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465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东吴以水军为主,水战又以弓箭为先,在弓弩方面自然颇为自信,骆统也正是倚仗于此,才敢主动请缨,要不然在城上也只能被动挨打。 (5,0);

吴兵出城之后,刀盾兵在前遮挡,弓箭手在后,还在百步范围之外,就开始张弓搭箭,肩头上裹着油布,点起火瞄准投石车和井阑射去。

河岸对面的蜀军也有防备,马上投石车便调整方向和角度,向着出城的吴兵抛射石块,鲜于丹在城上终于看到了一次发射五六块巨石的投石车,那景象,如同下了一场石雨。

这还不算完,井阑上的弓弩手也同时放箭,箭雨虽不算密集,但那都是连弩,一个人一次就能放出十几根箭矢,同样将出城的士兵覆盖。

面对遮天蔽日的石块和密集的连弩打击,骆统领兵才放了一通火箭便狼狈回城,查点人数,竟损失了大半士兵,城下尸体铺成一片,大多被砸成肉泥。

再看对面,虽然有一些火箭射到了投石车和井阑之上,但因为数量太少,很快就被蜀军浇灭,根本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。

骆统胳膊上受了伤,来到唐咨面前摇头道:「蜀军防守严密,根本无法放箭!」

「唉,这该如何是好?」

唐咨一声叹息,刚才的情景,他也看得清清楚楚,任谁来到这里,也是无济于事。

「唯有领兵从南北二门杀出,越过护城河冲击蜀军两翼,」骆统无奈道,「但蜀军兵多,如此便正中其下怀,恐怕有去无回。」 (5,0);

锺离斐见此情形,忽然想起来小时候为了捉钻进山洞的田鼠,大家都要用烟燻或者水灌,迫其出洞,今日的情形与捉田鼠何其相似。

「将军,有斥候回城了。」

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,亲兵前来报信。

「好,我去见他!」

唐咨赶紧去往府衙,叫锺离斐负责守城。

如果蜀军不渡河,暂且不必调兵上城墙去,只在角楼中监视,任凭他蜀军投石车再厉害,也不可能把城墙砸塌了吧!来至府衙中,见一名士兵穿着樵夫模样在等候,不等唐咨来问,便将蜀军屯粮之地详细告知几人。

唐咨大喜,命那人下去领赏歇息,与骆统、鲜于丹一同商议退敌之策。

鲜于丹言道:「既已探得蜀军屯粮之地就在石门山,不如连夜去烧粮,蜀军粮尽,便不得不退。」

骆统摇头道:「那石门山有一处峡谷,名叫石门峡,峡谷绵长曲折,十分险要,蜀军将粮草藏于此处,一来是此地隐秘,不易发现,二来也是因其易守难攻,一旦进入,必被守军发觉,恐难得手。」

唐咨也皱眉道:「粮草为三军之重,刘封重之,我们便更要毁之,只是不必强行去毁,若贸然出兵,被蜀军发觉,反来攻城,则吾等再无去处,还需想个万全之策。」 (5,0);

骆统一边重新包扎着箭伤,一边低头思索,言道:「为今之计,也只有毁粮方能逼退蜀军,只有设法引出守军,或者声东击西方可凑效。」

唐咨目光闪动,若有所思,忽然眼睛一亮,拍手道:「哈哈,我有一计,可叫蜀军大败。」

骆统和鲜于丹看着唐咨,等着他说出计划,眼神中更多的却是怀疑。

唐咨笑道:「方才我等太过谨慎了,骆将军既然说石门峡极为隐秘,想必刘封也是如此认定,他们定料不到我们早已得知机密,必无多少兵马守卫。」

鲜于丹皱眉道:「即便如此,石门峡易守难攻,也怕打草惊蛇啊!」

唐咨摆摆手,言道:「如今你我双方都在算计粮草,此时我却出一兵,不去石门山,反而绕道城北大庾山去取乐平,以断蜀军后路,如此一来,其军心自乱,岂不更好?」

骆统微微点头,却又摇头道:「但我兵力仅有三万,就算分兵去攻下乐平,但蜀军人多,又派兵攻打乐平,依然难以守得住啊!」

鲜于丹也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,今早这一战让他印象深刻,城中准备多时,还是无可奈何,更不要说轻兵攻下乐平,更没办法守住了。

唐咨却得意笑到:「待攻下乐平,蜀军必定慌乱,分兵去救,此时我却换了蜀军衣甲,扮做押粮军前往石门山,待混进石门峡中,嘿嘿……」「妙计!」 (5,0);

不等唐咨说完,鲜于丹便握拳低吼一声,双目发光。

骆统毕竟还沉稳一些,言道:「此计倒可一试,但就怕刘封听说兵马调出城外,反来强攻黟县,城中空虚,不好防备。」

唐咨笑道:「此事我早有计划,今夜本将亲自领兵出城,城中留五千兵,你二人虚张旗号,每日令一千士兵上城巡逻,更换衣甲旗号,交替而上,蜀军以为我们被打怕了,不敢大军布防,料他难以察觉。」

骆统言道:「将军亲自去,胜算更大,但黟县乃是重地,一旦丢失,丹阳便置于蜀军刀枪之下,为求稳妥,还是请陵阳刘将军发兵来援为上。」

「也好,我这就写信派人去陵阳,」唐咨虽然有些不悦,但也知道骆统是为大局着想,又对鲜于丹吩咐道,「鲜于将军接替锺离斐回营歇息。」

第1351章 望远镜

(4, 0);

兵进丹阳,秣陵便不远了,眼看胜利在望,不仅是刘封,军中文武官员也都十分欣喜,士气空前高涨。

征战数十年,从昭烈帝到小皇帝刘谌,已经经历三世,创立基业的股肱之臣大多物故,新一辈的力量正在成长,在刘封的带领之下,越战越勇。

孙权虎踞江东四十余年,与汉军分分合合,反反覆覆,江东猛虎变成了纸老虎,奄奄一息,垂死挣扎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