磨舒坦多了。
日上三竿,李胜才迷迷糊糊地被魏荣唤醒,一番洗漱之后,脑袋微微发疼,才想起正事来,他今日要赶奔洛阳交割城池。
急忙出了营房,抬头一看,不知何时,关头上的旗帜已经换成了魏军旗号,不过守军依旧是魏荣的部下。
李胜不解道:「魏将军这是何意?」
魏荣笑道:「将军既到洛阳境内,这虎牢关便已属魏国,只是家兄还在城中恭候将军,在下就在虎牢关等候家兄交割完之后一同返回南阳,暂替将军守关,折返劳累,恕不远送了。」
「哦,原来是为此!」
李胜恍然,拍着魏荣的肩膀大笑道,「魏将军何必如此客气?
难得将军如此费心,如此便有劳将军等候一日,明日将令兄换来。」
魏荣抱拳道:「事不宜迟,请将军速速启程,家父在南阳战事吃紧,我们也急着赶奔荆州去支援。」
李胜被魏荣一番款待,加之换了旗号,本有的一丝警惕也烟消云散,不疑有他,只留下一千士兵留在虎牢关,等魏荣兄弟带兵离开之后便守在关隘,取下洛阳之后,虎牢关已经无需重兵把守了。 (5,0);
催促三军一番准备,又是一个多时辰,李胜领兵从午时出发,天黑时分才赶到洛阳,夜幕之下,洛阳城仿佛盘踞的猛兽,城头上巡逻的士兵正点亮火把。
李胜命人上前交涉,不多时,便见南门打开,涌出来一队人马,当先一人暗紫色的盔甲,面貌方正,与魏荣有些相似,但更显威严。
「李将军,有失远迎,还请恕罪!」
魏荣却是第一次与李胜相见,显得生疏了一些,但态度却还不错。
李胜不以为意,看着近在眼前的洛阳城,心潮澎湃,大笑道:「是在下来的仓促,未提早向将军通禀,冒昧了。」
魏昌叹道:「蜀军逼之甚急,城池不得不严防,恕在下甲胄在身,不便行礼,到城内再向将军赔罪。」
「无妨!」
李胜一摆手,上前与魏昌并骑而行。
进城之时,问起函谷关的军情,魏昌简单陈述,蜀军势大,恐怕难以坚持几日,楚军打算放弃洛阳之后,魏昌留下部分兵力之后,自己先退回来了。
李胜并未告知魏昌使者已经到长安和谈之事,只要过了今夜,洛阳城到了自己手中,魏昌兄弟离开虎牢关,任凭他楚军如何怪怨,已经为时已晚。 (5,0);
二人说说笑笑,身后的两万士兵却炸开了锅,昨夜一场欢宴,让原先训练的一点军纪完全破坏,新兵都是初来洛阳,何曾见过皇城巍峨气度,即便是黑夜之中,在火把照耀之下,也啧啧称奇,指指点点。
听到身后的喧譁之声越来越大,李胜终于忍不住了,勒住战马,回头沉喝道:「此乃皇城,如此喧闹,成何体统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