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572)
「城门守将何在?」
还不等守军问话,便有一人打马上前,这人身形高大,面貌威严,如同一尊神像一般。
那守军一怔,瞪眼道:「你是何人?
好大的胆子,还不下马拿出路引,接受检查?」
「嘿嘿,胆子倒是不小!」 (5,0);
那人冷然一笑,撇嘴道,「要检查爷的路引,你小子还不够资格,快去将守城之人叫来。」
「大胆!」
那士兵也有几分横气,马上便举枪指向了马上之人,厉声道,「这是两军前线之地,你们胆敢在此放肆,莫非活腻歪了不成?」
「我倒要看看,谁敢动手?」
那人冷哼一声,伸手就抓住了腰中的宝剑。
「老三,不得无礼!」
就在此时,人群中一人沉喝一声,那马上之人身躯微动,只好低下头,勒马转回,委屈道:「大哥……」「守军秉公办事,并无过错,不要为难他,」那人淡淡一笑,对身旁另一人吩咐道,「去将路引拿给他们。」
前方的另一人答应一声,乾净利索地翻身下马,从怀中掏一纸公文递过去。
那士兵撇着嘴用两根手指头夹过来,才扫了一眼,猛然间脸色大变,当啷一声,手中的枪也掉在地上,双手抓住文书仔细看了起来。
「啊,大……」「不许喊叫!」
护卫一把拉住了要下跪的士兵,低声笑道,「此事不可声张,快让我们进城。」 (5,0);
「呃……是,是!」
那人额头上冒着细汗,咽了一口唾沫连连点头。
护卫从他手中将公文取回,装在怀中,转身上了马,对那还在呆愣的士兵喊道:「喂,还不放行?」
「啊?」
那士兵一怔,回过神来,赶忙拿起兵器,对后面的守军挥手大叫道,「让开让开,通通让开,不许阻拦!」
其他守军都莫名其妙,但看到检查官文的人如此紧张,猜测这行人更是来历不小,都不敢拦阻,让开在一旁。
那士兵扶了扶头盔,躬身站在一旁,头也不敢抬,等着几匹马过去,忽然见到四个马蹄站在了面前不动,不禁诧异抬头,便看到一张温和的面庞,唇上留着一撇髭须,双目明亮。
「嗯,秉公值守,不错!」
那人的声音恰如这天空的暖阳。
那守军一怔,还未反应过来,一行人已经入城去了,望着远去的马匹和背影,守军愣在原地,如同雕塑一般。
「啊——」忽然间,他跳起三尺来高,大叫道,「夸我了,大……大……是他夸我了,哈哈哈——」其他守军见他突然发癫,纷纷围了上来,向他打听这行人的来历,那士兵却只顾自己大笑,对这些人的来历缄口不言,急得其他人恨不得将他按在地上猛锤一顿。 (5,0);
进城的这行人正是从江东赶来的刘封一行,从曲阿登陆之后,刘封在建邺停留数日,见一切政令都正常,有关平和陆凯等人在,他也不用操心,倒是担心前线之事,便悄然渡江北上来见魏延。
府衙门口的士兵不认识刘封,却认出了关索,正要通报,就被关索拦住了,才进入府衙之内,就听到魏延的喝骂之声传来:「你们两个混小子,给我狠狠地练,两个打不过一个,真给老子丢人!」
刘封和关索相视一笑,就知道魏延又在教训魏昌和魏荣了,马上便传来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之声。
从府衙转过庭院来到右边的廊台,便是一处极大的练武场,尚且微寒的天气,却见两个人正赤着上身舞刀厮杀,寒光阵阵。
透过一株桃树干枯交错的枝丫,便见魏延正斜躺在摇椅中,翘着二郎腿,手中拿着半截指头粗细的竹竿,晃晃悠悠地观战。
啪啪啪——刘封站在廊台上,抬手鼓掌,魏延虽然年纪大了,但看起来精神不错,魏昌和魏荣的武艺在张苞等人跟前自然比不了,但在军中也是佼佼者,不想他还如此严厉。
单调清脆的掌声惊动了父子三人,魏延起身转头一看,紫黑色的面膛一双眼睛猛然瞪大,揉了好几下,才猛然大笑起来。 (5,0);
魏昌和魏荣也看到了刘封和关索,扔下大刀就跑了过来:「殿下,关将军,你们怎么来了?」
「哈哈哈,子益,你总算来了!」
魏延站起身来,一头白发在阳光下显得通透光亮,身躯依然笔直,叹道,「你若再不来,我这把老骨头可要折腾散架了。」
刘封上前笑道:「魏叔叔此番立了大功,天下无人不晓,可喜可贺!」
关索推开围上来的魏昌兄弟,快步走过去躬身抱拳道:「末将参见楚王殿下!」
「去去去,滚一边去!」
魏延抬起一脚踢了过去,关索跳着躲开了,与魏荣兄弟三人站在一旁大笑起来。
「你们几个小子,等着的,看我不好好练你们……」魏延指点着几人冷哼一声,拉着刘封就往屋内走去。
「魏叔叔莫急,我这还给你带来一位大军师呢!」
刘封拉住了魏延,向他介绍身后的两人:「这位便是江东陆家,陆伯言之后陆抗陆幼节!」
魏延吃了一惊,上下打量着陆抗,满意点头赞道:「哎呀,原来是陆伯言之子,名将之后,欢迎之至!」
第1449章 新老交替
(4, 0);
院子里一片欢腾,倒把刚来的陆抗和袁林给看傻了眼,他们与刘封一路相处,多少还能适应,没想到这威震天下的魏延竟然也是个老顽童。
魏延如今算是大汉朝上下资格最老的元老了,而且此人性格刚烈,当年在长沙就斩了韩玄,又追随刘封入蜀,镇守汉中前线,奇兵出子午谷,守长安取洛阳,诈叛骗过天下所有人……历数魏延这戎马一生,无不都是铮铮铁骨,浴血疆场,试想这样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将,不应该是威严冷漠,杀气逼人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