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437)
「我大汉兵马,向来不杀降兵,优待俘虏,天下皆知,」王濬冷然一笑,对那些兀自发呆的吴兵大喝道,「投降不杀!」 (5,0);
「投降不杀!」
蜀军一起大喝,声如雷阵,传遍整个江岸,吴兵个个面如死灰,纷纷放下兵器跟随施洪跪倒在地,此时即便不甘者,也不敢反抗,不过是白白送死而已。
王濬一摆手,王含便派兵上前将吴兵一一分队押起来,有两人带着施洪来到王濬面前。
王濬看着垂头丧气的施洪,笑问道:「将军大名?」
施洪垂首道:「败将施洪。」
王濬笑道:「你若诚心归汉,以后便是同僚,孙权篡逆,将军乃是弃暗投明,不必如此沮丧。」
施洪一怔,抬头看了一眼王濬,欲言又止,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,低头叹了口气。
「将军请随我来!」
王濬示意那两人将施洪放开,转身走向营寨。
施洪迟疑片刻,也随后跟了上去,想荆州水军倾巢而出,东吴要同时面对魏军和蜀军的夹攻,不知道结局如何,一路上心事重重,神思不定。
第1325章 水师蓝图
(4, 0);
中军帐中,施洪听了王濬和沐风的一番叙说,浑身冷汗直冒,没想到东吴的形势比他预料的还要严峻。
虽然对魏延假意谋反将信将疑,但荆州二十万水军真真切切就在眼前,不由得他不信,就眼前的形势来看,王濬攻破西陵峡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怔忪走出帐外,施洪兀自心有余悸,一阵夜风吹来,汗水发冷,才渐渐恢复精神,在一名士兵的带领之下亲自去劝降随他来的士兵。
此时天色渐明,王濬即刻传令士兵继续熔炼铁锁,昨夜被施洪烧毁的只是一些临时砍伐的大树,火炬早就被移到楼船上去了。
中午时分,又有十余根铁链被熔断,西陵峡东口已经遥遥在望,东吴水军的战船在远处游走巡视,两军遥遥相对,却无法进攻。
王濬和沐风在船上观察着,昨夜施洪已经将东吴水军的情形系数告知,西陵峡有五万水军,左右水寨扼守峡口,由留平镇守。
沐风言道:「吴军战船巡逻水上,一旦靠近,必会以弓箭骚扰,剩下的铁锁便不好熔断了。」
王濬眉头微皱,观察着东吴那几艘高大的战舰,上面同样装备了投石车,杀伤力必定不小,这最后的一段距离,才是胜败关键。 (5,0);
沉吟片刻,转头问沐风道:「军师以为,那施洪降意如何?」
「降意?」
沐风一怔,旋即明白过来,「将军可是要将施洪放回,以做内应?」
「正有此意,」王濬微微点头,「东吴水军强盛,不容小觑,只阻在这百丈距离之外,叫士兵舍命厮杀,实在不值。」
沐风双目微缩,低头思索,这一段距离如果用小船和艨艟强行冲击,倒也可以冲过去,但一旦到了封锁线之外,便缺少大船接应援护,很可能会全军覆没,而在水战方面,东吴的确有足够的经验来应敌。
「不知江北战事如何了!」
半晌之后,沐风抬起头来,看向江北方向,「若是魏将军已经出兵,搅乱孙权部署,消息传到西陵峡,施洪自会死心塌地,若魏将军还未动手,只怕其还在犹疑之间,心意未决。」
王濬背着手在船上来回走动,转了好几圈,忽然眉头舒展开来,一把拍在船舷上,咬牙道:「吾意已决,将施洪先放回去。」
「将军?」
沐风吃了一惊,不解地看着王濬。
「只叫几名随从跟他回去,」王濬笑道,「若江北已有消息,施洪自会设法助我过江;若其心意未决,尚自犹豫,也可藉此散布流言,叫留平起疑,叫他将帅不和,再见机行事。」 (5,0);
沐风恍然,竖了个大拇指,点头道:「将军妙计。」
王濬手扶船舷,望着江上忙碌的士兵,叹道:「大将军时常教导吾等要爱惜士卒,对敌军亦是如此,毕竟他们都是我大汉子民,不到万不得已,不可过多杀戮,自损实力。
若能以施洪一人性命,挽回千万将士的生死,何妨一试?」
「大将军高瞻远瞩,胸怀天下,有吞吐大荒之志,吾辈还着实目光短浅了一些,」沐风也神色一凛,迎着江风站立船头,任凭江风吹拂衣袖袍服,喃喃道,「观大将军所绘之『世界地图』,方知天下之大,这三国之地,何其渺小……」一提起世界地图,王濬忽然紧张起来,快步向传下走去:「事不宜迟,吾马上就让施洪回转,早日扫平江东,好远征东海。」
「嘿,好你个王士治,现在倒知道着急了?」
沐风见他神色匆慌,不禁摇头失笑起来。
刘封在荆州之时,曾召集数位水军将领,从世界地图上标出东海和南海几处岛屿,告知他们,这才是大汉水师真正的目标,出兵东吴,不过是实战演练而已。
看到偌大的版图,广袤的大海,还有刘封规划的航海路线,让几位水军将领兴奋莫名,年纪稍大的心急难耐,年轻的则双目放光,只是这几条线画出来,不用鼓舞士气,便叫所有水军都嗷嗷怪叫。 (5,0);
王濬一向沉稳冷静,以多谋善战出名,但第一次听到刘封的「大航海计划」,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,训练水军也更为勤奋,常常不到五更便开始擂鼓练兵。
但众将心里都很清楚,要想攘外,必先安内,所有的计划,都必须要在天下一统,汉室振兴之后才能实施,消灭魏、吴才是当务之急,所以王濬才更为迫切地想要进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