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国之蜀汉中兴(1870)

作者: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

以现在的国情和国力,烽火未熄,百废待兴,根本容不得任何挥霍和浪费,科技的发展需要雄厚国力的支撑,目前只能局限于试验改进阶段了。

更何况,刘封也不愿将这些东西用在同族身上,对于已经大势已去的魏军,只要打败司马懿,还是要以招抚为主,尽量不要破坏河北稳定的局势,幽州百姓流离失所,还等着他去收拾残局呢!若条件成熟,也只能留待以后使用了,如果用在扩张疆土之上,刘封倒是乐见其成。

赶到蔚县已是中午时分,此时陈留之围已解,董平带领众豪杰去追杀鲜卑军,马谡知道刘封就在蔚县,一开城便马上来见。 (5,0);

近一月时间,马谡整个人都瘦了一圈,颧骨高耸,须发凌乱,但眼神依旧清澈,此次劫后余生,也难免心情激动。

在府衙中坐下寒暄一阵之后,马谡叹道:「若非殿下亲至,尚不知陈留之围不知何时能解!」

刘封言道:「轲比能渡河南下,断了根基,便如无根浮萍一般,迟早必败,只是苦了那些无辜百姓了。」

马谡点头道:「此战陈留守军伤亡两千余,百姓有千余人受伤,胡将军已命人打开府库抚恤百姓家属,伤亡士卒还需上报兵部评定。」

刘封道:「死守陈留,不仅是陈留官兵上下一心自救,将贼军阻于城外,也是消灭鲜卑军之关键,当功加一等,全城参战百姓,加免赋税三年,按人头再发放奖励,此事幼常与胡将军商议之后尽快奏报长安。」

「遵命!」

马谡欣然领命。

此次陈留大捷意义非同寻常,以三千多兵力挡住十万贼军,挽救兖州东部、豫州于危难之下,首次以军民联手击败鲜卑军,非但大快人心,消息传开之后,汉室必定民心大涨。

高兴之余,马谡又叹道:「只可惜那些死去的百姓,不能看到这屠贼之日。」 (5,0);

刘封双目微凛,言道:「轲比能已被凌寒抓捕,先将其装入囚车之中,在陈留游街三日。」

马谡点头道:「方才臣已去囚牢见过此贼,就算将其千刀万剐,也难消民愤吶!」

刘封笑道:「此事吾已有安排,需先晓瑜全城,游街之时只可唾骂,扔扔臭鸡蛋、烂菜叶倒也无妨,但不可扔重物,要留住此贼一条性命,吾保他半月不死,轲比能必会坚信于此,只要供给吃喝,便可利用。」

马谡皱眉问道:「那三日之后如何处置?」

「吾已派人去请高僧、高道前来兖州摆设法场,一如当年在洛阳为丞相和关将军设灵一般,超度这些死去的亡灵……」刘封看着门外的天空,缓缓道:「我要让轲比能和鲜卑军为兖州无辜的百姓披麻戴孝送葬。」

马谡吃了一惊:「贼军空有数万人,若带到法场,只恐……」刘封摆手笑道:「并非将所有人带去法场,三日之后大多贼军料想已被降服,叫轲比能从中选出参与攻打封丘、小黄屠城的首领一百人即可。」

马谡这才松了一口气,如果要让这几万人披麻戴孝,别说准备白布又要耗费许多钱财,让鲜卑军再聚集到一起,缺乏兵力监视,恐怕又是一场大乱。

刘封又道:「轲比能和这一百人要在各城轮流祭奠死去的亡灵,叫他们跪拜灵台,超度其灵魂安息,来生便到了我大汉盛世,可享安乐。」 (5,0);

马谡已然明白刘封的意思,点头道:「超度之后便将这些罪魁祸首斩杀灵台之前,以儆效尤,平天下人之心。」

「除了轲比能,其余之人都杀了吧!」

刘封对疑惑的马谡笑道,「我并非要放过此贼,而是不能让他就此轻易便死。」

马谡抱拳道:「请殿下示下。」

刘封道:「可命人打造一个人字架,待法事结束之后,将轲比能钉在架子之上,立于虎牢关之外,叫天下过往行人都来唾骂此贼,就算他困饿而死,尸骨也要挂在城墙之上,叫其永世不得投生。」

「妙,妙极!」

马谡兴奋地站起身来直搓手,「如此一来非但大快人心,还能告诫外族,臣料必有无数人蜂拥洛阳,那是天下客商齐聚,岂非又能大赚一笔?」

刘封挑眉一笑,看来马谡也懂得一些生财之道,虽然他还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,但像这种大型盛会和旅游能够刺激经济发展,他还是能够感受到的。

「另外,所有投降的鲜卑军终身为奴,一如夷洲对付倭寇那般,至少啊兖州这些烂摊子要让他们收拾乾净。」

「遵命!」

(5,0);

马谡自然明白刘封的意思,抱拳道,「吾料陈留那些医者闻此必定欣然而来,只是还怕人手不足……」刘封笑道:「我已派人向洛阳报信,自会从各地抽调医者前来相助,另外各郡马上也会派官兵来增援,清剿贼军还是头等大事,千万不可有漏网之鱼。」

「如此再好不过了!」

马谡点头道,「舍此之外还有诸多绿林豪杰,三教九流齐聚,吾料贼军无处藏身矣!」

提起绿林中人,刘封不禁想起了西门长卿,对马谡言道:「此次剿贼,西门长卿似乎别有意图,我已命董平暗中调查,你也要派人协助于他,若是江南烟雨楼别有企图,当趁早除之。」

第1722章 重归阵前

(4, 0);

虽已立秋,但暑气尚未消去,反而愈发闷热,刘封和关索二人骑乘良驹风驰电掣掠过官道,方觉几分凉意。

兖州兵患暂时解除,收尾至少还需一个月时间,刘封心念河内战事,连夜将胡济、马隆、鲍三娘等将召集一处,众人商议整顿陈留后事,第二日一早便离开了陈留。

同类小说推荐: