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672)
秦秀抱拳道:「义父之言差矣,孩儿愿领精兵三千,前往长平亭拒敌,与之决一死战。」
毕轨闻言大喜,言道:「汝为先锋,管定、伍巢为副将,拨三千精锐军马,先去长平亭,吾随后亲自引兵接应。」
秦秀走后,李憙又劝道:「秦都尉前去拒敌,并无不可,将军若出城去迎敌,万一不能胜,岂不危矣?」 (5,0);
「吾有玄良可挡来敌,有何惧哉?」
毕轨忽然信心十足,笑道,「此番前去,定会旗开得胜,稍后壶关守军赶至,可叫田续暂且带兵守城,他丢了天井关,这是戴罪立功之时,不得懈怠。」
李憙见劝说无用,只好从命,言道:「将军此去,千万小心,若是见势不妙,先退兵为上,不可与之力敌。」
正商讨出兵之时,听到城中鼓响,秦秀已经点兵出城,毕轨也马上召集人马随后接应,先将汉军先锋击退,以振士气。
先前被邓艾偷袭了界休,侵入上党境内,又屡次败在邓艾手下,毕轨虽然嘴上不说,但他气性高傲,心中一直记着这个耻辱,这次邓艾领兵再来,就是他挽回颜面的好机会。
刚才因为接连的消息传来,让他乱了方寸,此时秦秀提醒,才想起来的只是先锋人马,并非主力,先与之一战,稳定军心之后,再与邓艾慢慢周旋。
令狐宇领兵先占了泫氏,连同江苗带来的三千人马,加上收降的俘虏总共七千余人守住城池,等候邓艾大军到来。
下午时分,探马来报,魏军派兵占住长平亭,挡住进兵之路,另外分兵把守羊头山,两地互为掎角之势。
江苗言道:「将军,那长平亭距离长子不远,二地可相互救应,要取上党,这长平亭必须要拿下。」 (5,0);
令狐宇微微点头,言道:「某方取泫氏,兵力疲惫,今天色已晚,不宜再进兵,且等明日再做定夺,先查探是何人守城。」
一日快马奔袭,顺利拿下泫氏,这已经足够了,令狐宇并不贪心,知道适可而止,遂令副将高翔巡城,全军歇息,严密监视魏军动静。
第二日一早,令狐宇召集众将议事,言道:「邓将军尚在高都布兵安民,吾意先攻取长平亭,待邓将军到来,便可直攻长子,诸位意下如何?」
高翔马上出列言道:「末将愿领三千兵攻打长平亭。」
高翔也是一员老将,在军中甚至资格比令狐宇还要老,这可是曾经跟随刘备打过仗的人物,邓艾将他安排给令狐宇当副手,就是怕令狐宇年轻气盛,容易冲动,好能及时提醒劝阻。
令狐宇一向对高翔十分敬重,也知道他行事稳重,点头道:「好,就请高将军领领三千鹿谷山人马去取长平亭,尽带城中军器,江苗与你同行。」
江苗也出列领命:「遵命!」
令狐宇言道:「据细作来报,那秦秀久在河北学艺,本事尚高出其父秦朗,二位将军此去还要小心才是。」
高翔笑道:「令狐将军尽管放心,谅那秦秀不过黄口小儿罢了,此去定能夺城。」 (5,0);
令狐宇点头道:「二位此番领兵去攻长平亭,羊头山魏军绝不会坐视,某自领兵到羊头山牵制,助二位将军旗开得胜。」
高翔和江苗领命而去,令狐宇也传令争锋兵准备出战,骑兵虽然无法攻城,但牵制援兵却十分有用。
高翔领兵直奔长平亭而来,见这里是一座土石修葺的小城堡,魏军早已闻报戒备,擂鼓示警。
人马到了城下,还未等出战,就见关门打开,一员年轻小将乘马而出,朝阳映照之下,一柄三尖枪寒光闪闪,看上去傲气十足。
江苗立功心切,请令道:「高将军,让我先去打头阵。」
「好,江都尉小心。」
高翔这边命士兵站住阵脚,为出阵的江苗吶喊助威,在马上观察秦秀到底本事如何。
只见两人也不答话,就在草地上厮杀起来,还未到十合,猛然间秦秀一声暴喝,刀法陡转,便将措手不及的江苗斩落马下。
第1540章 反客为主
(4, 0);
高翔没想到秦秀如此厉害,甚至都来不及救援,见其领兵向本阵冲杀过来,赶忙招呼弓箭手蘌敌。
不愧为久经战场的老将,高翔临危不乱,亲自守住中军,指挥左右两翼的士兵分出去掩护,士兵还在混乱之中,秦秀已经杀到眼前。
高翔舞刀拍马接住秦秀,二人再次厮杀起来,他身后的魏兵也和汉军短兵相接,在两路弓箭之后紧随而进。
汉军虽然准备不足,但秦秀自以为武艺高强,冲入敌军阵中,很快就被乱军裹在阵中,被高翔死死缠住,魏军左右冲突,不能得出,周围的亲兵逐渐被乱军杀死。
伍巢在城下看见秦秀被困在垓心,赶紧催马引麾下士兵上前接应,那边管定也带领数百骑从侧翼来救,二将奋力挥刀,杀入敌阵。
汉军虽然人数不少,但毕竟不是正规军营的精兵,都是在鹿谷山由李钰和沙摩柯草草训练的落草贼寇,加之江苗被斩,高翔无法及时约束,很快便被两队魏军冲散,与秦秀合兵一处。
三人一齐来战高翔,高翔抵挡不住,只得向后退开,秦秀刚刚陷入重围,正自懊悔,见二将来救,终于松了一口气,三人领兵混杀一阵,奋力突出汉军包围而走。
初战便被冲散阵脚,江苗战死,军心有些涣散,高翔也无力再追,眼睁睁看着魏军逃入城中去,只得传令先就地休整,再准备寻机攻城。 (5,0);
半个时辰之后,高翔重新整队,鼓舞一番士气,将搭建好的云梯、投石车运到城下,自领一队人马防备秦秀再来突袭,传令开始攻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