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638)
刘封淡然一笑,看向一脸茫然的格利亚:「掌柜的,不知你们二人是如何相识的?」 (5,0);
格利亚一怔,皱眉思索片刻,言道:「大概是年前的时候,陈先生到我一间铺面来买冬衣,却又看中了几块玉石,因他要的数量多些,掌柜的不敢做主,便找到了我。」
刘封微微点头,言道:「你听说他便是长安四俊,而陈贯又有意相交,你们二人便渐渐熟稔,结为好友了吧?」
格利亚吃了一惊:「啊?
你,你怎么知道?」
刘封笑道:「掌柜的仰慕陶朱公既能安邦定国,又能富可敌国!一心想要结识文士,附庸风雅,却始终不可得,可有此事?」
「嘿嘿,这个,这个……」格利亚一阵尴尬,低着头不好接话。
「但这中原大多士林之人自视清高,一来不屑与商贾为伍,二来更不愿与外族亲近,士林普遍如此,更何况这是在长安?」
刘封一声轻叹,格利亚却暗自点头,又道:「这长安四俊以文章闻名,声名鹊起,虽然还不未入朝为官,名重一时,但都是今年科考的热门人物,突然有一人亲近,掌柜的想必求之不得吧?」
格利亚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陈贯,苦笑道:「的确如此,能与陈先生结识,的确是我的荣幸。」
(5,0);
刘封又叹道:「但你却不知,这四俊只是他陈贯自己苦心炒作的虚名罢了,一切只是为他将来行事方便铺路而已。」
「啊?」
格利亚一怔。
陈贯却冷笑道:「阁下是说,我自己炒作名声,是为了结好格利亚?
长安四俊之名已有一年之久,我若如此苦心策划,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?
没有这些虚名,便不能结交好友了?」
格利亚讪笑道:「对对对,我与陈先生也算是一见如故,一向相处愉快,没有四俊的名号,也一样会成为好友。」
刘封笑道:「长安四俊的名号大有用处,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,若无这四俊之名,你怎会对他有敬畏之心,又言听计从呢?」
格利亚愕然说不出话来,这倒是事实,如果陈贯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,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便没有这么高,自然就不会有敬畏之心。
陈贯微哼一声:「就算如此,但这四俊之名早已有之,为何便偏偏断定是我在暗箱操作?」
刘封言道:「长安四俊,首屈一指的当属尹宗,其家学渊源,学识广博,又继承其父尹默之爵位,即便没有科考,在朝中也有一席之地,而且此人醉心于左氏春秋,连少年好友都很少来往,似乎无意于此虚名吧?」 (5,0);
看陈贯不说话,刘封又道:「再说赵丹,其乃是孔祥门生,作为孔门之后,又是太学院炙手可热的人物,有其师把关,更不屑于这四俊之名了。」
格利亚忙问道:「那,那不是还有个石鉴么?」
「石鉴本身出身微寒,但此人志趣高雅,听闻此事便离开长安,可见其更无意于此了,」刘封微微摇头,笑道,「这四人之中,其中两人无需藉助四俊之名,一人无意于此,能够得益者,便唯有他陈贯了。」
陈贯冷然一笑:「这四俊乃是坊间之说,就算他们三人并无此意于此,还能挡住百姓之口?」
「无论如何,此事既然有人说起,便必定有源头,至于从何而起,自然是无从查起了,」刘封也没有强逼陈贯承认,叹道:「这四人之中,一人为世家之子,一人为名门之后,再加入寒门之士石鉴,如此一来,四俊之名既可借着太学院和尹家的影响力而迅速扩张,也没有人会说此事有失公允,人物选择,着实巧妙!」
第1509章 幕后主使
(4, 0);
刘封这一通分析,看似在理,却又没有确切证据,这种类似的排名屡见不鲜,有人故意提出来不假,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当事人所做。
果然陈贯闻言一阵大笑,反问道:「却不知在下如此苦心布置,耗费心机,能有什么好处?」
刘封言道:「其一,一旦出名,对于你卖字画文物便大有好处。
为何四俊之中除了石鉴很少有人见他真面目之外,人人都知道陈贯善监古物,甚至收藏买卖?
就算你并没有真的卖于那些官员,但想必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,赚了不少钱吧?」
陈贯一声微哼,并未回答,显然是承认了刘封的说法。
刘封又道:「其二,你便可以藉此便宜行事!比如这半月来的筹划,格利亚在西市摸爬滚打近十年,即便他率性坦诚,城府不深,也绝非初入商场的雏儿,为何在短短不到一月时间内便决心开设一家当铺,而且铺面开张不满十日,便不惜一切代价敢接下如此大的一单生意?」
陈贯眼角一阵抽搐,冷笑道:「那是他自己的选择,能否赚钱,也是他自己的本事,在下并无参与,与我何干?」
刘封也冷笑道:「当铺之事,你自然没有参与,但格利亚如此托大,并且信心十足,这一切背后的底气,便是源自于你吧?」 (5,0);
格利亚经过刘封一番分析,此时也在低头思索决心开设当铺前后的一些事,果然那一段时间他与陈贯几乎每日都要喝酒吃饭,促膝长谈。
好几次就在这间书房里,他亲眼看到陈贯收了几幅字画,转手卖给其他人,轻轻松松赚了几十金,他一个店铺一天时间大概也就收入七八千钱,连一金的入帐都没有。
其中有一次陈贯从一位看似身份高贵且神秘之人身上转了一百金,格利亚便再也忍不住了,开始打听这行的一些事,在陈贯有意无意地引导之下,便动了开当铺的心思,一旦有了这个念头,便一发不可收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