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711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回到中军,刘封眉头轻皱眉头,司马懿来到淇河半月不见动静,一直造船,看这木筏的形状,大概是打算将淇河完全铺盖起来,形成浮桥供大军渡河,与当年的连环船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但这些木材都是新砍伐的树木,想要用火攻显然是不现实的,而在淇河这一边由于筑造了土垒,想派士兵捞取木筏便十分不便,司马懿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,才让士兵将部分木筏抛入河中运输,省了几乎一半的人力。

赵广问道:「大哥,这司马老贼诡计多端,会不会是故意在这里虚张声势,别有所图?」 (5,0);

刘封思索道:「也有可能,但如此多的船筏,魏军必定会从正面进攻,这几日你要严加巡视,不可懈怠。」

「这我知道,大哥尽管放心,如果他敢从正面强行进攻,我保证将他们变成刺猬。」

赵广摸了摸身后的铁胎弓,这几年不仅他的箭术有了精进,麾下培养的神射手也越来越多,光是自己亲自训练的精兵就有五百人,白日射钱眼,晚上射香头,各个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,几乎都当做自己的弟子一样对待。

顿了顿又道:「如果那司马老儿敢靠近我两百步之内,保证叫他一命呜呼。」

刘封失笑道:「这老狐貍奸猾至极,他多少次派人暗杀我不成,自然对我们提防更紧,哪里会给你机会。」

赵广撇撇嘴,拉着弓弦发出嗡的一声响:「但愿他时刻保持警惕,否则大哥当年那一剑之仇,我一定帮你讨回来。」

刘封摸了摸胡须,:「我吃过的亏,从来都是加倍讨回来的。」

赵广惊问道:「大哥已经有了计策?」

「还没有!」

刘封摇头道,「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,眼下我们还不知道这老狐貍如何用兵,只能以不变应万变,你只管小心防守便是。 (5,0);

我会派人告诉张苞不管任何情况都严防死守,我自会居中接应,切不可自乱了阵脚。」

赵广抱拳道:「大哥放心,魏军一有动静,我马上派人禀告。」

刘封忽然叹道:「只可惜徐陵和沐风还不能及时赶来,有他们几个在,我就能省心不少了。」

赵广嘿嘿笑道:「大哥你又想偷懒了不是?

我可记得你当年说过,要想当什么甩手掌柜,那可不行,说好的同甘共苦呢?」

「嘿,这都被你看穿了?」

刘封一脸苦涩,摊摊手,「但毕竟要面对司马懿这个老狐貍,我一人还是有些吃力,可不能拿三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,能谨慎就谨慎啊!」

「大哥,那司马懿不是陆浑山胡昭的弟子么?」

赵广忽然压低了声音言道,「我听说你已经凑齐了太平天书,拿出来那上面的经书学学,保证比司马懿强多了。」

听到太平天书,刘封双目微缩,却摇头笑道:「帝王卷我已经翻阅过了,里面涉及到权谋、计略和兵法之处,虽颇有见解,但临阵交战,还是要据实情而动,所谓兵无常势,还在人为,如果只照着太平经对比,我岂不是变成纸上谈兵的赵括了?」 (5,0);

「嘿嘿,这倒也是!」

赵广挠挠头,忽然怪笑道,「不过那司马老贼年近古稀,我看他也蹦跶不了多久了,实在不好对付,乾脆熬死他算了,反正我们这一路兵只为防守,不为进攻。」

「哈哈哈,你这个计策,甚好,甚妙!」

刘封闻言却忍不住大笑起来,拍着赵广的肩膀连连点头,不禁想起了司马懿熬死诸葛亮的事情来,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与之斗智斗勇,司马懿选择死守渭水,最终诸葛亮饮恨五丈原,难道真要风水轮流转了?

赵广臊眉耷眼地问道:「咦?

大哥,你这是夸我呢?

还是赞我呢?」

刘封眉头微蹙,无奈道:「你这两个问题,我有选择么?」

赵广大笑道:「两个都选也无妨!」

第1576章 以身作则

(4, 0);

淇河两岸,因为汉、魏两军的对峙而变得剑拔弩张,春风正紧,呼啸不止,草木葱绿,田地却一片荒芜,被大军所占。

魏军造船整整五日,岸边木筏堆积成山,与对岸汉军修筑的壁垒差不多高,还在无休止地造船,淇水之中木屑草根覆盖其上,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拥堵,形成深潭。

这一日天黑时分,司马懿忽然召集中军议事,暗淡的星月之下,魏军营寨火光亮起,众将齐聚大帐,静听吩咐。

司马懿须发皓白,却精神矍铄,环视众将,缓缓言道:「方今天下动荡,形势深阻,江山沉雄,河北告急,某受大任,以老残之躯扶大厦于既倾,诸位务必要同心戮力,绝地求生!」

众将被司马懿的语气所震慑,凛然答道:「谨遵大都督将令。」

司马懿缓缓拿起桌案上的节钺,沉声道:「今受干国之重,诸位万不可有丝毫懈怠,听吾军令行事,若有违抗、懈怠、拖延者,定斩不饶,休怪本督不讲情面。」

「遵命!」

「嗯!」

司马懿微微点头,重新落座,扫视众将言道:「欲救河北,唯有进取河内,攻破刘封,则其余两路兵不战自退,则中原可复,江山可振,刘封狡诈,诸位切记不可轻敌。」 (5,0);

这几日练兵,司马懿还态度亲和,今日见他杀气腾腾,众将都不敢有多余言辞,纷纷肃立待命,这个时间召集众人升帐,谁都知道马上就要出兵了,只等着领命去出战。

沉默片刻之后,司马懿终于下令道:「成济、程喜何在?」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