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395)
「这……」陆凯只是隐约觉得这样做太过冒险,但从计策上来说,诱敌深入,截断退路,并无不妥之处。
孙权追问道:「卿以为朕之计不可用乎?」
「此计并无不妥!」
陆凯低头道,「只是将魏军放过潜山,务必要小心监视,不可叫其分兵,以防生乱。」
「哼,此事朕何尝不知?」
孙权冷哼一声,目视门外阴云,咬牙道,「此次定要将韩综碎尸万段。」
众人皆知孙权对韩综恨之入骨,东吴上下也无不痛恨此人,见他自投罗网,自然乐见其成,除了陆凯之外,其他人都纷纷陈赞。
孙权龙颜大悦,马上派太史亨领兵到舒城准备,等魏军通过潜山,便到屯粮处去埋伏,将韩综活捉带来石亭,由孙权亲自发落。
正当孙权稍感欣慰之时,忽然快马来报,会稽境内山越叛乱,侵扰沿县,攻打建安,正往东阳、温州一带劫掠,官兵抵挡不住,请求驰援。
孙权才稍微转好的脸色又变成了暗青色,气得浑身哆嗦,山越军屡次除之不尽,自从蜀军占了庐陵之后,迁徙大部分山越百姓才稍微安定,没想到又死灰复燃,再次生乱。 (5,0);
「可恶山越,何以不去劫掠蜀军境内,反来会稽,真是岂有此理!」
陆凯言道:「陛下,山越彪悍,待其成势,当为大患,恐会稽为其所扰,将威胁吴郡,难保交州蜀军不会趁虚而入,须尽早平叛。」
孙权眉头紧皱:「如今大军尽在江北,各郡县已无兵可调,何人能够平叛?」
陆凯一阵沉吟,却听孙峻言道:「诸葛太傅熟通兵法,曾几乎将山越连根拔除,由他前去,万余兵力足矣。」
孙权脸色阴沉,无奈道:「如此只好抽调吴郡守军了。」
孙峻言道:「虎林还有两万水军,何不……」「虎林港水军绝不可调走!」
孙权回收打断了孙峻,沉声道,「刘封险诈,难保蜀军不会趁机来偷袭,若将其调离,则江东如三岁婴孩,再无半点抵抗之力。」
陆凯想藉机劝孙权退兵,留守部分兵力防备江北,却又担心触怒孙权,犹豫片刻道:「臣即刻命人传令太傅,命他领吴军兵马从山阴往建安平乱。」
「唔!」
孙权微微点头,「传旨太傅,叫他速战速决,不求灭敌,能将山越赶到庐陵去最好。」
「遵旨!」
第1287章 今非昔比
(4, 0);
一月之后,终于雨过天晴,魏军大营一片骚动,有人马开始离营北退寿春,车仗马匹浩浩荡荡,连接十余里。
消息传到石亭,孙权等人早已料到魏军这是佯装撤退,沿途之上比有埋伏,全军按兵不动,静观其变。
果然两日之后魏军重新调兵,巢县夏侯霸出兵攻羡溪,兵分三路,一路防备水军,一路防濡须吴兵,中军直逼羡溪。
孙权命前将军唐咨出战应敌,同时巢湖和濡须水军调动,水陆齐发,江北战事一触即发。
东吴巢湖水军调往东南方向之时,魏军秘密调来的三千战船也来到湖上,曹爽带领众将来到岸边,看着水波起伏的浩渺湖面,不曾上船就觉得一阵眩晕。
「韩将军,此番出战,从后偷袭东吴水寨,乃是此战之关键,胜负之数,都在将军一人身上,可千万要小心吶!」
这次出动水军,任命的水军将领正是韩综,韩综本来揭发舒城屯粮之地,想带兵去烧粮,但听了郭奕之言,又担心是吴军之计,便打消了这个念头,不敢再去。
曹爽欲用水军攻东吴之后,遍观魏营,却没有一个合适的领兵大将,魏军都为步帅或者骑将,一上船便个个脚软,更别提打仗了。 (5,0);
韩综见状大喜,马上自告奋勇统领水军,他虽算不上精通水战,但久在柴桑水寨,比营中各位武将可就强多了。
曹爽无人可用,只好拜韩综为水军大将,领五千水军从巢湖偷袭东吴,这其中有三千人是中原之战后劝降的吴兵,另两千是魏军训练的水军。
第一次统领这么多人马,又是独自领兵,韩综兴奋不已,身负重任,更是激动难耐,大声道:「大将军尽管放心,末将此去定将东吴水寨毁坏,助夏侯将军夺取羡溪。」
「好!」
曹爽拍拍韩综的肩膀,「祝韩将军旗开得胜。」
韩综抱拳领命,大步走上甲板,跳入楼船之上,来到船头,昂首挺胸抽出宝剑,命副将打出旗号,水军浩浩荡荡进入巢湖之内。
船队远去,帆影渐逝,曹爽看着一重又一重的浪涛拍打着岸边的青石,目光闪烁,转身走回大营。
司马鲁芝言道:「韩综此去,恐非东吴水军对手,不知他能坚持多久,但愿夏侯将军能够早取羡溪。」
曹爽淡淡说道:「巢湖出兵,吾料东吴也有防备,就算偷袭成功,以东吴水军之盛,及时反击,韩综也恐非其对手。」
(5,0);
鲁芝吃了一惊:「啊?
既然如此,为何还要让韩将军出战?」
曹爽抚摸着硕大鼓出的肚腩,得意笑道:「正如司马所言,命韩综出兵,是为吸引东吴水军,为夏侯将军减压,不过此其一也。
某派水军出战,更为掩人耳目矣!」
鲁芝疑惑道:「掩人耳目?」
「哈哈哈,此计也多亏了韩将军吶!」
曹爽忽然一阵大笑,拍着肚皮缓缓说道,「韩综揭发东吴屯粮之地就在舒城,却因潜山阻隔不好出兵,二位军师各献一计,或虚或实,都有可取之处,却并无完全把握,还是子林又献了一计,某才决意出兵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