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659)
邓艾双目一阵收缩,缓缓道,「将军难免阵头亡,男儿大丈夫,为国效命,得死于两军阵前,幸耳!」
「将军?」
句扶和罗宪大吃一惊,想不到邓艾会做出这等决定,在阵前要舍弃亲生之子的性命。
「哈哈哈,爹爹,孩儿不怕死!」
就在此时,关上被绑着的邓忠却仰天大笑起来,大声道,「孩儿受父亲教诲,更不忘赵将军的训导,早将生死忘却,父亲千万不能因我一人而退兵啊!」 (5,0);
秦坦正等着邓艾回话,没想到邓忠却如此慷慨激昂,吓了一跳,赶忙命人将邓忠押下关去,再被他说几句话,邓艾就算有心要救这个儿子,在两军阵前也无法徇私了。
「父亲,养育之恩,待孩儿来生再报了……」邓忠的大叫声从关上传来,回荡在山谷之中,令人动容。
「传令三军,安营扎寨,准备军器!」
邓艾最后瞟了一眼星轺驿的关头,调转马头回到本阵,对左右冷声下令。
三军将士无不震惊,看邓艾这意思,是铁了心要放弃邓忠了,此时连句扶和罗宪也不知该如何劝说了,真是进退两难。
邓艾默然退到后军,坐在一块岩石上怔然不动,亲兵也不敢去打扰,谁都知道他做出这样决定,虽然邓忠言辞豪壮,但他心中必定十分痛苦。
邓忠被俘,邓艾壮士断腕,士兵们虽然被他们父子的气度所震动,但这股悲壮无疑让士气正盛的汉军大受打击,将士们默然在关下准备着,却显得十分压抑,等待他们的,唯有接下来攻城之时的爆发。
三军沉默之时,在远处观望的孔琪犹豫再三,忽然一咬牙来到邓艾面前,抱拳道:「将军,属下有一计可救贤侄。」
邓艾缓缓抬起头来,眼中的悲伤很快隐没,强笑道:「你有何计?」 (5,0);
孔琪言道:「将军可还记得刘邑?」
「刘邑?」
邓艾皱起眉头,想了一阵才问道,「可是当年营中那位兵长?」
「正是他!」
孔琪点头道,「此人现为这星轺驿的副将,若是能说动他归顺,便可里应外合救出贤侄。」
「唉,近十年不曾联络,当年情义也只是了了,只恐无济于事!」
邓艾无奈叹息,苦笑道,「就算能劝得动刘邑,何人能入关去说服他?」
孔琪抱拳道:「士载,你若是信得过我,我甘愿今夜混入关去,救出贤侄。」
「你亲自去?」
邓艾有些意外,看着孔琪,叹道,「非是我信不过你,只是此事十分冒险,魏军已知你投降我军,一旦被发现,岂不危矣?」
「唉,实不相瞒,此次再见将军,才让我如梦方醒,这十多年来真是白混了,」孔琪一声叹息,「如今魏国上下争权夺利,军中今日追随曹爽,明日又投靠司马,盘根错节,赏罚不明,吾等兵卒根本无见天日之时,唯有在汉军之中,方能一展宏图,建功立业。」
邓艾沉吟片刻,有些意动:「你真愿意前去?」 (5,0);
孔琪忽然笑了起来:「昔日你我常说,富贵险中求,此番一来为报将军知遇之恩,二来也是为了再立功劳。
就请将军写一封书信于我,劝说刘邑来降,我自有办法混日关中去。」
邓艾起身躬身行礼道:「若能救出犬子,活命之恩,我父子定不敢忘!」
第1528章 老兵的无奈
(4, 0);
秦坦设计俘虏了邓忠,本以为以此要挟,邓艾便会退兵,还计划着夺回三关,再与汉军交涉换取好处,挣下一场大功劳。
没想到他的如意算盘还未打响,邓忠便在关头上慷慨陈词,邓艾更是一语不发在关下布兵扎营,让秦坦和魏军震惊不已。
将邓忠押回关内之后,秦坦和韩秀几人在关上小心戒备,看着汉军在关下备战,一直到日落黄昏,还不见来攻打,便料到他们也是在犹豫,才稍微松了一口气。
刚才秦坦已经决定,如果邓艾敢执意挥兵攻关,他就将邓忠的手脚逐一砍断扔下关头,倒要看看邓艾能忍耐到几时。
山谷之中,夜色来得更早,关内外都已经掌灯,双方相隔数里,各自戒备,却相安无事,秦坦知道汉军今日不会再攻关,分派士兵加紧巡逻,下到关内。
韩秀皱眉道:「这邓艾攻也不攻,退却不退,所为何事?」
秦坦捻着一撇髭须,冷笑道:「我料那邓艾今夜必定会设法营救邓忠,我们要千万小心,决不能让汉军靠近关头来。」
韩秀吃了一惊:「星轺驿关头如悬崖,高达四五丈,谁能上得来?」
秦坦冷声道:「邓艾此人诡计多端,汉军屡次偷袭都是他所带兵,叫人防不胜防,千万不可大意。」 (5,0);
只听旁边一员将领笑道:「将军尽管放心,邓忠那小子已被我关在后边的千步崖了,任谁来也救不走。」
「还是刘副将思虑周全,」秦坦闻言大喜,拍着那人的肩膀赞道,「今夜就劳烦刘副将亲自看守。」
那人正是星轺驿的副将刘邑,听了秦坦之言,默然垂首点头,秦坦一口一个副将,让他听起来格外刺耳。
韩秀问道:「这千步崖是何所在?」
秦坦笑道:「千步崖就在关后的悬崖之上,只有一条小路可供通行,高达百余丈,是原本商队为防备患所凿,这条路只能一人行走,只要堵住山路口,一人也休想出入。」
「原来如此!」
韩秀听说此地险要,这可比监狱安全多了,也放下心来。
秦坦又道:「今夜我等务必小心守关,前半夜由我来亲自巡守,后半夜劳烦韩将军带兵,刘副将就专门负责看守千步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