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387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主簿樊建闻言答道:「丞相从山越军中挑选五万兵马,两万为山越军自主调用,三万训练为精锐步卒,皆已完备,随时听用。」

刘封点头道:「阎将军先前参与训练山越,此次山越出动,就由阎将军和王将军为参军,分作四路,袭扰会稽。」 (5,0);

阎宇出列言道:「山越军数万出动,是为掩人耳目,吸引吴军注意,可否攻城驻扎?」

刘封笑道:「若是有机可乘,顺便取下城池倒也无妨,但切忌不可贪功,不必让士兵无谓送命。」

阎宇闻言大喜:「末将遵命!」

刘封又传令道:「即刻传令关平,只等会稽出现山越之乱,吴军必定出兵镇压,此时便可长驱直进,日夜兼程直取建安,以此为据,攻取会稽。」

「是!」

樊建将刘封的命令记住。

略作沉吟,刘封又道:「再传令交州南海郡,命南海太守也趁乱出兵会稽边境,吸引吴军注意,掩护荆州兵马。」

「是!」

「寇威,命你即日加紧训练兵马,随时听用。」

「遵命!」

众将各领军令,前去准备,只留下李严、樊建和军师颜琰三人,除去水军之外,柴桑还有十万精兵,这都是从益州秘密从水路运来的,将由刘封亲自统领。

李严言道:「此番数路兵马齐取江东,水陆并进,奇正相辅,文长、定国两路我倒是放心,唯独王濬此人,年纪轻轻便任命水军都督,不知能否担当大任。」 (5,0);

刘封知道李严还忧虑王濬的能力,笑道:「将军只管放心,王濬之能,在蒋氏兄弟之上,此番水军顺江而下,势如破竹,吾料先取石头城者,必此人也!」

「哦?」

李严有些诧异,抚须叹道,「子益看人,向来少有差错,如此重视王濬,其必有过人之处。」

颜琰在一旁说道:「此人文武双全,虽从北方来,却谙熟水军训练之法,精通兵法,多谋善战,实为难得的大将之才。」

「哈哈哈,能得子珩称赞之人,少之甚少,」李严见刘封和颜琰都对王濬颇为推崇,才展颜笑道,「看来我大汉又多一位军事奇才,此番扫平江东,汉室振兴不远矣!」

樊建却皱眉道:「昔年东吴水军败退,又失了柴桑水师大营,为防吾军东下,在江中设置铁锁、暗置铁锥,据细作来报,西陵峡一带,铁锁拦江多达百余条,峡口此处地势稍窄,宽阔处又埋下铁椎,比之暗礁更加可怕,若吴军在此防备,恐难通过。」

刘封却笑道:「水路障碍,自有王将军去破除,吴军既能布置铁锁,便能将其毁坏,若是能把这些铁锁铁椎带回,岂不又多了多铸造兵甲之物?

东吴这是送与我们的大礼呀,该当笑纳才是!」 (5,0);

樊建闻言一愣,李严在一旁摇头失笑,刘封总能从不利局面中找到意想不到的优势,那些铁锁本为障碍,在他看来,反倒成了战利品一般。

「将军,会稽一旦出现动乱,吴军必定出兵防备,柴桑兵马出鄱阳湖以东便可去陵阳,若能占据新都,将威慑丹阳和吴郡两地,此为要冲之地,当先取之。」

颜琰这是第二次随刘封出征,多年历练,也变得沉稳了许多,鄱阳湖周围的一切,他早已查探清楚。

「军师之言与吾不谋而合,」刘封点头笑道,「不过我们这一路虽为中军,却也是奇兵,要后发制人,如打蛇七寸,一击致命。」

颜琰一愣,皱眉道:「何为后发制人?」

刘封淡然一笑,目光遥望北方,缓缓道:「且等扬州战事分出胜负吧!」

第1280章 喜忧参半

(4, 0);

魏军反攻中原,巧取徐州,兵进淮南,士气大振,全军昂扬奋进,但随着连日阴雨,将这股燃烧正旺的斗志之焰渐渐浇灭。

阴雨绵绵,黑云沉沉,近一月云雾不开,遍地潮湿,连帐篷中的被褥都濡湿发霉,来到淮南的魏军开始出现病患,每日都有近百人送回寿春。

曹爽在城中面沉似水,比之雨天之云还要阴沉几分,眼看就要一鼓作气攻下淮南,占领江北,却遇到了这等天气,整日小雨不断,大雨如注,根本无法进兵,士气消磨殆尽,军心不稳,这可不是长久之计。

就在他准备找阮籍商议的时候,却发现阮籍不辞而别,只留下了一封书信,上面只写四个字:天意难违。

曹爽看罢,心中猛然一阵空虚和没来由的惶恐,他不知阮籍留字到底何所指,难道是知道淮南进入梅雨季节,不能进兵,便先离开了?

让阮籍来大将军府效力,原本是胁迫而来的,取徐州之后,曹爽来到寿春之时,还郑重向阮籍道歉过,本以为此事已经揭过,没想到最终还是离开了。

阮籍高傲,与部下文士大多不和,此事曹爽自然知道,连心腹杨综都几次暗中告发阮籍,但曹爽爱惜其才,一直偏袒庇护,这次离去,或许也有被众人排挤,心灰意冷之因。 (5,0);

想着在邺城听说阮籍之名后的种种,曹爽暗自唏嘘,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阮籍有大才,却不知掩盖锋芒,不喜拘束,甚至数次逾越礼度,终究还是无法适应官场。

如今他如约完成中原大计,甚至还兵进淮南,曹爽心满意足,虽还不舍,但知道阮籍的性情决不能强迫,眼下前线开战,只能等得胜回朝之后,再想办法请他出山。

最让曹爽恼怒的,还是李胜在兖州胡乱调兵,搞得人心惶惶,朝中又有人开始议论纷纷,直言大将军如此调换兵马,安排心腹,是有谋反篡逆之心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