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592)
「罢了!」
公孙简有一声叹息,站起身来言道,「将此人尸首尽快处理,你暂时不必离开陈留,司马馗一行明日必亡,待交接了官衙事务,我再带你回葛陂。」
魏超吃了一惊:「司马馗他们为何必死?」
公孙简冷笑一声:「你们也太小看汉军的实力了,司马馗精于心计不假,但需知人外有人,这一切早已在官兵的监视之下了。」
「啊?」
魏超惊问道,「那,那冒充巡按之事为何无人过问?」
「这是引蛇出洞罢了,」公孙简叹道,「司马馗自以为技高一筹,却不料已经进入他人牢笼之中,这一次他插翅也难逃!」
「那我岂不是……」魏超愕然,忙道,「那我们为何还不速速离开,远离这是非之地。」
「不必着急!」
公孙简看到魏超紧张起来,知道他已经从狐狼卫的阴影中脱离出来,笑道,「那我暂离官府,我自有办法让你戴罪立功。」
魏超上前一步问道:「我该怎么办?」
公孙简缓缓道:「其一,将你所知陈留狐狼卫的巢穴都告诉官兵;二,无论官府还是市井之中,只要你所知的狐狼卫之人或者怀疑之人,全部罗列出来。」 (5,0);
「这……」魏超忽然面露为难之色,犹豫起来。
「司马馗行事如何,难道你至今还看不出来么?」
公孙简冷笑道,「再说了,狐狼卫从今之后将在世上除名,包括司马馗也性命难保,你还有何顾虑?
不藉此机会改过立功,难道要等着狐狼卫的人都被查出来将你逮捕入狱么?」
魏超一怔,不自觉后退一步,愣了半晌之后,咬牙道:「好,既然他司马馗不仁,就休怪我不义了!」
公孙简这才满意点头,起身拍了拍魏超的肩膀:「但凡做事,为民为国,方为大义,此番你能迷途知返,老夫心中甚慰,你马上连夜罗列狐狼卫名单线索,待老夫取回巡按大人的印信,还有一件功劳送与你。」
魏超无奈道:「印信已经被司马馗带走了。」
「呵呵,这你就不必操心了!」
公孙简淡然一笑,迈步走到门口对着黑暗之中朗声道,「霍将军,请进来吧!」
不多时便见一位相貌俊美的少年武将进入房间,这人剑眉星目,全身戎装,向公孙简行礼之后,对魏超抱拳道:「在下霍戈,奉命前来剿除狐狼卫余孽,先生可否告知其巢穴?」 (5,0);
霍戈的名号魏超可是知道的,虽然他不如张苞等人有名,但也是汉军中的主力大将,没想到竟然到了陈留,而自己居然毫无知觉,看来这一切果然在汉军掌控之中。
心中一阵后怕,看了公孙简一眼,走到书案后面拿出一副陈留的地图来,那笔在上面标注了基础地方,一一说与霍戈,这些都是他知道的狐狼卫所在之地。
霍戈满意收好地图,抱拳笑道:「先生为中原稳定立下大功,事成之后,必有重赏!」
魏超苦笑道:「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」
霍戈快步而去,公孙简也走到门口说道:「莫忘了将名单仔细整理出来,多抓一个狐狼卫的余孽,你我便少一份危险。」
「是,这我自然知道。」
「杀手已死,但你还需小心,多留守军看护,过了明日,就可安心了。」
公孙简走到门外,没有回头,望着天空的繁星一声轻叹,身躯微微震动,只听到衣袂飘动的声音,整个人便忽然消失了。
「多,多谢……」魏超怔然望着空寂的院落,心中也忽然变得空落落的。
第1467章 渡河北上
(4, 0);
自魏延假意叛变,骗过曹爽将夏侯霸调到淮南之后,从虎牢关到荥阳,再到陈留以及兖州境内,很快便被李胜假借曹爽的将令改换守军,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大汉的城池。
从荥阳至济阴,濮阳、陈留等城池变换旗帜,且毫发无伤,等百姓们发觉的时候,一大早便在城门口和大街上张榜贴文,他们的主人已经换了人。
虽说中原被曹魏统治几十年,但还有许多老一辈的人犹记大汉前朝,听说汉军又掌管城池,又与百姓毫发无伤,境内倒也民心安稳,未见有大的动荡。
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无论谁当官,只要能保障他们的按了稳定,不受战火侵扰,不被强人欺压,便已经知足,大汉的旗号再次席卷中原,在心理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罢了。
这一日听说两州巡按经过荥阳境内,要北上大河,沿途官兵驿站和百姓都来观望,这几月时间内,大汉的政令比几十年前更加开明,百姓无不感激,夹道欢迎。
不过巡按大人似乎急着赶路,即便在馆驿中也不会耽搁太久,稍事休息,吃过一点简单的乾粮便继续赶路,所过之处无论官员还是百姓,都只是匆匆一瞥。
有些百姓还暗自埋怨,明明巡按是要巡察各郡县,体察民情,上报天听,这孙巡按可好,所过之处连当地官员都不接待,还谈什么巡视? (5,0);
不过牢骚归牢骚,大家也无事可呈,无冤可申,官府又发放许多粮食,马上就要下地耕种,议论一阵,都忙着去翻新土地了。
巡按队伍一行近两百人,匆忙赶路,从早上出城,马不停蹄望北而进,等赶到官渡境内的时候,已经到了黄昏时分。
官渡位于中某县东北方向,中某县令闻讯带人匆忙来拜见巡按,却不料他已经进入官渡军营去了,心中纳闷不已,只好怏怏而归。
官渡是黄河两岸的重要港口,与济水、濮水相接,向北与河北的延津港隔河相望,向东水路可直通濮阳、济阴境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