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494)
陈寿闻言大惊:「殿下,你该不会是要……要亲自出征讨逆吧?」 (5,0);
「不错,吾正欲亲自去捉拿这些异想天开的混蛋!」
刘封一咬牙,起身道,「诸葛恪不是一直想和本王交手么?
我这就满足他,顺便将夷洲平定,叫其世世代代归于我大汉王朝,谁敢觊觎,绝不容情!」
「殿下,为了区区一座孤悬海外之地,何必如此?」
王濬赶忙起身劝道:「今不忍小忿,而发雷霆之怒,非殿下平日志行万里之举也!今魏国尚存,强敌在侧,殿下乘桴远征,恐中原有乱,陛下戚至而忧,若有差池,悔之无及呀!」
。
今江东见众,自足图事,但当昔桓王创基,兵不一旅,而开大业。
陛下承运,拓定江表。」
权遂征夷州,得不补失。
陈寿也道:「殿下,待天下大定,大事时捷,则夷洲不讨自服。
望殿下息战养兵,以威逆臣,早定中夏,垂耀汉室为上。」
「望殿下三思!」
王濬等人也都纷纷起身抱拳请命,他们是在想不通,刘封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小的夷洲如此固执。 (5,0);
「诸位不必再劝了,吾意已决!」
刘封却不为所动,背着手来到门口,缓缓道,「尔等不知我心中之恨,不懂我无力之憾。
凡欲割裂我大汉疆土者,虽远必诛,绝不姑息,哪怕是茍延残喘,也不行!」
沐风皱眉道:「殿下既然一心要发兵,倒也未尝不可,区区夷洲,只需万余兵力足矣,只是水军连月交战,战船还未修葺整备,恐怕也要耽搁两三月。」
「诸位多虑了!」
刘封转身对众人笑道,「吾岂不知天下之重?
眼下即将入冬,不易用兵,但夷洲却不同,四季如春,草木无霜,无惧风雪之患!别忘了除了荆州水军之外,本王早已开始训练还上之师了!」
王濬一怔,想起来蒋壹兄弟,惊呼道:「海军?」
「正是!」
刘封缓缓点头,冷笑道:「海军组建已经三年有余,也该拉出来练练了。」
王濬松了一口气,失笑道:「原来殿下早就有意练兵了。」
刘封笑道:「堂堂海军,若是连小小的夷洲都无法征服,更遑论远航海外,讨伐倭寇?」
第1377章 有备无患
(4, 0);
虽说刘封决定以攻代练,但他亲自领兵,众人还是担心不已,王濬请命由他领兵去夷洲,却被刘封拒绝了。
现在东吴的水军刚刚投降,需要收编训练,只有王濬能担当此大任,而且荆州和东吴的水军将来要沿海北上,攻打河北,还需要探路准备,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刘封执意亲自出征,一来是想踏上夷洲,将其彻底征服的执念,二来也是因为各郡接下来都是内政整顿时间,他对这些事情颇为头疼,乾脆带领海军出航,权当消遣散心了。
现在洛阳有马良、荀方、张苞等人,兖州有姜维、徐陵,河内有邓艾、杜预,淮南有魏延,江东有关平,刘封大可放心让他们治理各辖区。
即便自己在海上耽搁了时间,万一司马懿到了邺城,举兵杀来,姜维、邓艾和杜预几人也绝对有一战之力,更何况这一次淮南之战,魏军也损耗不少,也需要时间休养整顿,司马懿不可能大肆用兵。
自始至终,刘封都从未想过要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,他更依赖的是这个时代的名将能臣,只是借用历史之监将他们每个人安排到最合理的位置上。
能让他们各尽其能,最大限度发挥其才干便足以,不让明珠蒙尘,人才埋没,这已经很不简单了。 (5,0);
贺邵跟随陆抗出海,吴郡其他官吏纷纷请降,各县也都送来降书,境内肃清,关平听说刘封要出海,连夜从乌程赶到建邺,一脸问号。
寇威和胡遵等人也都再次劝解刘封不要如此冒险,即便要征讨夷洲,让蒋壹兄弟领兵便足够了,但刘封心意已决,绝无更改。
江东之事交给关平,刘封马上斟酌出征人选,这是在大海之上,还不同于江上等普通的水路,虽然他说得轻松,但深知航海的凶险,必须要谨慎挑选出海之人。
关平见刘封铁了心要出海,在人选问题却又犹豫不决,写写画画,好几张纸上的名字都涂抹几次,不禁笑道:「大哥用兵一向如有神助,这次为何如此反覆犹豫?」
「你懂什么?」
刘封抬头瞟了一眼关平,轻哼道,「海上不同于陆地,我是去收拾裂土之人,可不是去大海里喂鱼的。」
关平大笑道:「哈哈哈,原来大哥也怕死!」
「唉,又有谁不怕死?」
刘封无奈地摇摇头,「司马公曾说过,死有轻重,我怎能让三军将士葬身鱼腹,死得憋屈?」
关平微微点头,言道:「你带着三弟吧!他如今武艺大进,据说已与家父当年境界相当了,又是游侠出身,专柯不在,有他跟着,我也放心。」 (5,0);
「嗯,关索是一员勇将,我也打算带着他!」
刘封点头道,「除了文武之外,还要多带军医。
当年卫温、诸葛直折损大半兵力,就是因为夷洲湿热,病患太多所致,陆逊也因医药不足而病逝他像,这都是前车之监吶!」
关平眉头微皱,言道:「半年前我听说吴普去了南郡,可派人寻找他的行踪,听说夷洲四季草木葱翠,奇花异草极多,更有无数仙草,我料他必会欣然同往。」
「很好,那就派人去找吴普,叫他在会稽东治会合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