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439)
施洪问道:「将军可曾派人求援?」
「求援?」
留平扭头看了一眼桌上的令牌,无力笑道,「陛下败北,中军不保,江东受挫,蜀军正从豫章进兵,哪里还有什么援兵。」
施洪反倒心中一松,故意皱眉道:「只是如此一来,便只能你我自食其力了。」
「国之将亡,臣子何存?
江东危亡之际,正是吾等报国之时,」留平忽然提起精神,站起身来沉声道,「吾欲誓死守住西陵峡,不使荆州水军东进,为朝廷分忧,以报君恩,告慰家父在天之灵。」
施洪神色一凛,抱拳道:「将军忠勇,实令属下汗颜,在下愿与将军共进退。」
「嗯!」
留平微微点头,「吾有将军相助,定能守住西陵峡。」
施洪看了看留平,叹道:「将军连日忧劳,精神不振,还请早些休息,养足精神,待蜀军靠近峡口,方能与之全力一战,今夜便由属下负责巡视吧!」
「也好!」
留平自从昨日得知江北消息之后,便悲恸不已,一夜未睡,但军中之事还要他一人来处理,又不敢放松警惕,忧伤劳神,早已十分疲惫了,只是在勉强支撑。 (5,0);
看了看施洪的模样,又道:「将军先去洗漱整理一番,稍后寨中之事,便由你来布置,若蜀军来势凶猛,速来告知于我。」
「是!」
施洪见留平没有丝毫怀疑,心中大喜,告辞他出了营门,听到留平在招呼士兵传令,快步来至自己住处。
跟随他来的那几名心腹正在等候,见施洪进来,都围拢过来,有人将房门关上,等着施洪做最后的决策,这可是关乎大家今后命运的事情。
「陛下兵败,驾崩江中,东吴大势已去了……」施洪扫视众人,一声长叹,「识时务者为俊杰,我看蜀军必能一统江山,恢复汉室,我们早些行事,还能混些功劳,若等江东兵败再投降,就晚了!」
「我等愿听将军吩咐!」
「我等荣辱与将军俱为一体,要如何行事,将军只管吩咐便是。」
……这些人都是施洪的心腹,荣辱与共,纷纷响应于他,刚才进入营中,他们也打听到了消息,方才议论,也早已做了决定。
施洪来到窗前,看着黑沉沉的夜空,缓缓道:「好,你们先去歇息,子时到营中集合,我自有吩咐。」
第1327章 出乎意料
(4, 0);
西陵港共有五万守军,原本的一万多兵马本就是施洪所带,到了晚上,留平将令传下,施洪便将巡逻的士兵都换成了原本的守军。
趁着天黑,派遣心腹之人驾小舟来西口蜀军营中,叫王濬连夜派人熔断铁链,里应外合攻打水寨。
西陵峡虽然曲折,从水路进出要比翻山越岭来得快,送信之人一个时辰之后便回,王濬已经派兵连夜出发。
施洪马上将水军调集起来,大船一字排开在峡口处,小船在周围巡视,不多时便看到远处火光亮起,蜀军开始熔烧铁链,施洪只叫全军戒备,却不进攻。
两日时间,峡谷中的铁锁已经全被熔断,只剩下最后的二十多根因为在水军攻击范围之内,蜀军便早早撤退,没想到半夜又来。
吴兵见施洪并不进攻,任其熔炼铁锁,甚是奇怪,江面上的动静被大船遮挡,峡谷口的水寨很难发现这里的情况,有船队在前方巡视,后方防备也十分松懈。
眼看只剩下最后几根铁链,施洪才将几位将领召集到船上,将东吴形势和自己的抉择告知众人,叫他们去留自便。
一时间战船上一片譁然,将士们进退两难,不好抉择,孙权驾崩的消息传来,已经人心不稳,此时再看到荆州十余万水军即将突破防线,军心彻底大乱。 (5,0);
施洪倒也不强迫他们,叫已降的士兵准备船只放在江中,不愿跟他投降的马上乘船往下游逃走,此时再回水寨也是白白送死。
嘈乱之中,最后一道铁链也轰然断裂,荆州水军在星光下缓缓而行,巨大的战船如同怪兽一般逼近,后面黑压压一大片帆影,如同乌云过境,令人窒息。
噗通噗通——有人下定决心上船逃走,也有人还犹豫不决,施洪已经命令士兵驾驶居中的两艘战舰让开两旁,接应王濬大军到来。
十几艘小船划开波浪,顺江而下,如飞而去,到了峡谷口,还不忘向着守军大声示警,一片嘈杂,叫他们赶紧准备。
但此时一切已经为时已晚,荆州水军也是顺水而来,速度极快,舟船冲开水面,浪花飞溅,江水奔腾,声如巨雷,船上也纷纷亮起了火把。
咚咚咚——快到峡谷口的时候,船上战鼓响起,彻底将峡谷口嘈乱的声音淹没。
鼓声打破了夜晚的沉寂,在峡谷中回荡,黑暗中许多宿鸟惊飞而起,偶尔还能听到野兽的咆哮。
火光照亮了峡谷东口,绵延在整个峡谷之中,长不见尾,开路的五只斗舰很快便将两侧的水寨团团包围,火箭、投石纷纷射入寨中。 (5,0);
惊呼、惨叫、锣鸣声连成一片,东吴守军此时才明白刚才那些同伴为何如此焦急,喊了几声之后划船径直向东而去,竟不回营。
看到荆州水军蜂拥而至,众人慌了手脚,有人擂鼓,有人吶喊,乱成一片,还不等交手,寨中便起了大火。
施洪带领东吴水军让开通道,在江边足足等了近半个时辰,荆州船只才全部驶出峡谷,此时峡谷外尽是点点火光,铺天盖地,占满了整个江面。
看着那一艘艘高如宫殿的楼船,吴兵张口结舌,反倒庆幸他们逃过一劫,这样强悍的水军,在东吴听说只有孙权的飞云战舰才有,他们这些普通兵卒还不曾见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