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857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夏末秋初,烈日炎炎,蝉鸣枝头,天地间正改换新色,这一处村庄小桥流水,杨柳依依,一群鸭子正从河中游过,绿波泛起阵阵涟漪。

朝阳初升,阳光洒在村落中,这里一片祥和,早期的百姓扛着锄头正走向田间,就在此时,便见不远处乡间的一条小道上,一人一马悠然而来。

一匹普通的青鬃马,连笼套丝缰也没有,马上之人弓背驼腰,头发散乱,灰白的长衫略显破旧,在马背上摇摇晃晃,似乎随时要坠落下来。

那匹马似乎认得路,从小道上一直来到村口,扯了几口柳叶之后,迈着小步走进了村庄。

走近一看,马上之人满脸胡茬,一脸颓废之象,身上飘散一股浓烈的酒气,背后背着婴儿大小的葫芦,腰间晃荡着一把破旧的长剑,剑鞘已经脱皮,露出斑驳的痕迹。 (5,0);

村里的百姓似乎也认识此人,待人马走过之后,低声笑道:「嘿,那个翻白眼的疯子又来了。」

一人摇头叹道:「说来也怪,那么多锦衣公子带着厚礼千里来访,嵇先生见也不见,唯独这个邋遢酒鬼,偏偏就是他的座上宾,真是费解。」

另一人冷笑道:「我听人说,嵇先生可是有卧龙之才,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看透的,你要是能理解,你不也去他那铁匠铺打铁去了吗?」

一位路过的老者笑道:「这和种庄稼一样,你就说禾苗吧,你给它灌上大粪,越臭的长势就越好,要是给他浇油灌水,反而烂了根了,最好的就不一定是最合适的,这天下底下啊,说不清的道理多了。」

「嘿嘿,还是赵老伯会比喻,我看这喝酒的小子就像大粪,又臭又难看,却偏偏让嵇先生喜欢。」

「行了行了,再说两句,你家田里都要长草了,快走吧!」

几人说笑着走向绿草茵茵的田地,此时麦浪滚滚,远处看已经渐渐泛黄,麦穗开始垂下了头颅,凝结着最后的精华。

那匹马经过村中,大家都纷纷为其让路,从东口径直来到村西口,一株两人合抱的柳树之下,盖着三间简陋的茅屋,屋前屋后田舍青青,远山如黛,绕过村庄的那条河从这里流向北面。 (5,0);

篱笆墙内种着几块菜地,公鸡正飞上篱笆昂首打鸣,惹得一群老母鸡咕咕直叫,院子里有张石桌,一名七八岁的孩童正趴在桌上写字。

门前柳树下搭一座凉棚,这是村里唯一的铁匠铺。

路口摆着硕大的火炉,被烟燻的黢黑,一块排三尺高的土墩上摆着巨木,摆设铁锤、钳子等等,旁边的架子上挂着打好的铁锹、镰刀等农具。

火炉里的火烧得正旺,一人正坐在草蓆上拉着风箱,呼哧呼哧作响,神情专注而认真,似乎眼神已经融入炉腔的熊熊火焰之中。

另一人正从火炉里钳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铁块,铁块烧得通红,放在架子上,提起手边的铁锤挥舞起来,铁块随之不断变形,火星飞溅,如同散落的流行。

铿锵铿锵——打铁的人身形高大,接近八尺,披头散发,看不清他的容貌,机械地挥舞着大锤,也不知道他究竟要锻造何物。

树荫之下一人鼓风,一人掌锤,两人不发一言,却配合默契,偶尔有经过之人观望,也不予理睬,若是有人看中了铁器,选定之后才可开口交谈,这规矩在村里人人皆知。

哒哒——哒哒——就在此时,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,与那打铁之声合在一处,似乎有一种韵律一般,打铁之人的节奏变得轻快起来。 (5,0);

那匹马到了铁铺前停下,打了个响鼻,刨着蹄子,但鼓风打铁之人却是头也不抬,旁若无人,自顾低头而作。

那马上之人打量着低头的两人,布满胡茬的脸上尽是沧桑,但看到这两人的时候却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,是见到亲人的那种笑意,亲切而又温和。

那人在马背上也不开口,甩了甩乱发,伸手从背后解下酒葫芦,打开木塞,一股浓烈的酒香逸散开来。

一瞬间的功夫,打铁之声消失,鼓风之人也僵住了。

第1710章 狂羁之表

(4, 0);

铁锤掉落尘埃,那人缓缓抬头,乱发中双目清凉,眸子黑白分明,年纪虽轻,却透着睿智,仿佛看穿了一切尘世。

虽然他神色还算冷静,但喉结却忍不住上下蠕动,叹道:「好酒!」

「确实好酒,」鼓风之人也将目光从火苗中抽离出来,淡淡道,「我虽不善酒,却知是好酒。」

「当然好酒!」

马上人晃了晃葫芦,发出一阵清冽的水声,看似身形委顿,却不用手扶马背,左腿轻提便从马背上轻巧地翻了下来,似笑非笑地看着草蓆上的人,摇头叹道:「不懂酒,你这一生便不完美。」

鼓风人眼睛一瞪:「我懂茶!」

骑马之人翻了个大大的眼白,轻笑道:「茶不如酒,酒中有乾坤!」

鼓风的腮帮子也鼓了起来,振声道:「酒不如茶:茶不误事,茶中有人生。」

「不必争了!」

打铁之人看不下去,卷了卷袖子到一旁的石槽中洗洗手,笑道,「如此美酒,当抚琴助兴。」

那人仰天大笑道:「哈哈哈,能听嵇中散一曲,不枉此行。」

那人眼睛盯着葫芦,抬手指着篱笆门:「嗣宗兄,请进!」 (5,0);

鼓风之人也站起来拍拍土,忽然笑道:「有酒无肉,岂不无趣?

我去宰一只老母鸡来。」

打铁之人一怔,指点着那人失笑道:「子期盯着那只老母鸡多时了。」

这两人正是如今铚县炙手可热的人物,打铁者便是人人求见不得的嵇康,那鼓风之人名叫向秀,铚县人虽不知其来历,但这二人经常在一起打铁自娱,十分默契,久而久之,也当做同乡人看待了。

同类小说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