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477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刘封笑道:「今先生归汉,顺势而为,乃是大义也,孙权也为汉臣,何来背主之说?」

刘纂抬头看了一眼刘封,摇头苦笑,不过刘封能够亲自出迎,倒是的确让他心生感动,而且又不以俘虏相待,哪里还不知进退?

来至府衙之中,一切如旧,甚至连物件摆设都未曾动过,刘纂扫在眼中,心中却唏嘘不已,不止是陵阳换了人,江东换主恐怕也不远了。

有人端茶倒水,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,刘纂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情愫,这茶并非他常喝的云雾茶,而是汉昌号的南中茶。 (5,0);

军情紧急,现在可不是客套寒暄的时候,坐定之后,刘封开门见山问道:「不知宛陵有多少守军?」

刘纂一叹:「仅有三千兵……」刘封眉毛一挑,看了看寇威,吩咐道:「吾已派胡将军一早出发去取宛陵,朱据闻讯,必定发兵援助,你马上领五千轻骑往丹山要道埋伏,见机行事。」

刘纂看在眼里,心中再次感慨,刘封用兵向来果决,原来早已派人去攻宛陵,而寇威这一支人马,却又让人出乎意料,有备无患,便是他常胜的秘诀。

「遵命!」

寇威闻令,转身便风风火火大步而去。

寇威走后,刘封轻叹道:「先生有好生之德,陵阳守军必定心存感激,但骆将军还在石门山苦等,吾欲请先生前往说降,不知尊意如何?」

刘纂吃了一惊:「骆将军还安然无恙?」

「正是!」

刘封颔首笑道,「骆将军与先生约定十二日接应,此时还在准备粮草呢!」

「十二日?」

刘纂一怔,猛然大悟,「原来只是改了信中日期,怪不得、怪不得……」此时他终于明白,原来这次运粮的并非骆统,刘封只是将书信改了一个字,而他和骆统约定的那几个词句却与此无关,怪不得没有发现任何破绽。 (5,0);

刘封笑道:「山中运粮者,乃是唐咨也!」

「原来是他!」

刘纂早知道唐咨已经投降了,当年庐陵、东冶、南海等地出现叛乱,他与唐咨作为副将随吕岱平叛,相处一年之久,也算是故交了。

刘封言道:「骆公绪也算得一位赤胆之人,吾不忍杀之,请先生与唐将军一同去劝降,但愿他能明大势,识时务,不枉这一身之才就此埋于黄土之中。」

刘纂抱拳道:「在下新降,寸功未立,便受将军如此礼待,心中惶愧,甘愿去劝说骆将军归降。」

刘封笑道:「这便最好,且先休息一日,明日再去未迟!」

刘纂走后,刘封看着桌上地图,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,只要胡遵拿下宛陵,距离建邺便不过一日路程,不管水军进度如何,东吴已经完全没有抵抗之力了。

「报——」正和陈寿讨论江东地形分布之时,有探马来报,却是冯习派人前来报信,虎林港守将周平听说会稽失守,东吴大势已去,主动归降。

陈寿不由笑道:「看来江东已经彻底人心涣散了,那周平乃是周泰之弟,尚且已经心灰意懒,其他文武将官可想而知。」

(5,0);

周平的主动投降,是撬动江东人心的一个巨大突破口,有了第一个,很快就会有第二个、第三个,攻占宛陵之后,效果会更加明显。

刘封马上传令道:「即刻回告冯习,封周平为奋武将军,二人一同前往采石矶,早日攻下牛渚,则孙亮不战而降。」

整备兵马,出榜安民,刘封命李丰向黟县和陵阳以西的各县送去书信,叫他们主动归降,只要不做反抗,便一切人事如旧,等候大汉政令下达后执行即可。

第二日刘纂才要出门,胡遵先派人送来消息,宛陵已经被拿下,乌程的朱据还未来得及发兵,却因连失两城被孙峻几人弹劾,一道圣旨召回建邺去了,命大将军诸葛恪掌乌程人马,来救宛陵。

刘纂叹息数声,此时已经彻底死心,带着几名随从前往石门山劝降骆统去了。

刘封马上留李丰守陵阳,蒋班守黟县,各留一万兵马,大军马不停蹄赶往宛陵,宛陵已经逼近建邺,诸葛恪此时一心只想保护建邺,定然无心偷袭他处,即便他分兵去断后,也无济于事了。

宛陵是丹阳郡治,自从孙权迁都建邺称帝之后,丹山以东的地盘便划归建邺所有,为各王子公卿的封地,丹阳郡再一次被压缩,此时已经基本尽归汉军之手。 (5,0);

才来到城中,潜藏在建邺的云羽卫便送来密信,朝堂之上已经开始争执起来,以孙峻为首的投降派和陆凯为首的死守派僵持不下,两人都是托孤大臣,各执一词,谁也无法说服对方。

朝堂上还有一部分观望者,他们都在等待朱据和诸葛恪的反应,朱据即将回城,诸葛恪手握兵权,此时二人的意见至关重要。

刘封沉思片刻,对来人吩咐道:「陆宏兄弟已经投降,并将陆郁生嫁于阎宇,此事马上在建邺大肆宣扬,就说陆家暗中已经归汉,陆凯只是故作姿态,实则是试探江东人心,以便将来汉军取了江东,好做分辨。」

来人闻言大喜,他也是第一次见刘封,赞叹不已,麒麟王就是麒麟王,三言两语就把陆凯给拉下水了,一旦陆凯不得大家信任,朱据兵败回城,恐怕也难以力挽狂澜了。

如今唯有诸葛恪手中还有不到十万兵马,但被挡在乌程,汉军将先到建邺城下,城内已经完全乱了套了。

第1362章 争执不休

(4, 0);

建邺城,在孙权死后不久,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