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580)
马隆抱拳赔笑道:「在下之言,并非是我一人之言,而是官府其他人会如此猜测,不得不先为大侠着想,试想这里出了几十条人命,巡按又被劫持,若官兵追来,第一个要追查的,恐怕也是竹山小筑吧?」
公孙简双目微缩,揪着胡须半晌不语,马隆这句话软硬兼施,说得倒也在理,绿林人在葛陂袭杀官兵,谁都知道中原大侠在此,必定都会来查问。
就算相信公孙简不会这么做,但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,公孙简号称中原第一大侠,又岂能容忍这样的事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?
刘封笑道:「此事明理之人便看得出来与公孙大侠无干,哪有人会在自己面前设谋堵截官兵?
我看此事其中必有蹊跷,若非有人栽赃陷害,便是故意挑衅大侠之威,听说前辈有侠义堂的豪杰令,恐怕此人别有用心啊!」 (5,0);
「哼,好大的胆子!」
公孙简也想通了其中的关窍,迈步走下台阶,缓缓道,「救人要紧,老朽就不请几位喝茶了,这就去找人。」
刘封吃了一惊:「这诺大的葛陂,贼人又自尽而死,到哪里去找人?」
公孙简言道:「离此不远十里之外的另一座山上还有个青龙寨,这些贼人原本是黄金余孽之后,啸聚山林,沆瀣一气,善恶不分,做事全凭个人喜好,此事必定与他们有关!」
「原来还有个青龙寨!」
马隆吃了一惊,「以前似乎从未听说过。」
公孙简言道:「青龙寨自从黄巾被灭之后便隐匿山中,很少出动,经常做些鸡鸣狗盗之事,偶尔打家劫舍,便藏在深山,前者魏军几次搜查,并未找到他们的巢穴,以为是流寇所为,便不了了之了。」
刘封皱眉道:「这葛陂仰仗公孙大侠之名,闻名中原,未料山中就由恶贯满盈之辈,前辈既然知晓此事,为何不肃清境内,发倒让贼人屡次为患?」
「唉,这也是老朽一时心慈,才铸下大错啊!」
公孙简一声轻叹,言道,「这青龙寨男女老少也有一百多人,平日里在山中也种地,只是到了冬日便去抢劫偷盗,却并不伤害人命。 (5,0);
老朽曾暗中跟随他们几次,见其劫盗皆为贪官大族,只要不伤人,也就囫囵而过,否则强行追究,那数十位老弱妇孺又该何去何从?」
「原来如此!」
刘封微微点头道,也叹道:「战乱征伐,不知多少人家破流离,数十年征战未曾平息,孰之过也?」
「国家兴亡,王朝兴衰,总有人要受此连累,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?」
公孙简瞟了刘封一眼,言道,「青龙寨终究养虎为患,老朽脱不了责任,这就与三位一同去要人。」
马隆见公孙简知道青龙寨的位置,而且听他的口气,似乎吃定了青龙寨的人,不由大喜,赶忙道谢。
公孙简也不叫随从跟随,便带着刘封几人从竹林右边的一条小径快步走向后山,直奔青龙寨而去。
第1456章 青龙寨主
(4, 0);
公孙简年纪不小,但身手却十分矫健,走在山路上健步如飞,一人在前,将刘封几人甩开了十几步距离,他们只能快步跟随,马隆和两名护卫更是小跑而行。
「这青龙山可是风水宝地呀,只可惜被贼人所占,污染清净之处!」
公孙简疾走一阵,回头看到几人快步追赶便放慢脚步,等刘封赶上来,才指着远处一条绵延的山脉慨然而叹。
刘封问道:「这青龙山莫非还有什么来历不成?」
「不错,据传这青龙山可是成仙之所,」公孙简言道,「昔日仙人费长房修炼,便在葛陂之中,因忧不得到家,其师壶公以一竹杖与之,房骑竹杖辞去,忽如睡,便已到家,将竹杖弃葛陂中,视之有青龙出其中,腾空而去,这座山据说便是那竹杖所化,每到日出夜幕之时,时常云雾缭绕,灵气十足。」
刘封点头道:「这些云雾想必对青龙帮匪众隐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吧!」
「的确如此,阁下可谓一语中的,青龙山常年云雾不开,若隐藏其中,实难发现!」
公孙简回头看了一眼刘封,对他的目光独到之处颇有些诧异,一般说起这些话题,人都会想着费长房成仙和青龙之事,刘封却将注意力放在了云雾之上。 (5,0);
刘封笑笑:「只是想起前辈方才说青龙寨贼人隐匿山中,有感而发。」
公孙简微微点头,不再说话继续赶路,不多时便到了山坳之中,一道小溪潺潺流动,此时已到中午,公孙简让大家歇息一阵,吃点乾粮继续赶路。
公孙简却不吃喝,就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,看着几人问道:「方才急着赶路,未曾请教三位名号,失礼失礼。」
刘封抱拳道:「在下风流侠,这位是我师弟,人称双锏太保,我二人是从会稽来,奉师命前往侠义堂,顺便游历一番,果真中原广袤,与江东大不相同。」
公孙简看似点头,眉毛则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,刘封没有说出他的名姓,只说江湖诨号,还是个没闯出什么名堂的外号,这对一位前辈来说有些不敬的。
不过公孙简久经江湖,知道二人也是不愿报名,便笑道:「不知二位是何人高徒?
江东一带高手云集,也有老朽一二好友,说不定还是故交呢!」
刘封神色不动,抱拳答道:「不知前辈可曾听过江南烟雨楼?」
公孙简不由动容:「你二人是烟雨楼的人?」
「正是!」 (5,0);
「原来是江家的门徒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