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蜀汉中兴(1725)
司马懿也知久站不下,必堕士气,但这获嘉东面的地形因为太行山和大河的分割,只有这一条平坦之地,北面是巍峨群山,南面是滚滚大河,别无出兵之处,不得不说,汉军以获嘉为后防,淇河为两界,的确深得地理之奥妙,要想攻入河内,获嘉方圆之地必须要平定。 (5,0);
正在苦思良策的时候,督战的司马昭回到中军,忧虑道:「父亲,汉军一心死守,这两城久攻不下,天气渐热,士兵多有倦怠之意,这该如何是好?」
司马懿叹道:「唉,谁知那张苞看似鲁莽,却十分谨慎,吾几次用计,他却始终不肯出城,纵有妙计,如之奈何?」
司马昭痛苦地抓了抓头发:「前日孩儿派人挖掘地道,才下去四尺,便有水冒出,这里靠近大河,要挖地道实在太难,现正于城外筑墙,但若要高出城墙,恐也极难!」
「大都督,有消息了!」
正在父子二人一筹莫展之际,辛敞满脸喜色地快步走进来,「大都督,方才细作来报,汉军正有一批粮草自获嘉运来,想必是共县城中粮草不足了。」
「唔,天助我也!」
司马懿双目微凛,吩咐道,「马上传令下去,将共县四面围住,不准任何人进出。」
「父亲?」
司马昭正在喜悦,听到这个军令却大感诧异,「既知共县粮草将近,何不派兵马前去劫粮?
守军若是闻讯,自会出城来阻截,如此便可用计,非但能攻下共县,或许还能一举拿下获嘉。」 (5,0);
「真孺子之见也!」
司马懿却摇头道,「那运粮车马,虚实未知,粮草乃三军之重,刘封岂能毫无防备?
若是贸然去劫粮,反中其计,得不偿失!今吾分兵守住共县,叫守军不得外援,若城内真的粮草将尽,必会出城来厮杀,如此亦可用计除之,此乃稳妥之法也!」
辛敞也点头道:「都督之计更为稳妥,围而不攻,待其粮尽,则不战自乱了。」
司马懿言道:「共县告急,恐刘封会发兵来助,马上派人向轲比能报信,随时监视汉军动向,既然刘封不敢与鲜卑军厮杀,只要看到汲县兵马出城,便围追堵截,只要保证共县不来援军,不出半月时间,破城必矣!」
司马昭走后,司马懿又对辛敞吩咐道:「刘封示弱,必有所图,轲比能屡次不听吾计,吾料其此次必要吃大亏,鲜卑军不可尽信,再安排一支人马埋伏于共县、汲县要道之上,以防汉军偷袭吾军之后。」
辛敞对鲜卑军这段时间来的嚣张倨傲也颇为不满,谁都看出来刘封这是故意让鲜卑军取胜,虽然至今还不知道他有何用意,但必定不会白白让人来送死,偏偏轲比能和鲜卑军众将看不透,每日得意洋洋,还等着魏军破城之后杀敌领赏,让他们吃一次亏,以后才会乖乖听话。 (5,0);
共县城外的魏军正于东面和南面筑起高强,打算居高临下攻城,随着司马懿的一道将令传下,各军重新调动,将共县四门团团围住,扎下六座大营,互为掎角之势,以防汉军里应外合。
斥候见到魏军调动,马上将消息传报刘封,刘封便知时机已经成熟,马上召集众将议事,叫全军准备,明日与鲜卑军厮杀。
汲县守军这半月被鲜卑军逼在城内不得出战,看他们整日耀武扬威,早就憋了一肚子气,听说即将开战,个个摩拳擦掌,等着来日一起泄愤。
这几日时间众人除了练兵百无聊奈,倒是周处和文鸯二人在校场厮杀,打得有来有回,各有输赢,可谓将遇良才,一个狼牙槊,一个虎头枪,虎虎生威,互不相让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
关索和寇威也在指点二人招式,二人每到晚上便苦思破敌之策,第二日又来变招,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,武艺进境神速,倒过得十分充实。
听说马上要出兵,文鸯和周处都来到府衙,要争先锋之职,文鸯早在西河郡就与鲜卑将领交过手,知道那些人中强者就几人,信心十足,周处初生牛犊不怕虎,第一日与郁筑建交手,诈败回城,至今还耿耿于怀。
这一切刘封和徐陵他们布置已久,早已有了安排,叫他二人稍安勿躁,各去与本部兵马相熟,先练兵备战,明日与鲜卑军交战,都有出兵的机会,二人这才不再争执,同去校场中点兵。 (5,0);
众将闹哄哄地走后,沐风才揉着额头从廊台走进来,摇头苦笑,这帮人聚在一起,实在太能吵了,在堂堂麒麟王的面前大呼小叫,指手画脚,这要是传出去,恐怕没有几个人肯信。
对正在收拾地图的刘封说道:「将军,今早探马来报,司马懿在鲜卑军后方淇河岸边扎下一支兵马,这队人马看似是督运粮草,但一旦鲜卑军败退,此处地势险要,便可接应鲜卑逃兵,我看司马懿并非无心之举,而是有意为之。」
「哦?」
刘封一怔,重新将地图展开,看了看上面的位置,那里画着代表丘陵和树林的曲线,旁边标注蝇头小字,蹙眉道:「黄土岗?」
第1589章 同归于尽
(4, 0);
轲比能得到司马懿传信,命人密切监视汲县汉军动静,这一日天未放晴,凉风习习,正是厮杀的好机会,继续派出武将到城下搦战。
咚咚咚——震天的鼓声忽然在城头上响起,鲜卑军一阵骚动之后,马上三三两两吆喝着齐聚在城下,后面的士兵也陆续出营来看热闹,不知道汉军这次又派什么人出战。
不多时,城门打开,一部兵马出城列阵,守住阵脚之后,一员武将跨马而出,盔甲整齐,倒也显得英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